【正见网2019年08月12日】
杨涟,字“文孺”,号“大洪”, 明末著名忠臣,湖广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人,以反对魏忠贤,直言上书而闻名后世。天启五年(西元1625年),因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诬陷受贿二万两,历经多次拷打,惨死狱中。崇祯元年(西元1628年),为杨涟昭雪,追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号“忠烈”。有《杨忠烈公文集》传世。
关于杨涟之忠心可鉴,有这么一个感人故事:杨涟被害之后,魏忠贤及其党羽为了毁灭罪证,下令狱中人员仔细搜查杨涟随身之物;一牢头在搜检杨涟的枕头时发现了这份杨涟临刑之前书写的血书,他如获至宝,欲将其拿去请赏,但在仔细阅读了这份血书之后,被杨涟的浩然正气所感动,于是他冒着生命危险将其保留了下来,直到魏忠贤等阉党被诛灭之后才将其公诸于世。血书全文如下:
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
打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
惟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涟即身无完骨,尸供蛆蚁,原所甘心。但愿国家强固,圣德刚明,海内长享太平之福。此痴愚念头,至死不改。
杨涟之忠天地可鉴,令人泪下。他为何有如此忠贞,阅读史书,我想除了他的根基,背负的使命,所受的传统文化教育之外,我还发现他少年时竟然还有一次遇到神仙的经历。也许正是这次经历,使他更加明白肉体生命并不是人的全部。下面再讲讲这个故事。
杨涟在没有做官以前,就颇有名气,是楚地名儒之一。有一次科举考完后,听说宣报科举优等的人来了,当时他正吃饭,嘴里还有一口饭没咽下去,就急跑出去,含着饭问道:“有杨姓人吗?”来人回答:没有。名落孙山,他顿时灰心丧气,一口饭咽下去,到了胸口那里就感觉下不去了。于是得病了,噎阻的很痛苦。大家劝他去参加录遗考试(类似于补考);他没有费用,大家就给他凑了十两银子,才勉强上路。
夜里,他梦见有人对他说:“前途有人能愈君疾,宜苦求之”,梦中那人临走时还赠给他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江边柳下三弄笛,抛向江中莫叹息”。第二天,杨涟在赶路时,果真看见一个道士坐在江边柳树下面,他便上前试着叩拜,请求道士给他治病。道士笑着说:“你错了!我哪会治病呢?为你吹三首曲子倒可以。”说着取出笛子,吹了起来。他忽然想起梦中人的诗句,悟到此情此景就是梦中人所说的“江边柳下三弄笛”,于是就更加恳切的向道士哀求,并且把身上的银子全都恭敬的供养给他。
不料,道士接过来就扔到江水里去了。因为银子来之不易,都是大家好心捐助来的,杨涟又可惜又惊讶,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道士说:“看样子你是放不下,有点心疼了,不要紧的,银子就在江边,你自己去捡回来吧。”杨涟走到江边一看,银子果然在那里放的好好的。心中更加感到奇怪,称呼他是仙人。道士随便用手一指,说道:“我不是仙人,那地方有个仙人来了。”杨涟回头看时,道士用力拍打了他头颈部一下,说:“你太俗气了!”杨涟受了意外一击,立刻张开嘴,发出声音,从喉咙里吐出一块东西,落到地上还发出声响。他弯下腰掰开一看,原来是他咽下去的那口饭,有血丝包着;他顿觉病被治好了。回头再看那个道士,已经不见踪影了。
这时他才悟到:原来那道士是仙人,只因对钱财的执念还没有完全放下,没有做到梦中人点化的“抛向江中莫叹息”, 因这一念之差,与修道机缘失之交臂。从此杨涟更加的注重个人品行,更加努力读书,终于在世间做了一位好官、大忠臣。杨涟的故事告诉我们:神佛都是存在的,而且对佛道神仙的信仰,可以对人的道德产生巨大的正面作用。当今中共搞无神论教育,从小就不让人信神,实质上是在把人推入道德沦丧的深渊中。
资料来源:《碧血录》、《聊斋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