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纪实小说:清月祥云(二)

茹桥


【正见网2004年02月14日】

(二)

杨之同在省城读书时,结识了一个秀丽可人,聪慧伶俐的女孩子─段秋宜。

段秋宜出生在省府的一座豪华宅院,段家是大理南诏古国段王爷的王族后裔。秋宜的父亲段子越是讲武堂出身的军人,抗战时期李宗仁手下的将领,台儿庄战役中身负重伤,后被封为国民党将军。之后弃政从商,来往于香港和大陆之间,经营珠宝生意。

秋宜是段子越的小女儿,天资聪颖,从小读书能力超越其他兄弟姊妹,并写得一手好字和漂亮的文章,深得父亲段秋宜的宠爱。段子越早早就在香港给这个小女儿积存了一笔钱,只待她高中毕业,将其送往国外念大学深造。然而段秋宜与杨之同一样在学校中受到共产党的宣传影响,追求革命,参加了学生运动,对自己的家庭叛逆。

段秋宜的家在土改时被定为军阀地主。家中的亲人被抓的抓杀的杀。当时带兵起义投向共产党的姐夫被枪毙,姐姐被关押。而后的多年以来,秋宜姐姐的几个孩子也受尽了屈辱,没有一个敢随父姓,否则连工作都会找不到。被冤枉枪毙的姐夫,直到文革后才被政府平反,一纸平反书,成了一个人一生的价值。

虽然秋宜满腔热血积极参加革命,靠近共产党组织,然而她却差点被抓,无论她怎样积极,也都脱不掉家庭出身军阀的背景。当时她正在上大学,老家的土改队几次派人到学校来抓她,多亏了好同学静媛的帮助才得以藏身脱险,免遭了牢狱之灾。

杨之同与段秋宜彼此经历相似,虽然他俩都有四九年以前参加地下党青年组织的历史,但后来在历次运动中都被重点审查。或许是故乡情怀,也或许是同命相连,反正说不清的缘分使他们二人彼此相遇相识,而后又相爱结婚。婚后两人有了慧清这个可爱的女儿,几年之后,家中又增加了一个虎虎生气的小儿子刚明,一家四口的小日子也挺温馨。

然而到了五十年代末,之同与秋宜不得不带着幼小的慧清和刚明离开了省城,被下放到了一个贫穷落后的边境地区的青年农场垦荒劳动锻炼。在那个边疆农场中,都是来自不同省份出身不好的知识青年,他们每天强体力劳动,耕地开荒。粮食又很紧张,农场食堂只给每人每餐发一碗粥,没有其它的东西吃。每天饿的头晕脑胀,还得咬牙坚持。杨之同的两腿开始浮肿,许多青年农场的职工都得了这种浮肿病。

年幼的慧清和刚明也是经常饥饿难忍,有时慧清在马路边看到一块别人扔下的西瓜皮,会抓过来就啃。刚明则饿得总是到沟边去找野菜吃,常常是嘴角流着绿绿的野菜汁回到家中。一家人住在帐篷中,连煤油炉都没有。杨之同与段秋宜每天累的昏头昏脑,也顾不上照顾两个孩子了。来时政府说好只锻炼一年,一年后回原单位,可一年之后却再也没人管这批家庭成份不好的青年了。很多人终身留在了这个边疆农场。

杨之同一家还算幸运,一年后他和秋宜被调到了邻近地区的一个机关工作。

(待续)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