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包公

清风


【正见网2020年08月30日】

包公一般指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人们一提到包公,就想到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这些优秀的品质,中华历史出现这样一个角色目的其实也是为了诠释这些东西,包公就是这些品质的化身,这些品质又是和宇宙“真善忍”特性直接同化的,所以包公才能够被戏曲,评书,小说等各类的艺术形式演绎千年。要“演”这样的角色一般根基的人是不行的,他的来历也是不凡的,也可以讲包公是一个大根器之人,同时也是有一定的功能的。包公在破案方面很有一套,用现在的话讲是“神探”,其实很多时候是用功能在做,不单是他,古代的一些名探都是如此,当然功能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一上来就知道整个案子是怎么回事是不行的,那就破了常人社会的谜,也就不允许。戏曲作品里有《探阴山》,说包公为了破案子去了阴间,做了什么什么,他还有一些其他的神迹和法器,那是完全真实的,当然在具体艺术形式上有一定的渲染和虚构。

包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为历代的为官者提供了榜样,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就是敬神信神,他每天也要打坐 、净心、调息,在他的层次他非常清楚做了不好的事情会损德,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事情的因缘关系,所以这些对他来讲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中共邪党在搞所谓的廉政教育时有时也把包公搬出来,却不忘记强调包公的所谓“历史局限性”, 其实包公没有什么历史局限性,真正的为官在任何时候就是应该那样的,是神定的。被无神论洗脑的中共官员怎么可能真正理解包公并身体力行呢?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