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4年03月15日】
陶弘景(公元456-536),表字通明,晚年号华阳隐居,是丹阳郡秣陵县(今江苏江宁县)人。
当初他母亲梦见一条青龙从自己怀中飞出,又看见两个天人手里拿着香炉来到她家里,随后就怀孕了,生下了陶弘景。但她看到的青龙却是没有尾巴的,自己独自飞上天去了。据说这预兆了后来陶弘景终身不娶、没有子嗣。
从童年时候起,陶弘景就有与众不同的品行和志向。他在六岁时就能理解自己读的书,并能撰写文章。七岁时读了《孝经》、《毛诗》(即《诗经》)、《论语》等几万字的书籍。后来,在他十岁的时候,有一位,同乡得到一本晋代人葛洪写的《神仙传》。他看到里面关于淮南八公等神仙的故事后,便感叹地说:“读了这本书,便使人产生壮志凌云的胸怀,有修仙学道的志气。”于是他不分昼夜地研究、探寻这本书中的事理,立下了修仙学道、长生久视的志向。他曾经对人说:“仰望青天白云和太阳,就不觉得象原来那样遥远不可及了。”
长大成人后,他身高七尺四寸,神情精明、仪容秀美,眼睛明亮、眉宇开阔,耳朵长而形体精致。他读了一万多卷书,善于弹琴和下棋,精于草书和隶书的书法。
宋顺帝升明三年(公元479)三月,齐高帝作相国。他当时才二十多岁,便被荐举为“诸王侍读”,后来又授予他“奉朝请”的官职(可定期参加朝会)。他虽然身居权贵之门,却始终藏形匿迹,不与外界的人打交道,每天只是展卷阅读。朝廷中有关礼仪和典章制度方面的事情,大多由他决定。
陶弘景本来是个不求荣华富贵的人,一直想辞官归隐。他曾经在给亲友的信中说:“畴昔之意,不愿处人间,年登四十,志毕山薮。今三十六矣,时不我借……”永明十年(公元492),他果然向皇帝上表请求辞官归隐。皇帝下诏准许了他的请求,并赐送他成束的绢帛作为礼物。到他离开的时候,朝中公卿士大夫之流都到征虏亭来为他饯行,张设了许多帷帐,为他举行盛大的告别宴会。去那里的车马太多,互相拥挤,堵塞了道路。人们说这是自宋、齐两朝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朝野上下的人都觉得他非常荣耀。
他便隐居在句容县的句曲山上(今江苏西南部,地跨句容、金坛等县境)。他常说:“这座山下是第八洞宫,名叫金坛华阳之天,周围有一百五十里边界。汉代的时候有咸阳三茅君(茅盈和他的两个弟弟),他们得道后来掌管此山,所以又叫茅山。”于是他在山的中部建立了一处住宅,自号“华阳隐居”。开始的时候他跟东阳郡的孙游岳学习符录和图谶等经文和道术。后来他游遍了各个名山,寻求仙药。每当经过山涧溪谷等地方,他都要在那里或坐或卧,吟咏诗文,久久徘徊,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他特别喜爱松间风涛之声。一听到松涛响,他便禁不住心中欣欣然而乐。有时他一个人独自去山泉、岩石的地方游览,远远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神仙。
当时,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同时也是中国音韵学鼻祖的沈约,正在东阳郡作郡守。由于尊崇他的志向和节操,沈约多次写信邀请他出来作官,但他始终没有接受。
梁武帝(一说齐高帝)曾经下诏问陶弘景“山中何所有?”言下之意是说山中什么也没有,还不如出来作官,也就什么都有了。陶弘景写了“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有什么呢?山岭上有许多白云。可惜白云只能供我自己赏心悦目,却不好用手捧来寄送给你啊!”巧妙地表示了自己不愿出山作官,不屑与时人为伍的高雅志向。此诗顺口道来,语言平淡却内蕴深厚。从此,后世的诗词文章中便把白云和隐者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白云行踪飘忽,来去无迹,自由自在,无所挂碍,正象飘逸不群的隐士一样。
另一次梁武帝要他出来作官时,他干脆画了两头牛,一头无拘无束地散漫在水草之间,另一头戴着金笼头,被人用绳子牵着,还用棒子驱赶着。梁武帝看了也笑起来,知道他绝不会出来作官了,也就打消了迫他出仕的念头。
永元初年(公元499-500),陶弘景修筑了一栋三层楼的房子。他自己住在上层,他的弟子们住在中层,来访的宾客住在下层。从此他便断绝了和世人的交往,只准许一个家僮在他身边侍候他。斋天监四年(公元505),他又搬到积金东涧居住。
梁武帝萧衍原来就和他很有交情,登上皇位后,对他更是恩遇有加,不断地有书信往来,多至一个月中就有几封信,还经常派特使或仕宦前去探望他,经常给他送礼物去。国家每当遇到吉凶、征讨等大事,都要派人去他那里咨询,因此当时的人们把他叫做“山中宰相”。
陶弘景之为人,谦虚谨慎,通达事理而不拘泥,无论在官在隐都自然地符合礼仪。他的心明白如镜,遇到任何事都能立刻就了然于心。他说起话来没有繁冗错乱,万一有也能立即觉察到。他生性喜好著书立说,崇尚奇异超常的事物,爱惜自然的风光,年龄越大,其爱越深。
他特别精于阴阳五行,风角(以五音占四方之风而定吉凶)星算(占星术),山川地理,四方产物,中医的中药学。他撰写了《帝代年历》,曾经制造过浑天象,说是“为了修道所须,不只是史官可以用”。
他善长道家的辟谷不食和导引轻身的修炼方法,已经过了八十岁时还显得很健壮。他非常仰慕汉代张良的为人,说他“古贤莫比”。
建武年间(公元494),齐国的宜都王萧铿被明帝萧鸾害死了,年仅十八岁。那天晚上,陶弘景梦见萧铿来向他告别,让他知道了萧铿去幽冥地府以后的事情,获得许多幽秘异闻。后来,他便把这些秘闻写成了《梦记》一书。
后来成为简文帝的萧纲,当时(公元520-523)在南徐州作刺史,由于钦佩他的风采和素养,便召他到后堂,整整谈论了几天才离去。萧纲对他甚为敬重,认为他是个奇异超常之人。
他曾经梦见佛为他授记,说他能证悟菩提成正果,修成胜力菩萨。于是他便到嘹县的阿育王塔去立誓受了五大戒,正式成为佛门居士。
大同二年(公元536),陶弘景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去世后体肤颜色不变,四肢柔软可以如生前那样屈申。梁武帝下诏赠给他“中散大夫”的爵位,并给他“贞白先生”的谥号,派官员为他办理丧事。陶弘景的弟子们遵照他的生前遗言,为他只举行了薄葬。
陶弘景的主要著作包括《学苑》(一百卷)、《孝经论语集注》、《帝代年历》、《本草集注》、《效验方》、《肘后百一方》、《古今州郡记》、《图像集要》及《玉匮记》、《七曜新旧术疏》、《占候》、《合丹法式》,外加十部未及完成的著作,都没有向外人公开,直接传给了他的弟子们。
陶弘景的众多著作中,属于中医药内容的有《本草集注》、《效验方》和《肘后百一方》。其中《本草集注》在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本草学中的一块里程碑。《神农本草经》只载了365味药,按照药用效果分为上、中、下三品。随着中医新药的不断增加,此书已经不能提供足够的参考形息。加上对谋些药物的记载与实际有出入,一本更精确、内容更丰富的本草就成了迫切的虚要。陶弘景在公元494-500年间,参考了大量的图籍、医方和标本,对《神农本草经》作了整理和研究,纠正了一些错误的地方,补足了脱缺的药物。除了厘定原来的365种药外,又新收了365种药,以“副品”的名称载入,写成《本草集注》一书。
他在该书中首创了按照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比如石类、草类、虫类等等)。这一方法成了后代所有本草著作分类法的基础;他又首创了“诸病通用药”的分类法,即以病症为纲,根据药物疗效把药归入不同的病症项下。共分了80类。比如治风通用药有防风、防己、秦艽、独活、芎穷等药,治黄疸通用药有茵陈、栀子、紫草等药。这种分类法有利于医生临症处方时的用药选择以及医药的普及推广。
该书对药物的形态、性味、产地、采制、剂量、鉴别等方面的论述比较详尽并且有明显进步;强调了药物的产地、采集和炮制方法与其疗效的密切关系。此外,该书还考订了古今用药的度量衡,并规定了汤、酒、丸、散、膏、丹等各种剂形的制作规程。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他在该书序言中声明,该书不只是为医药界人士所作的,也是为了“仙经道术所须”而写的。该书虽然后来散佚了,只留下部份残篇,但其主要内容仍然保留在后来的《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中,而且有不同的辑本传世。
他的《肘后百一方》是根据葛洪的《肘后救卒方》增补而成的,后来又经过杨用道的增补,使得葛洪的原书得以完好无缺地保留下来,成为当时众多的方书中唯一的幸存者。
参考文献
[1] 《梁书・列传第四十五(处士传)》,唐・姚思廉撰;
[2] 《南史・陶弘景传》,唐・李延寿撰;
[3] 《隐居贞白先生陶君碑》,《文苑英华》卷873;
[4] 《古诗源・梁诗》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5] 《中国医学史讲义》,北京中医学院编;
[6]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学》,高学敏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