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庸》:关键在“中和”

刘如


【正见网2020年11月15日】

古书一般都开宗明义,《中庸》也不例外。因此,头一章结论的部分,也就是最后两句话,就非常重要。它直接告诉你“中”是儒家认识到的天下必须遵循的根本法则,同时也告诉你达到“中”的办法就是“和”。此法一明,即可彻悟孔子所讲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真义。

原文是这样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大家一看,可能觉得之乎者也的,很难理解。其实那只是古人讲话跟今天不同而已,道理其实简单易懂。大意是说:喜怒哀乐等等这些人的情感,还未表露出来时,就是处于“中”的状态。情感一旦宣泄出来,就要有所节制,尽可能往中的状态调节,这就是所谓的和。中,是天下必须遵循的最大的根本法则,和,是能让人达到中这个状态的办法。事物达到中和,天地必然各安其位,次序井然,阴阳调和,自然孕育万物,生机勃勃。

这里以人的喜怒哀乐作为例子,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中”这个制约万物万事的标准,是个怎样的状态和表现,并非只有人的情感表现出中的存在。儒家其实是道家在人这个层次的学问,因此,大家可以把中看成道家讲的道在人世间体现的状态,也就是道在人中的体现。我们将它理解为人能感觉到的道。于是儒家取名为中。

说白了,这里告诉你处理事情的一个非常实用的办法。就是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记住,天下万事万物,都被“中”这个根本的法则,或者标准所制约,偏离它就会渐渐出问题,偏离越远问题越大,所以,心中时时记住它,就知道在问题出现后,如何解决。那就是一旦偏离,就以中的状态为目标,进行归正,这个过程就叫和。而天地间最大的和,就是阴阳调和,中医治病就是体现此理的运用,它无论用什么办法,为的就是调和人体的阴阳,使之达到中的平衡状态,即阴阳平衡,自然病就好了。而人体,道家称作小宇宙,所以,大到天地,小到人体自身,都是这个道理,人世间万事万物,都不可能片刻偏离中的轨道,偏离的过程就是渐渐出问题的过程,这是举出我们能看到的自然现象来阐述此理。比较好理解。所以,这里,是以最常见的情感和天地作为例子来讲中庸之道的。

我们提到对中庸最普遍的理解就是不走极端,因为过犹不及,不足和过度都会使得事物走向失衡状态,倒向一边,就会出问题。所以中这个轨道,是不能变的。正所谓“中不偏,庸不易(易,变更的意思)”。中庸的庸,与用同音,因此,也被人理解为实用之道,用中之法。是可以具体实践和掌握的实用的智慧。

只有懂得中庸之道的内涵,我们才能明白孔子讲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有多种理解。我们仅举一例。比如君子讲以道德教化百姓,但会根据不同的人,行之有度的做,不给人超出限度的压力,他们会考虑时代、身份、年龄、民族文化背景、环境等现实条件和不同人的理解能力来做,此为中和的实践,使自己与受教化的人达到一个中的平衡点,让人易于接受,感到亲切自然,这时候,就是处于和善也就是真善的状态,自然道德教化行之有效,不会轻易走向失败。展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不教条,不挑选,今天人们把它叫作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

孔子一生倡导仁义,是围绕“君子和而不同”的中庸之道在实践的,能与不同的人维持和睦协调的关系。因此君子平时与人相处,不会要求别人与自己一样,尊重理解别人的同时也会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境界和做人的标准,也就是不会混同于他人,随波逐流。有着包容、大度与智慧的风范。

那么小人的做法,则刚好相反,他们“同而不和”,是反中庸的,时时事事要求对方顺同自己的心愿,跟自己一样,否则就怨恨,排斥,绝对无法容忍别人有不同的做法和看法。展现给人的就是不和,就是矛盾,就是不善,因此,古人讲和善和善,不和的人,就不会善待别人。好走极端,心胸狭窄,没有尊重理解与包容之心,必然偏离正轨,背离中道,使得人生事业皆走向极端的绝境,导致失败。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当然就有了参照,不会再去做小人了。

所以说,孔子深谙中庸之道。不懂此道,也就不懂孔子的学问。

此理虽然简单,但在生活中具体碰到各种不同领域的问题时,具体运用起来就千变万化了,因此,古人一生都在学习,都在人生难题面前不断提出疑问,反复实践和运用的过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使得中庸成为一门行之有效且变化无穷、学无止境的学问。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