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开创“文景之治”盛世的汉文帝(三)

朱一行 整理


【正见网2004年04月28日】

废除诽谤有罪的法令

孝文皇帝三年( 前177 )三月,文帝说:“古代君王治理天下,朝廷设置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相传唐尧时,在四通八达的路口树立旌旗和木牌,欲进善言者,立于旗下言之;有批评朝政者,写在木牌上。),使治国的途径通畅,招来进谏的人。当今的法令中有诽谤朝廷妖言惑众的罪状,这就使大臣们不敢尽情说真话,做皇上的也就无从了解自己的过失。这又怎么能招来远方的贤良之士呢?应当废除这样的法令。百姓中有人一起诅咒皇上,约定互相隐瞒,后来又负约相互告发,官吏认为这是大逆不道;如果再有其它不满的话,官吏又认为是诽谤朝廷。这些实际上只是百姓无知而犯了死罪。上述做法我认为很不可取。从今以后,再有犯此类罪的,一律不加审理,不予治罪。”

以德化民,天下富足,礼义兴盛

后元六年(前159)天下干旱,有蝗灾。文帝施惠于民:诏令诸侯不要向朝廷进贡,解除禁止民众开发山林湖泊的法令,减少宫中所用的各种服饰、车马和狗等物,裁减朝廷官吏,开仓济贫,允许民间买卖爵位。

孝文帝自代国来到京城,即位了二十三年,可是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等,没一样有所增加。只要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算,造价要上百斤黄金。文帝就说:“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常常担心有辱于先帝,没有理由要建高台!”文帝平日所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要求其衣裙不得拖地,所用的帏帐不准绣有花纹,以此来表示敦朴,为天下人做出榜样。

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得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坟,要节省,不要烦扰百性。

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而,文帝却把尉佗的兄弟召来,使他们显贵,报之以德。尉佗于是取消了帝号,向汉朝称臣。汉与匈奴相约和亲,匈奴却背约入侵劫掠,而文帝只命令边塞戒备防守,不发兵深入匈奴境内,不愿烦苦哪里的百姓。吴王刘濞谎称有病不来朝见,文帝就赐给他木几和手杖,关怀他年纪大,可以免去进京朝觐之礼。群臣中如袁盎等人进言说事,虽然直率尖锐,而文帝总是宽容采纳。张武等大臣接受别人的贿赂,被发觉,文帝就从皇宫仓库中取出金钱赐给他们,用这种办法使他们内心羞愧,而不下交给执法官吏处理。文帝一心致力于以德化民,因此天下富足,礼义兴盛。

至死都不愿烦扰百姓

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日,文帝在未央宫逝世。他留下遗诏:“我听说天下万物,终有一死。死是天地之理,物之自然,没有什么值得过份悲哀!当今的世人都喜欢活着而厌恶死亡,人死了还要厚葬,以致家产破尽,服丧重以致损害身体。我认为很不可取。况且我生前没什么德行,没有给百姓什么帮助;今天我死了,又让人们加重服丧,长期哭悼,遭受严寒酷暑的折磨,使天下的父子为我悲哀,使天下的老幼的心灵受到损害,使天下百姓饮食不安,中断对鬼神的祭祀,从而加重了我的无德,我怎么向天下人交待啊!我有幸得以保护宗庙,以我这渺小之身为一国之君,已二十余年。依靠的是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使得国内安宁,没有战乱。我不聪敏,时常担心行为有过错,导致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蒙羞;岁月长久了,总是担心不能维持始终。我侥幸能享尽天年,将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祀,我如此不贤明,却能有这样的好结果,我认为就很好,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现在诏令全国官吏和百姓,诏令到达后,哭吊三日就除去丧服。不要禁止百姓娶妻、嫁女、祭祀、饮酒、吃肉。参加丧事、服丧哭祭的人,都不要赤脚。服丧的麻带宽度不要超过三寸,不要陈列车驾和兵器,不要动员民间男女到宫殿来哭祭。宫中哭祭的人,只在早晚上各哭十五声,行礼完毕就停止。不是早晚哭祭的时间,不要哭泣。下葬以后,按丧服制度应服丧九个月的大功只服十五日,应服丧五个月的小功只服十四日,应服丧三个月的缌麻只服七日,期满就脱去丧服。其它不在此令中的事宜,都参照此令办理。要把这道诏令通告天下,使天下人都明白的知道我的心意。葬我的霸陵周围的山水要保留原样,不要有所改变。后宫夫人以下直至少使,全都让他们回娘家。”

至此,在位二十三年,开创“文景之治”盛世的一代明君汉文帝离开了人世。他在位期间,废除了禁止人们自由出入关隘的法令,使处处畅通无阻,边远地区也不例外;废除诽谤有罪的法令,取消肉刑,赏赐老人,收恤孤独之人,使百姓生活无忧;他减少各种嗜好,不受贡品,不求一己之私利;不株连九族,不诛罚无罪之人;废除宫刑,放出后宫夫人。他仁厚、俭朴,处处为百姓着想,为后世所敬仰。这在唐代诗人许浑的《途经秦始皇墓》诗中可见一斑: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