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1年08月26日】
我的女儿读建筑设计专业,和业内人士有机会多多接触,也了解到了这里西方主流社会更多的普遍现象。
有一天,我女儿告诉我,在这里,很多有钱的人喜欢到僻静而自然环境好的地方去生活。他们也许会在人烟稀少的山上或湖边出资造一栋房子(可能出钱请建筑设计师设计房子,而且常常喜爱传统风格的房子)、欣赏与世隔绝般的无污染原始的自然山水美景和宁静,(可能与世隔绝到,比如常常看到鹿出没而不是人影);也许会到一个人口稀少的小镇去出资购买或建造一栋房子,低调的生活在那里,小镇上的居民也许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和全部实力。
那种小镇,民风淳朴亲切,没有奢侈品买卖和灯红酒绿的生活,只有基本生活必须的设施,这些基本设施规模小的和这个小镇上稀少的人口匹配,不过这些基本设施却“麻雀虽小”一应俱全,比如有教堂、集市,商店、学校、邮局、救火站、警署、理发店、药房...规模虽小,但是够用。如果小镇居民实在有需要紧急到大医院就诊,大医院则会用医用直升机运送居民到小镇外附近的大医院(不是紧急就医的情况居民则可以自家开车去大医院)。这些富人往往穿着普通,消费理智,行为低调,外人很难看出来他们是有钱人,很可能以为他们只是普通人。住惯在那里的富人,常常表现出,去到一般的城市里已经感到“人怎么那么多”而感到烦了(而其实西方社会有时候城市的市中心也人口稀少的象中国大陆一线城市的城乡交界处那样。)。
我觉得,正常社会主流社会的人,相对来说,好象没啥攀比心、就只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不爱“炫富”,不爱过于追逐或炫耀“时髦玩意儿”、也不大爱扎堆通过在人群中找热闹而填补“心里的空虚”、也不大会因为一直“宁静度日”而感到“憋的慌”。也许正常的社会相对来说总体上价值观比较稳定。在信神的社会文化基础还保留在那里的正常社会,往往人们的心里深处还比较仰赖神的保护、精神生活的满足往往来源于基于信神的社会文化。传统中,对于如何在生活上获得各方面的满足与和谐也有相应的说法,往往人们按照传统的理念想问题更容易安适。
这使我想到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做官的告老还乡、有名人士隐居乡野等等,往往并不追逐灯红酒绿或者热闹扎堆,而是安享田园生活或者深山野趣,同时比较注重保持传统道德理念气节等等。
也许不论东西方,人类的自然的社会中、人的自然的本性里都有“有神呵护”的潜意识,并且有一种淡然处世的本能和珍惜神给人的道德理念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