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1年11月11日】
一首好的作品,一定是与读者(或观众)引起共鸣的,否则是不会流传太久的。杜甫的这首《绝句》就是这样的。很多人都可以产生同感。全诗仅二十个字“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两句对风景的描写,非常的到位。表面意思非常的简单:碧绿的江水反衬出鸟的白色;山的青使得红色的花像要燃烧一样。而这种对比其实是诗人心情的一种表现。“鸟”其实是有归乡之意的,在这里是指游子,也就是诗人自己。喻意自己的思乡心切。而“花欲燃”在这里有自己的那种归乡的热情。
一、诗人的思乡之情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在作者这里大家都明白的,安史之乱之后,诗人被迫离开长安。而前面的描写中可以看到是春天的末尾,要到夏天了。春天本是最美好的,如果此时归乡是最惬意的一件事,可惜这个春天是没有指望了。一个“又”字,写出诗人曾经多次的希望破灭,多次的失望,心中那种苦,是难以言表的。诗人有感而发,写诗为证。
二、世人对事物发展的无奈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很多人在一件事得不到时或者希望破灭时,也是这种感觉。比如一个人在科举时,老是不中,今年眼看又无望时,不也是这种心情吗?一个人盼望自己的亲人归来时(或是父母、或是恋人),那种绝望也是如此。当年的海峡两岸,有人等了自己的亲人几十年,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三、世人对家的渴望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里的家并非是人世间的家,而是天上。很多修炼人虽然要精進,有时也会流露出那种对家的渴望。可是修炼是要勇猛精進的,因为回家的路,不是求来的,而是自己通过不断的在挫折中的坚定信念来完成的。
今天的人讲“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也确实是这样的。很多事情是要自己努力的,当然也有些是大的形式的变化,是人力所不能为的。
苏东坡讲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大概也是一种无奈和不可能吧。人为什么要修炼,就是因为人世间总是要有悲欢离合的,这是规律,要想从中走出来,就只有修炼超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