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4年05月22日】
传说在明末清初时,福州一户家境贫困的人家出了一名孝子。
50岁盲眼娘:儿啊,上山小心呀!
10岁孝子:娘,饭菜就在桌上,若您饿了就先吃,别等我啦。
由于孝子的上进,几年后家境有了改善也娶了媳妇。
妻:娘,你吃吃这猪肉很营养的。
60岁娘:孝顺的媳妇呀,娘年纪大了,牙齿咬不动肉的,娘还是吃青菜吧。
20岁的孝子默想:娘连小小的肉丝都咬不动,我得想想法子让娘能够享用猪肉的美味。
孝子:嗯……这应该是个好方法。
(厨房内,孝子把猪肉块捶成肉浆,再捏成丸状,放入水中煮熟。)
孝子:娘,您尝尝看这猪肉丸的味道如何。
娘: (咬了一口) 嗯这肉软硬适中,美味可口,娘吃起来方便多了。
孝子: 娘,那您就多吃点多吃点。
娘: (笑)好,好,好。
这聪明的孝行,不久便广为人知,被人争相效仿。因为 “捶”的闽南发音为“贡”,后来人们就为这食物取名为“贡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