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新闻网2022年03月18日】
2022第七届新唐人全世界中华传统武术大赛系列文章(二)
中原大地是传统武术的起源宝地,历经数千年岁月更迭,明清时期的传统武术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盛况。延至民国,内外两大家和各门各派都有广泛的承传和发扬,各武术门派林立,各门派多如繁星,而且各家各派都有完整的一套系统、理论、套路。
但是,中共窃政后,武术和其他中华传统文化一样,被视为“四旧”,在历次运动中,被全面系统地破坏了。
“大跃进”的产物:新武术
1958年“大跃进”时期,武术被要求“大跃进”,于是行政部门就将一些高难度的翻腾和优美的舞蹈动作,加到传统武术的动作中,就成了所谓的新武术,也称自选武术、竞技武术或样板武术。
文化大革命时,对传统武术的破坏就更为彻底。各门各派的动作被混杂在一起,这一门的动作选几个,那一派的动作选几个,舞蹈动作、体操动作、杂技动作、西方艺术体操,全被混杂在一起,称之为“取众家之所长”。
所谓“新武术”,甚至连武术的基本动作都没有,只剩“武术”的名头了。
“新武术”强调难度和好看,因此把体操动作、京剧的动作,甚至芭蕾舞的动作都加了进去;为了增加难度,就把杂技的动作加进去,美其名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新武术”标新立异,既像舞蹈,又像体操,动作花俏多变,但只是花拳绣腿的空架子,强调的是技能,既没有实用性,更没有任何内涵。新武术更像运动项目,像艺术体操。
著名中华传统武术专家李有甫介绍,如今的“新武术”,连传统武术的基本动作都没有了,“助跑、跳,把刀扔到半空滚个翻再接住,那完全是西方艺术体操的东西,西方人一看就知道是他们的东西,你怎么推广啊?这样下去,中国传统武术就没有了,没有了根,要走向世界是非常难的。”
有些选手,套路招式看上去都没有改动,但也走了新武术的路。例如,有人兵器练得很好,可是刀太轻、枪太细了,李有甫表示,这无非是想要速度快,这就走入新武术了,“传统武术不讲快,他讲功夫。”
传统武术不但具有艺术性,还蕴含多重内涵及实用性:能健身养生,能克敌防身,此外,传统武术还有修炼的内涵,尤其讲究武德。
新武术不但失去了传统武术的内涵中功夫的部分、修炼的部分,甚至连健身、养生的价值都失去了。
许多习练新武术的武术同好表示,因为新武术过于注重体能和技巧的展现,因此,在习武和比试的过程中,身体受到很大的伤害。
2019年第六届全世界中华传统武术大赛的入围法国籍选手古思万说,他在大陆练新武术,膝盖的半月板断掉,不能练了,走路都会痛,后改练传统武术养身。
2011年第三届大赛亚太初赛揭榜后,大赛总裁判长李有甫语重心长地向在场的参赛选手说:“入围的我替你高兴,没有入围的我比你还难过。有人把新武术东西掺进去练了,这是害你,我是肺腑良言啊!”
传统武学门派众多 南北风格各异
中华传统武术讲究门派与师承,门派众多,各门派都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理论、套路,而且各门各派从风格到技击用法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传统武术流派大致可分为“北方拳”与“南方拳”两大系,北方人身材高大,性格豪迈,打起拳来舒展大方,拳腿并重,南方拳术多以出拳居多,腿法相对较少,故有“南拳北腿”之说。
“北方拳”身法上特别讲究“一寸长一寸强”,技击上讲究“手脚齐到方为真”。如长拳(查、花、炮、红、华)、螳螂、八极拳、通臂、翻子、六合、劈挂等。
南方河湖遍布,武术实战多在船上,因此注重下盘稳固,特别讲究贴身短打,所谓“一寸短一寸险”,如广东五大家(洪、刘、蔡、李、莫)、咏春、金鹰、南派螳螂等。
各门派又有自己的特点。“通臂拳”以劲道通达背脊周身,养生技击并重;“螳螂拳”手法细致、身法灵巧多变,且实战性强;“八极拳”风格刚猛古朴,被承作短拳霸王;“咏春拳”技击上不与对手拼拳,采用借力使力、借力卸力、连消带打,讲究来留去送等武学内涵。
不仅如此,传统武术中,同一拳种也会因地域的不同而发展出不同的风格,例如形意拳,河南派形意风格勇猛雄健,河北形意拳势舒展稳健,山西形意紧凑精巧。
而且,与门派众多的传统武术相比,中共推广的新武术将各门各派的动作混杂在一起,各门各派也将消失。
2022新唐人第七届全世界中华传统武术大赛将于2022年8月25日至28日在美国纽约举行。
大赛设纽约和台湾两个赛区,选手可在任意赛区报名参加初赛。现已开始报名。
详情敬请关注大赛网站:martialarts.ntdtv.com
热线电话:1-888-77-9228
(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