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胎教浅说

青山


【正见网2024年10月11日】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视频: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正在哭,父亲俯下身来轻轻的安慰了几句,婴儿像收到指令一般立刻止住了哭声,而后便一脸安然的睡了过去。许多人不由得称赞这位父亲胎教有方。

如今育儿类书籍繁多,关于胎教的论述不可谓不详细。其中的许多方式和古代传统的胎教法不谋而合。其实,我们智慧的古人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有了系统的胎教方法。现在看来,仍然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

胎教一词的出现和周文王的母亲太任有关。《列女传》记载:“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太任的品德端正、诚信、庄重而专一,她怀孕时,眼睛不看不好的东西,耳朵不听不好的声音,嘴里不说傲慢话语。太任就是这样对未出生的文王进行道德的教育。

除了道德的教化,胎教中也有礼仪教化的内容:“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列女传》)古代的妇人怀孕以后,行走坐卧都讲究“正”,甚至连吃的东西都要求切的正,以便胎儿能够“气禀正而天理全”。

古人不但懂得胎教,而且对其的重视程度也非比寻常。《大戴礼记》载:“胎教之道,书之玉板,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古人将胎教的道理写在玉板上,藏在金匮内,放置在宗庙里,用以警醒后人。这说明古人认为道德和礼仪的教化是非常重要的,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家族的兴旺,甚至国家的兴衰,莫不出于教化之功。

当然,除了胎教外,传统中医也由此发展出了一套系统的养胎方式,如孙思邈所撰写的《备急千金方》中便记载:“焚烧名香,口诵诗书古今箴诫,居处简静,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净,生子皆良,长寿,忠孝仁义,聪慧无疾,斯盖文王胎教者也。”生活的环境要清静简单,孕妇要保持平静的心态,控制欲望,听优美的乐曲,读圣贤的书籍。如此,小儿便聪慧贤德。其实,出生在如此崇尚教育的家庭,即便天资一般,长大后大概率也能成为品行端正的君子。

然而,如果孕妇的情绪激动、喜怒无常或不注意节制欲望,那么对胎儿的影响就会非常的负面。“夫小儿之在胎也,母饥亦饥,母饱亦饱,辛辣适口,胎气随热,情欲动中,胎息辄躁,或多食煎煿,或恣味辛酸,或嗜欲无节,或喜怒不常,皆能令子受患。”(《医学正传》)

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外,孕妇也要注意饮食的禁忌。“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母之饮食起居,尤当慎密,不可不知也。”(《格致余论》)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中就列举了许多孕妇忌口的食物,如不能吃冷饮、酒及驴马肉等等,不然就可能导致胎儿患病。而且,孕期的妇女在服药方面也要非常注意。这一点我们现代医学也有类似的看法,所以许多药品上都有禁止孕妇服用的提醒。

当然,现在也有许多孕妇会在家里张贴一些婴儿画报,希望能够诞生一个可爱的宝宝。其实,这种方式根本上就是来源于传统胎教的“外向内感”之法。《钱氏儿科》中说:“欲子女之清秀,居山明水秀之乡。欲子女之聪俊者,常资父学艺书。”而《诸病源候论》指出:“妊娠三月,名始胎,当此时,血流不行,形象始化,未有定仪,因感而变。欲子端正庄严,常口谈正言,身行正事,欲子美好,宜配白玉,欲子贤能,宜看诗书,是谓外象而内感者也。”

总而言之,古代的胎教之法一点也没有过时,它仍然是一门值得深入挖掘的高深学问。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