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5年02月24日】
古人喜欢用一些深入浅出的实例来讲道理,来传达自己的一些认识理解。《礼记•学记》中有篇《虽有嘉肴》。
大意: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把知识或技能传授给他人以后才能知道哪里有困惑。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才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作者告诉我们的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就是要实践。宋代诗人陆游在他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东西只有真正的去试一下才知道是不是真的。
大法师父在经文《二零零八年纽约法会讲法》中告诉我们“特别是在迫害以后这些年,你们所做的这些证实法的事中,无论碰到了什么样的具体事情,我告诉过你们,那都是好事,因为你修炼了才出现的。无论你认为再大的魔难,再大的痛苦,都是好事,因为你修炼了才出现的。”
大法再好如果我们只是看学,不去按照法的标准去做,也是徒劳的。而做的过程就是在证实法的过程,也是在成就自己的过程。
人中的事情其实也要去做、去证实才行的。比如人们常说的有个老船长把自己一生的经历都教给了自己的儿子,就让儿子自己去驾船出海。没有实践的儿子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好的。只会纸上谈兵的危险是非常大的。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