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5年05月24日】
在北京南城东侧,座落着北京最大的祭祀建筑群,这就是著名的天坛。明清皇帝在每年正月十五的时候都要来这里祭天。其中的主建筑,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为现在的形制,并定名“祈年殿”,意思是祈求来年好收成。祈年殿的建筑手法中,使用了很多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和标志。优美的外观,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使它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作。
祈年殿,虽然不是一座巨型建筑,但中国古代建筑工匠对天坛用了生态艺术与空间技法来突出天的主题,使殿高32米,直径30米的祈年殿在周围环境的衬托下十分壮观。天坛内建筑物的密度很小,很大一部分面积都用整齐的松柏覆盖,营造出庄严、华贵的气氛。在祈年殿周围,是一个巨大的方形院子,代表中国文化“天圆地方”中的地,同时用空旷感突出了建筑。矮墙上覆盖着绿色琉璃瓦,代表着大地,和苍松翠柏溶为一体。院内地坪远远高于院外的地坪,院墙高度又比人矮,人站在院中,能平视到树顶,使人仿佛至于半空中。在祈年殿前的两侧各有一排偏殿,供奉的是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它们是祈年殿中供奉的天神的随侍的神仙,较小的建筑与它们的精神内涵都衬托了祈年殿所供奉的天神的崇高地位与大殿的辉煌。
这座宏伟的建筑,象一位擎天的巨人矗立与天地之间,联系着大地与苍穹,是众生向上苍祈祷的通道。它的圆形平面是天的象征,座落于大理石基座上。基座有三层平台,共有6米高,5900平方米,看上去坚实广阔,好象是大地。基座所用的大理石是出产于北京的上等汉白玉,纯洁晶莹的白色使三层阑干看上去宛若天地间的浮云。大殿的屋顶有三层檐,一层比一层小,最终聚成一个攒尖(攒尖,中国古建的一种屋顶形式),消失在天空中。屋顶上铺着深蓝色琉璃瓦,与蓝天相溶和。
祈年殿卓越的结构与精致的建筑细部更加突出了它的建筑成就。木结构大殿宏伟庄严。内部构造更加独特,建造这样一个圆形大殿是个巨大挑战,但是大殿里没有一根大梁与过梁,也没有一根铁钉。整个穹顶仅由大柱支撑,柱与檩条、望板、斗拱、椽子组合的一个严密的结构体系,容纳了一个高大的空间。三圈共28根金丝楠木大柱代表着二十八宿。中心的四根主柱被称为“龙柱”,高18米,直径1.2米,代表四季,中间的十二根代表十二个月,加上外围的十二根代表二十四个节气,和其它中国等级最高的建筑一样,所有的木质结构组件都装饰着精美的和玺彩画(和玺彩画,中国古建中最高品级的彩画),蓝绿底上绘满金龙。这些绘画不仅体现了大殿的威严,也更使它象天堂的一部分。
天坛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祈年殿是它的中心。祈年殿典雅的外观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它的存在也是中国古代的神传文化敬天信神的证实。建筑设计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建筑意境。在这里,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祈年殿――这座祈求上苍赐福的大殿,与其说是一座建筑,不如说是一位具有崇高品质的伟大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