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字简掉了什么?

何为


【正见网2006年05月06日】

一、汉字的繁与简

汉字是一个生命体,随着岁月的推移,有时变胖,有时变瘦,太胖了就要简化,太瘦了也要繁化。有人坚持简化是汉字发展的潮流,有人说繁化才是大趋势。 争了数十年,也没有定论,因为事实上两者同时并存。简化来自人的天性-贪小便宜,越快越好。繁化也来自天性-人有追求秩序稳定的天性。简字易写难认,容易 混淆。但合乎人性自私的心理需求,所以历朝历代都有人努力简化汉字但收效不大。

汉字字体以草书最简最快,为何没有成为主流呢?“草书三日不 认主”,草书好写但过了三天,连主人自己都不认得了,所以太简了就容易混淆,就会乱了。也就要靠繁化来平衡,繁字难写,但有理有据,稳定性高,所以繁化也 是客观环境的需求,文化只要在进步中,繁化就无可避免。牛津英文字典早已超过30万字,还每天在增加,从何简起?

从汉字的历史来看,甲骨文约有4000多字。秦代仓颉编3300字。汉代说文解字9,353字。唐代唐韵26,194字,宋代集韵53,525字,明代字汇33,174字,清代康熙字典44,930字,依历史来看有繁有简,大趋势是繁是简呢?

繁简之争,争了50多年,形势虽然有消有长,但谁优谁劣无定论,双方往往忽略了一个本质上的问题,中共的简体字和历代的简体字是大不相同的。

简 体字,其实本质上就是错别字。但是很多人都这样错,积非成是,虽不满意也勉强接受了,但它缺乏六书的理路,只能在次要的场合使用,终究不登大雅之堂。东汉 灵帝时文学家蔡邕奏请灵帝,把五经刻石,立于京城太学门外,每天来摹写的坐车千余辆,可见当时错别字简体字之泛滥。有此石经为准,天下才又回归正体。而中 共的简字与过去的简字有何不同呢?

二、中共简体字的特色

1、中共简体是来自自卑与仇恨

汉字自仓颉造字以来,一直受中国人的尊崇,仓颉也在南北朝时入祀孔庙。民间写过汉字的纸片,也不能随意丢弃,必须集中起来,拿到“敬字亭”烧毁,烧成灰还是不能当成垃圾,要收集起来,择日诵经祭拜后再送水流,台湾保存传统文化较多的客家聚落仍保有此风。

鸦片战争,清廷惨败,民族自信崩解,知识份子起而改革腐败的政治,另一些则改革文化文字。政治改革屡屡挫败,郁愤之心、转而仇视文化文字。清末民初,更加激烈。

钱玄同:“欲祛除三纲五伦之奴隶道德,当以废孔学为唯一的办法。”“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的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解决。”

xx党承袭这股自卑仇恨的思潮,共党总书记,文字专家瞿秋白说:“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茅坑。”瞿秋白在毛泽东的指示下,对汉字的拉丁化、简化,做了不少工作。

共党文化旗手鲁迅:“汉字是劳苦大众的结核。”“倘不除去,只有自己死。”等来等去,汉字没有死,鲁迅只好“自己死”。

这些充满愤激、自卑、仇视的思潮,正是中共推行简化的动力。

2、中共简字意在消灭汉字进而消灭传统文化

中 国的历史,多灾多难,遗忘是痛苦中最好的选择,中国拥有最久远的历史,中国也拥有最会遗忘历史的子民。回头看一看,历史不远,简体字不是中共的最爱。正体 字、简体字都是中共要消灭的对象,只是时程的先后而已。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说:“如果我们要创立一种新社会文化〈共产文化〉,我们非废除中国方块字不 可。”

执政后1951年毛泽东指示:“文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的共同方向─拼音化。”“在实现拼音文化以前,应先简化汉字。”“文字改革”, 不是文字改进,革就是革命,革掉你的命,革掉他的命,革掉汉字的命。那到今天为何没有革掉汉字的命呢?甚至到全世界设立孔子学院,推销简体字呢?因为后来 发现这种虚假的汉字─简字,拿来作为愚民的工具,已经绰绰有余。现在中共的文字专家说简体字多美、多好,似乎太健忘了,也没有遵造毛主席的路线。照见历 史,才能照见自己。

3、来自政治高压

过去的简体字都是历经久远的年代,经过无数人的选择淘汰,而留存下来,也许不合六书,但 至少约定成俗了。秦始皇“书同文”推行小篆禁绝与小篆不合的文字,但秦始皇并没有自己造字、改字,少数政治人物,配合一些御用专家来定汉字的生死,违反文 字自然之理,最后必遭自然力的反扑。五十年来,正体汉字无时无刻不遭受中共政治强力打击,幸好汉字历经秦始皇、蒙古人、太平天国的打击锤炼,他坚韧的生命 力都在适当的时机,给这些暴君、土匪致命的一击。殷鉴不远。

4、反客为主

过去也好,现在也好,喜欢也好,讨厌也好,简体字一直生存在我们周遭,但我们清楚,简体是正字的辅助,补汉字的不足─难写,但不能代替,因简体字缺乏秩序和内涵,用多了会乱。如今正体字成为违禁品,颠倒是非,反客为主。你可以不喜欢好人,但你总不能禁止别人去做好人吧!

三、汉字笔划的丰富内涵

汉字笔画多,又难写,多一画少一画,多一点少一点,又有什么大碍?
汉字是一个生命体,一笔一画都蕴藏丰富的内涵,从汉字的笔画中,我们可以了解造字当时的社会情况、经济活动、文化思潮;走进汉字,就象走入一个历史博物馆。

中 国人初见面,首句话就是您贵姓?因为姓表示一个人的来历出身。但姓为什么用女字旁?姓不是跟着父亲来的吗?婚姻,男女两个人的事,为何都用女字旁?中国古 代不是重男轻女吗?很矛盾,也不矛盾,古书上不是记载“上古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汉字就为这段母系社会的历史留下最真实的见证,也证明中国文字的历史悠 久,源远流长。

奸、妖、奸,这证明中国古代歧视女性了吧?还不一定,安、好、妥这些吉祥美好的字也用女字旁啊!在甲骨文早就有这三字,却找不到奸、妖、奸。也就是最早中国是很尊重女性,到了封建社会,男人尝到权力的滋味,恐惧女性讨回权力,才产生一些歧视女性的字眼。

其实所有的古文字都走过象形表意的阶段,但象形文字难以表达复杂的情感、说理,随着文化的发达,象形表意的文字都消失了,只有汉字通过历史的考验而流传下来,汉字除了单纯象形又多了六书,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意系统。也奠定了不朽的根基。

四、中共简体字简掉了什么?

1、简掉了笔划,也简掉了精华

拼音文字以声音来表达意义,去掉了声音,拼音文字就象一条跳舞的绳子。但汉字的笔画,有其丰富的内涵, 药字简成“药”,笔画是少多了,但中国古代以五音治五脏,以音乐治病的历史也被减掉了。買字简成 “买” ,也把以贝壳当钱币的历史文化给减掉了。减肥没有什么不好,但把健康也减掉了,恐怕得不偿失,何况汉字真有那么肥吗?整体上他比简体字输入得慢吗?我们比 较深入地看几个字。

义,中国人重义,西洋人重爱,不爱江山爱美人,永远是戏剧歌颂的主题,若拿到中国来恐怕要变成红颜祸水了。中国人重义, 交朋友重义气,谈生意讲信义,做官的维护正义。桃园三结义,成为的义的典型。义之所在,不问利害,不计成败。勇往直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为什么中国人 能这样做呢?因为仓颉造字时,已经把义的内涵,灌注在义字的笔划当中,几千年来,义就围绕在我们身边。你看乡下人家的二扇大门,一边是“居仁”,另一边是 什么?“由义”。义,它不是口号,在千百年的潜移默化中,它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份,生命中最深沉的一部份。在必要的时候,自然展现出慷慨赴义的风范。

仓 颉是如何把义的内涵,灌注笔划之中呢?義字,上面是个羊,羊温驯又善良,羊肉美味滋补,这么吉祥美好的东西,正好用来祭祀天地神明当供品。义下是我,我本 来是一种带有锯齿的兵器,一种可怕锐利的武器,后来假借为自我的我。(兵者不祥之器,“我”,好象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上下合起来,是说为了美好的事物, 把自己无私的奉献上去,就象祭品一样奉献给神明。

简体的义“义”,一个大叉叉,再加上斜斜的一点,叉叉已经不是好东西,再加上三画都是斜斜,这个简体的义,真是斜之又邪。所以中共讲的信义,千万别当真,当年国民党不了解中共的简体义字,结果二次国共和谈,都吃了大闷亏,还好逃到极力保存正体汉字的台湾。

進, 再看进这个字,进在甲骨文,右上是隹,隹就是鸟,一只鸟在往上飞,左上是道路,底下是一只脚。意思是一个人在路上,往上走、往前走,快得象鸟飞。这当然是 进步。简体的进,旁边是走,是快走的意思,可惜不是往上走,而是走入井里,走入陷阱。这就是中共的进步。毛泽东三年“大跃进”结果三千多万农民走入死亡幽 谷,文化大革命,学生斗老师,子女斗父母,这才进步、先进。笔划不一样,涵义也不同。

戀,再看恋这个字,现代人男女老少都喜欢恋爱,却不懂 恋爱,失恋了就要杀人或自杀。所以常有人问我,古人造这个恋字,左右各放了一条绳子,是不是准备恋爱失败时,一人一条?古人温柔敦厚,你看古人多可爱,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被丈夫休掉的弃妇,在山路上碰到负心的丈夫,不但没有仇人相见份外眼红,还关心地问新娶的太太 还好吗?恋字这两条绳子不是拿来套脖子的,是来拴住对方的心的。恋爱的心是什么心呢?“晴时多云偶阵雨,来时无踪去时无觅处”。很难很难把握,所以有人砸 下黄金、钻石、金屋美钞,来拴住芳心,当然有效,但遇到别人加码,往往人财两失。古人心中的恋不是这样的,恋字中间这个“言”,甜言蜜语,才是恋爱的主 角。同样是爱,谈恋爱、谈情说爱,“谈”和“做”就不同。恋爱的热度和手机的帐单成正比。如果帐单少了,你就要准备拜拜或结婚了。

恋字,古人要告诉我们,闲也好忙也好,恋爱要不断地谈,你侬我侬,情话绵绵,才能象二条绳子紧紧拴住对方的心,只有一条还怕拴不紧呢!
简体字的恋是什么涵义呢?亦是腋的本字。亦就是腋下,就是胳肢窝,这和恋爱有什么关系呢?不过中共很多东西都和人不一样,也许他们的恋爱是从胳肢窝开始的吧。

中 国的恋爱宝典是诗经,其中有许多优美动人的诗歌,有志恋爱的同胞千万别错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牵着你的小手,直到白头偕老……这是二千五百年前, 一个在异乡征战多年的老兵,想起当年临别时对太太的誓言,既深情又浪漫,(难怪台湾人要称太太为牵手)二三千年前的情歌,你可以直接欣赏,使用正体汉字, 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份,能不珍惜吗?

2、简掉了稳定性字

现在英国大学生,很难看懂莎士比亚的作品,不是水准太差,而是拼音文字随着语言在变化,现在的英国人和三百年前的 莎士比亚讲的话不同,文字也不同。可是我们中学生能看懂一千年前的唐诗,1911年思想家梁启超来台湾会抗日文学家林献堂,二人相谈甚欢,传为美谈,一个 讲粤语,一个讲台语,没有翻译怎么谈?汉字笔谈。

汉字跨越时空的阻隔,是化解人类争执最好的工具,他的稳定性走遍大江南北历千年不变。

楷 书,正体汉字,自唐代定型到今天,努力去简化的人,历朝历代都有,但真正简化的很少。武则天改了18个字,人亡字亡。因为汉字从甲骨文,历经金文、大小 篆、隶书的演变修正,到了汉代楷书已相当成熟。所以到唐代定型以后能被简化的已很少。可以说相当完美了,其实楷书的楷,就是端正、楷模、模范的意思。

从甲骨文到今天,三千多年中有五次大改革。中共从1956年正式推行简体字至今50年也大改了4、5次,不知还要改几次呢?改来改去,迟早汉字会改成“汗字”,让炎黄子孙汗颜的字。

3.简掉优美的字型

汉字的稳重大方,加上历代书法家的努力,汉字的内涵融入艺术的形式,成就了汉字独特的书法艺术,日本把书法视为修身的课程,尊称为书道。即使大陆的书法家,也不愿写简体字,可见其丑陋。

有个长辈到大陆投资,回台湾时,对晚辈提醒不要写简体字,尤其工厂绝不能写,大家都莫名其妙。他才说,你看那个厂“厂”字,上面一只大梁,底下仅仅靠着一根斜斜的柱子撑着,这种工厂,不论你盖得多高,它说倒就倒。

4、 简掉汉字的承传与理路:汉字承传数千年,走过风风雨雨的年代,始终屹立不摇,更显得虎虎生风,老当益壮。靠的就是丰富的内涵和六书的理路,每一个字甲骨 文、小篆、楷书,不同的书写形式,但它却一脉相传,承先启后,一个字有它的父母,也有它的子女。但中共的简体字往往是孤儿,甚至是怪胎,无论从甲骨文到楷 书,都找不到它的父母,对这些冒牌的汉字,有必要彻底检查它的DNA,若没汉字的血统,宜逐出汉字门墙,以免败坏汉字门风。

师大教授何怀硕 在“繁体与点简体”一文中说:“简体字即使新创,也有文字学的某些依据”,请看厂→厂,卫→卫,从→丛,币→币,叶→叶,这些火星文的“前辈”,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出有何“文字学的某些依据”?大概只有何教授的独特艺术眼光才能看得出。抗战前,为中共说好话,也许是无知,因为那时中共化妆成正义的使者。 如果现在还再为中共抹粉,那就显得可怜又可悲。

五、简体字的后遗症

使用不同的工具,会带来不同的观念。走路和开车的人,对交通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使用文言文的人和使用白话文的人,也会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一个人使用假钞,那是他个人的问题,如果一个社会许许多多的人都在使用假钞,那不但会破坏经济,最终也会伤害到人与人的诚信。

香港人在九七以前,对中共的简体字的称呼是“大陆字”也就是说,它不是中国字,也不是汉字,它只是现在大陆使用的一种文字。它不是真正的汉字,使用这种假假的文字,它的后遗症也随着时间的过去,慢慢地浮现。

1、改之又改,乱之又乱

三千多年来,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历经五次大改革,楷书从唐代定型到今天,一千多年了,时时有人努力简化,但实际简化的字很少,武则天聪明绝顶,花了15年改了18个字,人亡字亡,至今只剩一个“曌”字,因武则天自己的名字而留下供人凭吊。可见造字之难。

中共自1956年开始,陆陆续续推出二千多个字,不到十年,乱象已渐浮出,不得已1964年又改一次,1977年又改一次,30年后1986又改一次,1988年再改一次。不到50年改了五次,其中的小改不知有多少次。为什么要改来改去,因为乱。简体字的本质就是乱,它的好处是好写,缺点是容易乱。因为它缺乏秩序、理路,中共的御用文字专家,为简体字辩解的理由是,简体字“古已有之”,如果有错,错在古人不在中共。简体字确实“古已有之”,而且很古早就有了,但大家想想,古人也想写得快,这些好写的简体字,上千年了为何没有扶正为正体字呢?(其中少数也有扶正的)。

道理很单纯,古人怕乱,简字用多了就会乱。宋以来,画的简体字至少有 五种,归至少有” 六种,写有 、8种,多一点少一点谁是谁非?标准何在?谁来做决定?如果毛泽东可以做决定?那蒋介石可以不可以改?简体字就是乱,乱是简体字的本质。中共大改5次还是乱。


随手举几个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大家难免会想,同样这个字,在这里行,在那里为什么不行?正体字造字有六书,到底简体字的造字原则是什么?毛泽东没有答案。文字专家也没有答案。最后还是老百姓自己悟出:“随心所欲,欢喜就好。”既知道造字原则,于是全民造字蔚为风尚,有规范简体字(政府认可的)不规范简体字,其中又有过去式规范简体字(从前认可现在又撤销),地区流行简体字,个人自创简体字,古代通用简体字;繁体正字。各式各样的写法,风起云涌,百花齐放。

广东中山大学的一位教授沉痛地指出:“社会用字规范方面不应有‘特区’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只设经济特区,并无文化特区,一些非经济特区的城市,地区竞相仿效,社会用字严重混乱,规范化程度极低,共同特点是繁体字泛滥。”既然泛滥,何不改用繁体正字,顺天应人,皆大欢喜。

50年的专制高压,强力打击扫荡的结果是“繁体字泛滥”,难道是台商带来了腐败风气?除了“邪不胜正”以外,最大的理由是简体字就是乱,不乱不行,乱得不行,百姓受不了只好追求自力救济。古人有言“人心思汉”,日日夜夜,思思念念,思念真真正正的真正汉字。

2、空之又空,假之又假

外国人来中国也好,华侨回国也好,第一个强烈而共同感受就是假,假话、假药、假奶粉……虚情假意,什么都是假。不过曾任国家副主席林彪有句话,倒是真的:“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坦言:“全国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占60%。不过这还不算严重,最严重的“造假”是1958年毛泽东一句“超英赶美”的假话(超过英国,赶上美国),因而饿死三千万农民。上上下下无人不假,难怪要视注重说真话的法轮功为“眼中钉”,必除之而后快。在这样虚假的文化中,不说假话,不只是大事,连小小的小事,你也很难办成。

在网路上只要打出“诚信危机”,够让你看得心惊肉跳的。政治诚信危机、经济诚信危机、婚姻诚信危机、学术诚信危机……等等,真是危机四伏。不论来自正体字或简体字,这些危机有一个共同特色,它主要来自中国,而且士、农、工、商无所不在。北京航空大学招生,该校教授庞宏冰拿着七张录取通知单,千里迢迢来到广西,向考取生的家长索贿十万元。远在千里正式考取的都躲不过,没考取走后门自动上门的呢?

短短几十年,从一个礼义之邦,沦为造假大国,xx党的贡献固然是主因,但其中虚假的汉字,是不可忽视的推力。因为虚假的汉字阻断优良文化的承传,承载着只是虚伪的文化,也就产生无所不在的“假货”。

2005年美国贸易代表总署提出年度贸易报告中强调:“美国对外贸易中,最感头痛的问题,就是中国大陆的盗版、仿冒的猖獗。”头痛的已经不只是美国,大陆的黑心食品,早已是台湾餐桌上的美食,当年席卷大街小巷的大陆名酒,为何忽然消声匿迹,喝多了才发现大陆的“名酒”就是“假酒”。

正体与简体字之争,不是多一划少一划,多一点少一点的问题,而是真与假,正与邪的问题。

六、危机与转机

当联合国、香港、新加坡相继采用简体字后,正体汉字就只剩台湾在坚持了。师大教授何怀硕于3月17日在中国时报发表一篇“繁体与简体”,预测繁体字的灭亡。给繁体字下灭亡结论的不只是何怀硕,也不只出现在今天,不同的是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心存怜悯。

真有这样悲观吗?二千万人对十几亿人,压力真是不小,但事物的真相还不能光从表面来看,我们从二方面来看:

1、首先从历史来看,50年来中共一直强力打击消灭正体字,其中有二次彻底歼灭正体字的大好机会,而且都是不费吹毫之力的:(1) 正体字输入电脑的速度如果慢于简体,正体自然很快消亡,正体笔划多又是一千多年前的“古董”,依常理,正体慢是必然的,但事实上正体却展现自己无比的青春活力,跑在简体前面。老头跑赢小伙子,这莫非天意。(2)1954年罗家伦发表“简体字提倡甚为必要”文中力主“中国字要简化,才能保存,才能适合中国民族生存的需要。”三万字长文在台湾各大报纸同时刊登数天,声势浩大,风起云涌,反对者亦复不少,因罗曾任北大校长,又时任考试院副院长兼党史编委主任,党史的官不大,但必是蒋介石的亲信。官位、学术地位显赫,所以难以撼动,眼看汉字一脉香火就此飞灰烟灭,此时忽然杀出一个“程咬金”,师大教授潘重规,以学术立场,揭发罗文中的古文字举证,有多处造假,罗再也无法理直气壮,大局因而逆转,正体汉字的命脉,得以绵绵不绝,可谓“冥冥之中,自有天数。”(注1、潘重规教授:论罗家伦所提倡之简体字 ,文中指出罗做官之日长,治学之日短,以偏激武断之成见,集古今废字、俗字于一炉,便自命改革。文见1954年三月二十七日新生报)

2、从现实来看,虽然联合国早已废除正体字,但在2006年起,美国将有二千多所高中,开设中文学分预修课程,繁体正字和简体字并行。即使在大陆,随着经济改革,人们逐渐了解正体字的珍贵价值,开放前少壮辈根本不知有所谓正体字。因此呼吁重新正视繁体正字的呼声逐渐浮现。1992年中共全国教育会议上,负责国家语言的报告中就对繁体字大回潮,中国文字“海外化”的现象表示忧心并大加抨击。其实使用繁体正字哪是海外化(台湾化),繁体正字不是唐代以来的主流吗?

2004年在北京召开“第三届汉文史资料库研讨会”,有文史专家郑重提出“繁体字是创造文史资料库的基本学术要求。”也就是真正的学术,需要用纯正的汉字来承载。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语重心长地呼吁:“建议在小学选读繁体字。”“因为简体字使中国伟大的古文化和广大人民相隔离”,出自经济学家的看法更值得深思、文字、文化影响人的不只是心灵。如今大陆汉字学术界起一个崭新的名词,“汉字的优化”。避开了敏感的繁、简之争,简体字需要优化,请问优化是向简化靠拢?还是向繁化回归呢?

简体字就是为了贪图省事,如今为了省事,大陆小学生学完简体字,还要学繁体字;台湾学了繁体正字,还要学简体字,这样的简体字既不简单又不省事,要省事就赶快“毙了它”,不就一了百了,大陆的文字专家还在遮遮掩掩谈简体字的优化,为汉字努力,很可敬,可悲的是无法畅所欲言。

简体字的唯一受益者xx党,也是今日简体字的唯一支撑者,但是无论古今中外,无论民主或独裁,绝没有永远的执政党,届时新人新政……。

七、一些感想

一个正常的社会,一间百年老屋,就算斑驳老旧,人们也会倍加珍惜。一千多年的正体汉字,有何罪过,竟被糟蹋成“非法”文字,成为打击的对象,天理公道何在?炎黄子孙,难道铁石心肠?当年凌迟汉字,宣扬孔子为“狡诈的政治骗子”的文字专家,如今也在孔子学院,夸夸高谈发扬传统文化;少林寺,当年被批斗为迷信、腐败、落伍,强收庙产,僧人扫地出门,如今又被同样那批人宣扬为慈悲、和谐的象征,如果世人也信以为真,那真叫人有不知“今世何世”之叹。

中共的行事和思维方式,远远超出人类所能了解的极限。研究中共的专家多如牛毛,但没有人能说清共产党是什么?国民党的反共专家,有实战,有理论,还有不少人的父母,被中共砍头示众,但研究一辈子之后纷纷成为中共的座上宾,世人何以如此宠爱中共?从宗教钜子到各国政要,一句重话都舍不得说,为什么?大家都自认为看到了中共的一切,其实大家只看到中共想让你看的那一点点而已。你要赞美中共也好;你要批评中共也好;你要投资中共也好……,最好先读“九评xx党”,因为它让你看到真相。

常有人问,“繁体字”为何要改用“正体字”?未免太固执了,我笑笑回答:“你是xx党吗?你应该去问你们xx党的头子,“繁”字17画,“正”字5画,好看又好写,共产党不是主张笔划少,增加效率吗?为何偏偏坚持要用“繁”,却不用省了三倍的“正”呢?xx党做了奇怪的事,世人不会怀疑,我们做了正常的事,很多人跳出来质疑。中共的文字专家一再质疑台湾不用简体字是台湾的政府把文字“政治化”,是“逢共必反”的顽固心态。其实简体字才是百分之百政治下的怪胎,楷书自古就因方方正正,足为楷模而叫“正书”,何况台湾已写了一千多年了,这有什么错!但有些教授也质问政府固执,奇怪,这些人怎么不敢去质问简体字到底有什么好处?中共文字专家的回答是:(1)对消除文盲获得空前的成就。(2)提高学习效率。文盲的多少和政治、经济、文化有关,和文字难易无关,台湾香港的文盲绝不会比大陆多。如果简体字真有助消除文盲,那非洲人都要赶快来学简体字了。汉字难学,难在文法,及背后的文化内涵。简体字有易写的优点但被难认,易混淆的缺点所打消。二个孪生兄弟不易辨认。笔划少、相似度高、辨认时间就增长。美国也为中小学生拼音错字严重而苦恼,为何不把单字的字母减少呢?“菊”字chrysanthemum 13个字母,“违宪”unconstitutionality有19个字母美国总统为何不下令砍掉一半呢?德文“幼稚园”有28个字母,那才壮观呢!

简化是个理想,但很难,文字不只是工具,拼音文字都不容易,何况笔划中充满文化内涵的汉字。要简化也该极为慎重,就象减肥,要开刀都还要找一位好医生。中共却请来一票杀猪杀狗的屠夫来操刀(延安老巢那些不识大字的工、农兵,太平天国的土匪)。杨贵妃砍成赵飞燕,肥肉是少了,人也奄奄一息了。

简体字不用,已经很难了,用惯仿冒名牌,即使经济改善了,要买正品,还是有很大的难度,“便宜又好用,为什么不用?”他看不见无形的成本,简体字好写,火星文更快更好写,再快下去呢?

十几亿人在用,不用压力很大,有需要我们也可以学,可以用这也不难。但别忘了,仿冒品再便宜再好用,它还是仿冒品,长远来看,总要付出代价的。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