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修炼内涵

王晶


【正见网2006年12月29日】

说来很有意思,直到来到欧洲以后,我才开始对中国的园林发生了兴趣。记得几年前在德国南方一个小城市上大学的时候,每天在去车站的路上都得横穿一个昔日的皇宫后花园,路倒是满好走的,因为除了几个自然形成的缓坡地和一个人工水池边高高低低的石头和灌木碍眼,其余的地方放眼望去一览无余,没有中国园林的曲径通幽,假山造景和蜿蜒曲折。而且路要么是笔直的,要么是几何形的,根本不会迷路。

这个德国皇宫花园走的多了,就让我想起了中国的园林。中西方园林不只有刚才提到的一些外形上的不同,而且中国园林是一门建筑、美术、文学和园艺等各种学科相互结合的综合艺术。慢慢的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东西方园林之间的本质差异到底在哪里呢?

记得有一篇文章评论中国园林说:“足以发思古之幽情”。那么现代人思古人的什么呢?思的只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展示的一些古代建筑风格,一些文人墨客的风雅情趣和对自然的向往吗?这虽然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这只是一些表面文化现象,它们后面又反映出古人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呢?

中国古代社会--修炼的社会

谈到中国古典园林,不能脱离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去谈。中国古代,在十九世纪西方文明進入之前,它其实一直是一个修炼的社会,连读书人也讲究打坐净心的,各行各业都讲调息净心,就连社会底层的职业都蕴藏着“道”。

一个脍炙人口的例子就是“庖丁解牛”的故事。说这个庖丁不是一般的屠夫,他在将屠刀刺入牛身时,“皮肉与筋骨剥离的声音,与庖丁运刀时的动作互相配合,非常和谐一致,美妙动人。宰牛时的动作象踏着商汤时代的乐曲《桑林》起舞一般,而解牛时所发出的声响也与尧乐《经首》十分合拍。” (砉然向然,奏刀蜾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而且他的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宰杀过的牛不下千头,可是刀口还象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的锋利。“现在我宰牛多了以后,就只需用心灵去感触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我知道牛的什么地方可以下刀,什么地方不能。我可以娴熟自如地按照牛的天然构造,将刀直接刺入其筋骨相连的空隙之处,利用这些空隙便不会使屠刀受到丝毫损伤。”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嘤,导大刚,因其固然。)

他为什么能达到这么出神入化的境界呢?如庖丁自己所说,“我做事比较喜欢探究事物的规律(道),因为这比一般的技术技巧要更高一筹。”(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用不修炼人的话讲,这个屠夫熟能生巧,最终学会了一个很高超的技巧,而从修炼的角度看,在他的技巧日臻成熟的过程中,也就是在探求“道”的过程中,他的专著力和定力达到了一定境界,在修行中达到了“道”的高度。

在修炼人看来,修行的层次不在于这件事情对现实社会的贡献有多大,而是在于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某一种技能,不断摒弃杂念,纯净思想,加深定力,这个过程说白了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屠夫通过屠宰牛,卖油的通过把油透过一个钱孔中滴到油瓶里去,练武的人通过射箭,画家通过绘画,音乐家通过练习一种乐器等等都能达到这样一个目的,那么我们的先人们在中国园林艺术中又是通过什么来达到摒弃杂念,纯净思想的这个目的,从而达到“道”的呢?

中国传统文化--重修炼,不重人

中国园林以追求自然境界为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正是这个追求和欣赏自然境界的过程是古人通过园林艺术得“道”的途径。

中国园林中不重人工而追求自然是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一向就不是很重视,比如中国画中很少有以人物为主题的,在山水画中出现的人物也只是点缀几个小小的,带着斗笠撑着竹竿划船的渔夫,或者是背着柴拄着棍子爬山的樵夫,给山水增加一些“灵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的是人如何通过提升道德修炼成高级生命的过程。这种观点在历史上被每个朝代流传下来的的修道人成仙的故事不断加强,这些故事中最著名的要属八仙了,而那些因为中国近几十年无神论的教育而已经被人们淡忘了的,或者被曲解了涵义的神仙修炼故事更是数不胜数,比如铁杵磨成针其实是真武大帝的一个修炼故事,是启示修炼人在修行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而不是人们现在认为的教育人在做常人中的事情时要坚持不懈。一个强调的是超越常人的过程,一个强调的是做常人的过程。

在古代,正是这些故事不断地提醒我们的先人,人世就象一个客栈,住几天就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享受这个人世的一切,而是通过在这个人世生活和修行最终得道,修成更高层,更美好,更善良的生命。

前面提到了中国古代有各种各样提高自己境界的方法,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点明了人如何通过顺应“自然”而提升自己的境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不只是指大自然,而是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比如“庖丁解牛”中的牛也是其中之一,当然大自然更是自然界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文人从大自然中领悟人生,提高境界的思想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段话中得到充分体现:

“就象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与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落,如同锦缎般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泳;岸上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馥郁,颜色青葱。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沉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段文字中的“荣辱全忘”点明了主旨:修炼的人认为,修炼的过程就是放弃执著心,达到随其自然的过程;荣辱都不放在心上,来了去了都泰然处之。而通过领悟大自然中的“道”就能让人慢慢达到“荣辱全忘”的境界,这不就是人通过自然而达到了一个“道”的高度了吗?

在中国古代这个“修道”的概念深入人心,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社会,当人们造园时,自然而然就想把这个大自然中“道”的意境体现出来,而人就变成配角了。

西方园林的主角--人

我们回头再来看看西方园林。先说说在文章开始时提到的那个我上学时每天都经过的欧洲皇宫后花园,它虽然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这个小小的德国皇宫花园,就能够看出些西方造园手法的端倪。

除了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整个花园一览无遗的特点,这个西方园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几何图案运用的比较多。比如皇宫背面和后花园中轴线的北边各有几个圆形的喷水池,不同大小的圆组合成不同的形状。就连中轴线南边,养了好几只鸭子,本来应该充满野趣的水池也是规规矩矩的几何形状。在皇宫前的空地上有两片对称的不大的草地,草地的四周镶了一道低矮的灌木当作和周围石子路的边界。正中间的喷泉还是圆形的!

灌木的形状也是一律平头,一边高,侧面整齐的象是刀切过一样,事实也的确如此,我很多次看到他们修剪灌木,都是用特大号的剪刀,咔嚓咔嚓几下就把刚刚冒出来一点儿头的不“规矩”的枝子剪掉了。这些灌木的侧立面都是标准的矩形。

而且因为这两片草地低下去一块,所以人站在皇宫前的地面上,能够居高临下的欣赏这些几何图形的美。每当我在这个皇宫周围散步的时候,总能感觉到构建这个花园的人虽然已经作古,但在这个人工痕迹浓重的花园里他仍然无处不在。

西方的基督教虽然也有两千年的根基,并对人类的一些活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比如音乐,美术,雕塑,建筑……但它的影响远远不像东方的“道”的概念对东方人的思维方式,生活细节的影响那么细致入微。西方人没有“修行”这个概念,也就更没有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特定事物的领悟而在精神上达到一定境界的说法。他们更强调的是人本身,而不是从人修炼到高级生命的过程。这大概就是西方园林为什么人工痕迹那么浓重的深层原因。

凸现“道”的意境--中国园林中的文字

中国园林中的匾额,对联和题词更是画龙点睛般的点出了中国和西方园林的不同之处。甚至园林本身的名字都有着深刻的涵义。

苏州的拙政园有一处著名的雨境景观,叫作“留听阁”。留听阁这个名字取自于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留听阁东边的水池,到了深秋荷叶枯黄了,雨打在大小高低不同的枯荷上,声音疏密交错,更突出了深秋的寂寥。园林主人偏偏不去渲染盛夏时满池荷花的绚丽,而是别出心裁地在深秋时的残荷败叶上做文章。在秋雨萧瑟之际,独身一人登上留听阁听雨,每一个领略过悲欢离合的人都会从枯荷的落寞,冷风的萧瑟中更深的体悟到人生的无常,命运的力量。


拙政园 留听阁平面


拙政园 留听阁

拙政园西部的一个名为“与谁同坐轩”的小亭子,借用的就是宋代文豪苏轼的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这一佳句展示了苏轼看淡尘世功名利禄的心态:与“清风”,“明月”同坐,而不是与他的文豪的盛名同坐,也不是与财富同坐。而借用这句话给这个亭子取名的人也必定对这种处世态度心有戚戚焉。

苏州 拙政园 扇面亭平面



苏州 拙政园 扇面亭

园林主人对人生的体悟也可以从园林的名字体现出来。苏州著名的“曲园”这个名字背后就有一段故事。曲园主人是清末著名文学家俞樾,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的同门师兄弟,本来从政,可在一番官场浮沉后最终却选择曲居于这小小庭院中,粗茶淡饭,专心著书,寻求另一种境界。当年俞樾罢官后来到苏州,入不敷出,最后还是在朋友的资助下,才建起了这一个小小的曲园,园子实在是小,小得几乎称不上是园林。

“曲园”取自《老子》一书中的“曲则全”一句。这一个“曲”字,包含了俞樾一生经历了挫折、失败而后顿悟,可以说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正如他为自己所做的挽联所说:

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播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荡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矣。

结语--回归中国文化的根

中国的饱含信仰和修炼内涵的传统是中国曾经的几千年不衰的文化和文明的根基。而这个根基的基础―人的道德―又是极其重要的,其实一个人如果能专注于干好自己的事,对其它的事没有非分之想,能清心寡欲,那么他也就没有什么做坏事的欲望,也不会去做坏事,人们就会说这个人的道德高尚,如果他是一个修炼人,那么人们就会说这个人修炼的好。在中国古代各行各业中都包含着这样一种修炼的因素。

道德、信仰和修炼是紧密相连的。如果道德因为信仰的堕落而低下,那么道德不行了的人们就无法理解中国文化深层次的内涵,而只能看到表面上的一些文化现象。一个只留了一张皮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它就必然被西方的比较现实的道路取代和超越。

现代的中国人背负几千年辉煌文明的骄傲和一百多年来落后西方的包袱,颇有些生存在夹缝之中的感觉,一百多年来无数的中国人在哲学、艺术,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尝试了这样那样的出路,但最后,大概出路还得从已经失落的中国古老文化的精髓中找到。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