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01月18日】
三、攻城掠地助汉王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后,向他请教争取天下的计策。韩信认为东進争天下的劲敌是项羽,他分析了刘邦与项羽的长短,认为刘邦应举兵东進,首先可轻取关中,所谓三秦可传檄而定。刘邦大喜,自以为与韩信相见恨晚,积极部署东攻目标。
公元前二零六年八月刘邦举兵东出陈仓,开始与项羽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
韩信作为大将军,立下赫赫战功。
刘邦攻楚兵败彭城后,原先归汉的塞王欣、翟王翳、齐王、赵王、魏王纷纷反汉与楚和。公元前二零五年八月以韩信为左丞相,带兵败魏,俘虏魏王豹,定魏为汉河东郡。
韩信与张耳以兵数万东攻赵,赵相陈馀布兵二十万于井陉口拒汉兵。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陈馀献计:以奇兵三万人袭击汉兵粮道,断绝其粮草供应,赵兵深沟高垒,坚守不出,以奇兵断绝汉兵后路,不出十日,必获大胜。陈馀未采纳。
韩信派人打听,陈馀未采纳李左车之计,大喜。出奇计,佯装败走,赵军倾巢出营追击,汉兵二千人持赤色旗驱入赵营,拔掉赵旗遍插汉旗。赵军战汉不利,欲归营,见营皆汉旗,以为赵王诸将皆被虏,军心大乱,纷纷逃走。汉兵夹击,大破赵军,斩陈馀,擒赵王歇。
广武君李左车是一人才,韩信爱才,令军中不要杀他,如能活捉者赏千金。被俘后,韩信亲松其绑,以师礼待他,向他讨教北攻燕、东攻齐的计策。广武君分析当时汉军的形势,向韩信提出不以武力,而派辩士出使燕齐,以威势使其服从,即用兵先声后实的计谋。韩信听从其计,派使者至燕,燕从风而靡,不用兵而服。为镇抚燕国,刘邦听从韩信建议,封张耳为赵王。
后韩信带兵东伐齐,齐王田广派使者到楚求救。项羽派龙且为将,号称二十万救齐。双方夹维水(今山东维河)两岸布阵。韩信出奇计,晚上令人准备万余沙袋,把维水上游阻塞,带一半的军队渡河袭击龙且军。然后假意败退,龙且不知是计,还高兴的说:“我就知道韩信胆怯。”遂带兵渡河追击。韩信派人撤去沙袋,上游的大水冲决而下,龙且大半的军队还未渡河,汉军抓住时机進攻,杀龙且,齐王广逃亡。后汉军追击,尽俘楚军,擒杀田广。公元前二零三年,平定齐,刘邦听张良计,封韩信为齐王。
在楚汉对决的关键时刻,韩信拒绝项羽所派武涉、齐人谋士蒯通三分天下的计谋。公元前二零二年韩信带兵与各路汉军围困项羽于垓下,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大败项羽。后项羽乌江自杀身亡,刘邦汉朝终定天下。
四、封王贬侯遭谋害
在“楚汉之争”中,刘邦为招揽人才,与项羽决战,曾对有功将领進行封赏。如封张耳为赵王,黥布为淮南王,臧荼为燕王,信为韩王等。
韩信也在攻下齐国后被封为齐王,项羽被击破后,刘邦夺韩信军,改封韩信为楚王。西汉建立后不久,有人诬告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计,以巡狩南方游云梦之名,要求诸侯晋见,实想借此捕拿韩信。韩信不知,前往拜谒,果被刘邦所缚。后贬韩信为淮阴侯。
钜鹿守陈冂反叛,韩信的一门客因得罪韩信被囚,韩信欲杀掉他。门客的弟弟出首告发,说韩信要反叛袭击吕后。吕后与萧何共谋,使诈计假说陈冂反叛被平定,要诸侯群臣前往拜贺。韩信前往,吕后派武士绑缚韩信,谋害韩信于长乐宫,并夷灭韩信三族。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韩信曾策反陈冂,韩信门客之弟告发韩信欲反袭吕后,缺乏任何事实根据,是冤案。人们都知道秦桧以“莫须有”罪名谋害岳飞,是大冤案;吕后、萧何害死韩信同样是千古冤案、千古悲剧。理由有三。
之一:韩信的言行
如若韩信要反叛,在“楚汉之争”中是最好的时机。那时他手握重兵,实力雄厚,天下纷乱,完全可称雄一方。刘邦汉兵平息纷争,一统天下,韩信又被剥夺了兵权军队,这时谋反,那不是自投罗网,自寻死路吗?凭韩信的智慧、头脑他想不到吗?恰恰相反,他两次拒绝了反背刘邦,三分天下的劝说。
在刘邦、项羽争夺天下的关键时刻,项羽派武涉往说韩信:二王(刘项)之事,权在足下。你投向右则汉王胜,你投向左则项王胜。说明在“楚汉之争”中,韩信举足轻重的作用。武涉劝说韩信反汉与项羽连和,与刘邦三分天下。韩信回答:我当年追随项王,只不过是执戟宿卫殿门的,我的建议、计划不被采纳,因此倍楚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大军,好衣美食都分给我,言听计从,我才有今日。汉王深深的信任我,我不能背叛他,虽死也不变心。请你代我感谢项王的美意。
武涉去后,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想以奇策感动他,以相面之说劝说韩信。说:看你的正面相,只不过封侯而已,处境又危险不安。看你的背面相,贵不可言(其实是劝韩信反叛刘邦)。韩信请教缘故。蒯通分析了天下大势,说刘项的命运掌握在韩信之手,韩信向汉则汉胜,向楚则楚胜。也劝韩信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韩信回答:汉王待我甚厚,载我以其车,好衣美食分予我,我应为他分担忧患,誓死效忠,我怎么可以向利背义啊!蒯通又劝说,人心难测,你想以忠信对待汉王,可你勇略震主,功盖天下,身处人臣之位,很危险啊!韩信说考虑一下。又过几日,蒯通又劝说要韩信抓紧时机作决断。韩信不忍背汉,又自认为有功于汉,汉不至于对他太无情。
从韩信的言行,说他谋反,实难令人信服。
之二:刘邦的奸计
“楚汉之争”中和西汉建立初期,刘邦曾对功臣大将行封王之赏,先后分封了十余个异姓王。目地很明显:一方面为了在与项羽争天下中取胜,需招揽人才;一方面政权初建,尚不稳固,需安抚功臣人心。因此,封赏功臣大将,绝非出自其本心、真心,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他对功臣大将一直心存猜疑、忌恨,把诸侯王之子迁于关中,软禁长乐宫为人质。一旦政权稳固,为保刘氏江山,他就开始对功臣大将大加杀伐。不断的以“谋反”为借口,或举兵讨伐,或奸计逼迫,铲除异姓王,然后封刘氏子弟同姓王取而代之。燕王臧荼、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非韩信)等皆因此而被杀。
韩信虽不是刘邦直接所害,也是其铲除异姓王,大封同姓王奸计的牺牲品,吕后、萧何只不过遂刘邦心愿罢了。韩信被人诬告谋反,刘邦命武士绑缚,韩信曾感慨:“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同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韩信的这番话是对刘邦大杀功臣的最好注解。
之三:吕后的野心
西汉建立后,以吕后为首的吕氏开始策划篡夺刘氏的江山。而汉朝的开国元勋无疑是其野心实现的阻碍。而韩信又是其最忌恨者,时刻想除掉。最后以奸计骗入宫中谋害。
韩信人生离奇曲折。一生为人:年轻有大志;胸襟开阔,有大忍之心 ;事主以忠信;知恩图报,以德报怨。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以孟夫子所言观之,韩信真乃顶天立地一大丈夫。
参考书:
《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书•高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