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04月01日】
神州大地自东汉末進入分裂,到隋朝再度统一天下,前后约360年,中间除了西晋曾有过半世纪短暂的统一中国外,此时的神州基本上处于纷乱的局势。在政治上是群雄割据;在民族上此时是汉族的大迁移与胡汉各民族容合的时期;在信仰上,佛教在此时迅速传播、佛教建筑成为中土建筑的另一文化象征;在文化方面,文学和书法开始作为一种独立于实用形式外的表达方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由于社会纷乱不已,商业无法得到发展、城市建设也因动辄战争而屡遭破坏,虽然有少数城市由于成为一国之都而被善加营建,但其下场往往是国破城亡。城市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仿佛成为中国古城的宿命。
三国时期
东汉末進入魏蜀吴三国时期,诸葛亮未出茅卢而知天下三分之势,三国演义时期在中国人心中,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时期。人们从鲜明的角色演绎中感受到了什么是“义”、“谋略”,还有修炼人对世事和自然的洞悉力等等。
邺城
三国以曹魏的势力最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中土的北方,在邺建立都城(今河北临漳附近)。邺城的平面呈长方形,东西2400公尺、南北1700公尺,由一条东西大街将全城分成二部分不同功能的区域,北边是宫城区与贵族居住区,南边是居民区和市场,官署则沿着南北中轴线设立。汉朝以前的城市并未将官署与民居用地作功能区隔,以致官民建筑混杂,造成使用上的相互干扰,邺城是第一座明确区分住宅与官府的城市。
邺城的宫城位于全城的西北方,占全城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宫殿按照“前朝后寝”的规矩建造,大殿在宫城正中,是举行大典之地,左右有东西堂和钟楼鼓楼。在宫城里的西北角兴建三台“铜雀”、“金凤”、“冰井”,三台皆高十丈,各有房百二十到四十间,相互之间有阁道连接。曹操做高台的目地除了观赏风景以外,用来作为军事上的了望与守卫是很主要的一个用途,台基内部除了冰井台是储冰室外,据说其余二台里储藏的是兵器。
邺城的设计成为中国城市的新形式,其明确的功能分区、中轴对称、宫城外郭城的区分,对后来隋唐的城市设计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曹魏之后,许多北方小国也曾定都邺城,可惜现在除了三台尚存遗址外,邺城其余地方都被漳水冲毁。
洛阳
曹魏后来以邺城为蓝图,重新营建洛阳,使之成为曹魏首都。与东汉的南北二宫并立的情况不同,曹魏只重建了北宫,通向北宫的南北中轴线上则依“左祖右稷”设置祖庙、社稷坛及其它官署。宫城位于全城北边正中,在宫城的西北角,也同样有三座高台矗立其中。后来在北方出现的十六国中,多数国家在设计本国都城时,通常是以洛阳为范本。
吴都建业(建康)在刚开始只有一座将军府,后来以此为基础加盖宫殿,并围之以宫墙。基本上宫殿与官署位于城的北方,居民则散居于南方。蜀汉的首都成都在汉朝以织锦业名于当世,是汉朝六大城市之一。蜀汉利用旧有的城市基础,并未多加营建,在都城建设方面的记载也甚为稀少。
两晋时期
曹魏篡东汉帝位,自己也重复同样的命运,西元265年被臣子司马炎所篡。司马炎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他在称帝前二年就征服了蜀汉,即帝位后派兵攻打东吴,统一了中国。
西晋定都洛阳,刚开始仍遵循魏制,甚少营建。到后期则大起奢华之风,营太庙“致荆山之木、采华山之石、铸铜柱十二,涂以黄金,镂以百物,缀以明珠” 。西晋统一中国仅短短50年,其中多时还在诸王间内战度过。战乱使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天灾频繁似乎也成为一朝在末期时的共同表征。
北方的少数民族在这段时期逐渐向南移动,定居中原地区,改游牧为农耕生活。当西晋处于内乱时,北方民族便趁机而起,割据称王。西元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定都平阳,攻克洛阳和长安,掳获晋帝,西晋灭亡。
西元317年,镇守建康的司马睿宣布即帝位,定都建康,开始了东晋的历史。
建康
建康古名越城,是春秋末期越国灭吴国后建立的城池。战国楚威王时建金陵邑,也大约是从此时开始,民间即传说此处有帝王气,因而引起秦始皇的不安(详见秦汉时期的城市发展)。三国时孙吴迁都于此,以战国时期的金陵邑为基础,利用天然地形筑成“石头城” 。宫城位于城北,南边沿秦淮河一带是民居和市集,是全城最繁华的地方。
东晋初始国力贫弱,宫室多沿用孙吴时建筑,后来才局部改建或扩建宫殿规模,仍以洛阳为蓝图规划宫城,以示延续西晋之正统。整个东晋和接下来的南朝时期都定都于建康,经过二百多年的建设,使建康成为中土文化经济政治的首善之都,人口超过百万,民居绵延至河道两岸,与附近的侨郡(为南迁的氏族所设的客居城,类似今日的卫星城市)连接成一大片辽阔的都会区。由于都市随着时间逐步扩大,所以呈不规则状,亦未设城墙,只用篱以示内外之分。但宫城仍保有严格的格式布局。
东晋是个偏安江南的小朝廷,主政者没有雄心大志想收复北方被异族占领的土地,所以虽有数次北伐,终究无功而返。东晋安定没有多久就发生内乱,把持政权的士族门阀和皇帝争权,带兵追杀皇帝近臣之事时有所闻。东晋的灭亡,也是因为臣下掌握的权力大到足以逼迫皇帝禅位所致。西元420年,东晋恭帝让位给掌握军政大权的刘裕,国号宋,史称刘宋,东晋亡,南中国進入南朝时期。
在北方,刘渊灭西晋后,北方進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就是北方五种少数民族或同时、或先后建立的政权。这个时期成立的国家统治时间都不长,且更迭次数频繁,直到前秦苻坚大致统一北方,混乱的局面才算稍微安定下来。苻坚想進取东晋,统一天下,淝水之战东晋以寡胜多,奠定了南北分峙的局面。北方因为战败重新陷入分裂局势。大约在南朝刘宋代东晋而起的时候,北方才由北魏统一,那是西元439年的事。
北方各国所选都城一般多为历代作为都城的城市,如平阳、邺城、长安和洛阳等。这些古城历经多次的破坏重建,重建后再破坏,由于其优秀的战略位置,始终是当权者定都选址的首选。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在南方是由宋齐梁陈四国轮番登上历史舞台,在北方,则刚开始是拓跋族建立的北魏,后来分裂成北周和北齐。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相对减少,经济和社会有所复苏,在城市和宫殿建筑方面也逐渐恢复建设。
建康的宫殿到了南朝末年,已经发展成中国最富丽的宫殿建筑。位于城北的宫殿区由三重宫墙所包围,第一重宫墙内设置一般机构、驻军及宿舍;第二重宫墙内则设置中央官署以及皇子居处;在第三重宫墙内才是皇宫,采取前朝后寝、中轴对称的古制。为了与北朝竞争,南朝在都城建设方面,将原本二层宫楼建筑增建为三层,大殿由12间的宽度扩大为13间,金碧辉煌。可惜在隋代陈而有天下后,将建康夷为平地,壮丽的宫殿不复可寻。
北朝的北魏原本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为了汉化与政策改革,将都城迁至洛阳。洛阳的规格和建康相仿,宫殿皆由三重宫墙所围,于此不再复述。北魏后来分裂成东魏西魏,各自又被北齐和北周取代,北周定都长安,北齐定都邺城。此时邺城已经破旧,东魏时二度征召民工七至十万人营建宫殿及城市。北齐取代东魏后,又大兴土木,使三十万工匠重建曹魏时铜雀三台、宫殿和园林等。与此相反,北周在武帝时期生活俭朴,下令禁止营造宫室,全国励精图治,消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后来由外戚杨坚辅佐政事,杨坚逼迫皇帝让位,北周亡。
杨坚立国号为“隋”,他在西元589年攻克南朝陈国,重新统一了中国。
佛教的兴盛和佛教建筑的发展
在这段长达三百六十九年的纷乱时期,是佛教开始兴盛的时期。佛教在东汉时传入,最初只在少数人中流传,当社会动荡、战乱不断、人民不分贵贱都受颠沛流离之苦时,自然而然会问自己:人为何来到世上?为何受苦?有什么方法可以解脱、逃离苦难?历史安排此时的佛教给于人们合理的解答与脱离痛苦的希望,佛教开始在各个阶层中兴盛起来,上自帝王后妃、直至平民奴隶,在佛普度众生的慈悲下,陆续皈依。
在神州各地,尤其是北方,佛寺开始被大量兴建,佛塔这种外来形式的建筑也因中国化而逐渐为人所接受。刚开始佛寺依循印度制度以塔为中心,塔里供奉着佛像。但塔的结构过于狭小,佛像无法居中而立,能進入参拜的人数也受到限制。于是就将佛像置于另建的佛殿里,此外佛殿墙壁还绘上佛经上所述佛的修炼故事以及天国世界美好殊胜的景象,对广传佛教起到积极的作用。慢慢的佛殿的重要性便与佛塔并列,随着佛教的不断中国化,佛殿的重要性逐渐超过佛塔。
随着佛教在社会上地位的不断提高,佛殿建筑的规格也开始等同于宫殿建筑。光是洛阳一地,在西晋时期就有已有佛寺42间。北魏时期兴建的永宁寺(西元516年)是当时洛阳最大的寺院,它有一间规模与皇宫正殿相同的佛殿、一座高达9层的木结构佛塔、以及千余间僧房和附属建筑。
除了官方和私人营建佛寺外,还有个人发愿捐屋,以私宅改建而成的佛寺,例如梁武帝将其即帝位前的居处改建成光宅寺。这种私宅改建的佛寺无法规范其规模,如果原本的宅院带有园林,改建成佛寺后,自然佛寺也带有园林景观。
南北朝的当政者多崇敬佛教,在其提倡下佛教发展极为迅速。据记载,北魏末年仅洛阳就有千三百余座佛寺,而在北魏统治范围共有一万三千余座。在南朝首都建康有佛寺近500所,其余统治范围内则有二千八百余座佛寺,此时佛教十分兴盛。但祸福相依,在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时期发生二次迫害佛教的运动,前者由于笃信道教,后者则什么都不信,这二个皇帝下令禁止百姓信仰佛教,佛像佛经被毁、佛寺或收归国有或尽行拆除、僧人被强迫还俗,这就是史称“三武之祸”中的其中二个“武”之所指。另一个武帝是后来的唐武宗。三武之祸虽然对佛教的传播起到某个程度的阻碍作用,但后继的当政者通常在掌权后立即下令恢复佛教的地位,是以佛教仍能继续弘扬下去,终究成为中国人信仰的主流之一。
两晋南北朝的佛寺在历史的诸多原因下几乎全数消失,保存下来的只有一座位于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是北魏时期所建(523年),为混合印度和中国形式的15层砖塔建筑 。
开凿石窟
佛教石窟的开凿,是这个时期另一项伟大的创建。几大著名的石窟,如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都从这个时期开始开凿。石窟的内部有仿佛殿形式、有仿佛塔形式,也有石窟的外观刻成佛殿形式,使石窟宛如一座镶嵌在岩石上的佛殿。石窟内部除了安置大小佛像外,墙壁还绘以彩画,描述佛经故事、修炼传奇、天国世界、凡间的善男信女和世俗生活等。这些文化遗产成为后世了解此时社会、思想以及建筑结构的最佳资料,因为此时的建筑物除了个别佛塔外,其余皆已消失在历史中。
建筑的创新和特点
木结构的建筑风格随着技术的進步而起着变化。根据汉朝的画像砖上所刻的建筑式样,汉朝的木结构的外观比较平直,甚少有曲线出现,风格较为古朴端严。到南北朝时期,由于宫室大量建造、木结构技术進步,使屋檐两端呈现轻微上翘的曲线,除了增加室内采光外,也使屋顶多了份轻盈感。传统建筑在汉朝时散发出来的古朴风格逐渐被技术改善所带来的变化转为优雅精致,并在后世成为传统建筑的主流。
小结
城市发展的时代风格与当代的思想观念、社会风气是一致,在这段漫长的纷乱时期,政治社会的一片黑暗导致人们的消极出世、偏好清谈玄学。在思想上消极避世,那么在作为上也极少可能奋而起之。加上若人们在颠沛流离时,潜意识里一直存着的客居心情的作用下,也无法期待城市会被妥善规划建设。种种原因,使此时的城市除了当政者所居的都城外,多显得残破没落。唯一在此时大放光芒的是佛教建筑。佛寺和石窟的广建使佛教修炼的内涵深植中国人的心中,修炼文化的形式在传统的黄老之学和民间修炼外,又多了另一种形式。修炼的观念逐渐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基石之一。
参考资料:
《上下五千年》,正见网
《中国古代建筑》,多人合著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董?泓编
《中国古代建筑十论》,傅熹年著
《.x.?#8226;本硷•五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