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小记(2)

修真


【正见网2007年04月18日】

真说老子的“消极”

人们一提到老子,往往都想到了“消极”的思想。其实,这是多年来对老子的曲解与误导造成的后果,而且给“消极”这个词加入了很多不好的内涵。

就其“消极”本身来言,也不是坏事。历来中国都流传着“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否极泰来”“剥极必复”的言语和思想。老子之所以消“极”,也蕴涵中庸之道,是为了永远保持不败,因为老子深知“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相反,如果一个人过于积“极”,往往会造成“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因而,对于老子我们要重新审视。甚至于对以前很多的误导、扭曲,我们都不能人云亦云。“重为轻根,静为燥君”(《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一定要静下心来,理智思考,才能究其因、洞其意、明得失、“不出户,知天下”矣(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鲤鱼问龙

一日,大士讲经毕。

池中一鲤问曰:吾尝闻鲤鱼化龙,真否?

士曰:真!

鱼不悦,遂曰:鱼龙之分,系于偶跃,天地非公也!

大士笑曰:差矣!成龙大事,岂为儿戏,龙门万丈,哪得偶跃?
欲成龙者,必先修心养气,去躁安神,虽香饵不能诱,万难不为动,天倾不为惧,劳心苦志,日有所损。经此数载,具无为心,除有为漏,成矣!虽为鱼身,实为龙也!岂凡鱼所能比哉!

他日一跃,心不在成龙,志不在越门,虽万丈龙门不可挡!凡鱼身重,心欲成龙,意含妄念,虽龙门三尺不能越。天地无私也!

鱼大喜拜曰:善哉,吾知矣!

二仙论才

一日,钟离、洞宾二仙论道。

宾问曰:吾尝闻旷世英才,一生困顿,何也?

钟离笑曰:尔得道千年,岂不明其理乎?

宾曰:吾知帝遣文曲临凡,创学著说,以益后世。何故必困其身也?

离叹曰:汝辈竟不知其理,况世人乎?

文曲虽为圣,然入世俗必为所染,骄气纵生,才高自恃,贪名慕利。
欲之成器,必困其身,苦其神,去其浮,唤其真。曲星经荣辱,历万难,必脱俗,心清欲寡,彻悟世理。此时为文,意真境悠,足益后世也!

然世人多以其困而愤,难知真意也!

洞宾喜,叹曰:真吾师也!

写作感悟

开始写作已经一年多了。也想交流一下心得体会。其实,写作的目地是为了表达思想,而且是健康美好的思想。因为文章、文学、语文都讲一个“文”字,说话不能“野”。那么,学好语文的人至少不是一个莽汉。那么,真想把文章写到极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人要重德。当然,现在的人们都不相信善恶有报,都不重德,相信宗教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其本意,或者都抱有有求之心。谁如果真正的提倡道德善恶,都要挨棒子的。人们只喜欢口头上宣扬道德,甚至期望享受在这种“宣德”换来的别人的夸耀声中。道德已经成为一个工具,或者是一个空壳,甚至成为人们的傀儡。

古代,儒生都要学习儒家经典,都知道重德。而文章写的真是有神韵的,甚至需要更高的道德修养,更高的境界。

为什么呢?因为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文章或者话语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一是站在真理的角度上,符合真理,才有力量。二是不要带有维护个人的因素。什么不要让别人误解我呀,别伤害到我的利益呀等等。三是个人的思想要纯净,因为你的话都带有你本人的一切内在的思想内涵,是掩盖不住的。我们平时体会不到这一点,是因为每个人的思想中都多多少少有一些污染,特别是现在的社会。如果一滴墨水滴在清水中,决不会象滴在污水中,不易被察觉。

历代许多高僧都清修的原因之一,恐怕就是受不了常人话中的凡心。有人会说,现在也有很多的作家和影视艺术家都不错啊。其实现在的不错的最高层次恐怕就是“象”吧!和社会非常象,和人们的外在表现非常象,和人们的真实思想非常象。那么,这样的作品也只能与时代同生同灭。人们的思想一变,作品就要变。也就是说,人们的标准要是下滑,作品也得跟着下滑,因为作家要善于观察生活嘛。这样的效果也只能是推波助澜。

而好的作品必须能够启迪人的善念,给人以美的、心里阳光的感觉。

正是:文章千古好,只因道德高;仕途一时荣,名利随风飘。

说文

语言的变化,人心的不古都导致我们对于圣哲著述的难于理解,古代也是一样的。因此每个时期都需要有人以文载道,结合实际将古圣的教化重新展现,引导人们遵循大道。这大概就是文学――使人文明之学吧。

其实文学本身即发源于此,西方文学以《圣经》为依托,而中国文化不也有人提出以道教为根基吗? 这样“文以载道”就有点理顺了。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文”都能载道呢?不一定。佛陀出现了,魔也跟过来了,它们也会“文”,但目地是破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无毒不丈夫”不也流传下来了吗。既然这样,是不是只重道而不要文了呢?也不是。真正的文还要辨析善恶、明理正道呢! 佛主之妙喻、老子之智慧不是如此吗?圣人之心妙哉、善哉!

今日之“文”实为术,难为学,何况道!读者慎之。“非礼勿听,非礼勿视”不也是圣人的教诲吗?

为文之难

为文者,须上承圣哲之意,下启芸芸之众。

古之贤者,身行圣道,劳心苦志,体圣哲之微意,察当世之民情,然后能作。

锦心绣口,字字珠玑,非呕心不能成,非沥血难以得。

然犹恐负于天命,微薄自身,力推古圣,岂非难哉?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