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12月25日】
神韵艺术团的舞蹈舞蹈《精忠报国》,讲述的是家喻户晓的岳母刺字的故事。
舞蹈以岳飞与岳家子弟操练武艺开始,伴以满江红的旋律。突然狼烟四起。岳飞怀报国忠义之心,但却挂念老母膝下无人尽孝。岳母深明大义,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鼓励儿子保家卫国。岳飞披挂金甲,手持大枪出征,大枪起处,敌人丧胆。据记载岳飞尝单枪匹马杀入敌营,万军之中取敌将之首。岳家军威震敌胆,从而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赞誉。
岳飞的枪叫沥泉枪,乃是神器。这杆枪出神入化,舞动时若蛟龙出海,敌人见了胆寒。下面我们就谈一谈枪。
枪的起源
长枪起源于矛,历史悠久。车战时代,将士使用长兵器,弓矢之外,惟以矛为最适宜,故矛有丈八之称,长枪之来,实始于此。
枪和矛一样,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器,后汉已有载录,但是刀刃锐长,还未脱离矛头形式。因为长矛使用不便,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当时所用的青铜矛头,体制也较以前略小,已与后世的铁枪头相类了。唐代善枪者甚多,《五代史•王彦章传》说:“彦章为人饶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宋代以后,矛在基本上就被枪所代替了,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就列举了十八种宋代长杆铁枪,其中有:捣马突枪、双钩枪、环子枪、单勾枪、拐枪、拐突枪、锥枪等。到了晚清,长枪趋于简单,偏重扁镞形刃,圆底筒,直到今天武术运动就是使用这种类型。目前流行的枪有大枪、花枪、双头枪、短枪、双枪、钩、枪等。
枪的使用方法
枪和矛虽然历史悠久,但当时无一定使用之法。两阵相对,不过借此兵器,遥相击刺而己。传说枪的使用方法传自苗蛮,枪谱载:西方有武吃氏者,民以勇悍着,不论男女,都娴武艺,艺精者王,群众慑服,莫敢有违;故武吃氏之族,小儿五六岁,即令习武。其族尤以长枪法着,枪长七尺至八尺,金其锋而以木为柄,舞动时,寒星点点,银光??,泼水不能入,用以临敌,矢石所不能摧,此有枪法之始也。按西方可能指西域,武吃氏之族,不得其考。至于此法于何时传入中原,则又各异其说,亦不必深究。
枪的用法主要有: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极善使枪,至今尚有岳家枪法。岳家枪法一改当时流行的斜出枪,而是直取中宫两边荡(也叫两边挡、两边打,因势而变),左拨右引身先躬,反手斜上直指腰。相比杨家枪法,岳家枪更简洁实用、速度更快,尤其是以形意为先,暗合太极的原理。岳家枪法中包括回身枪,出枪的范围多在中腹,这样就增大了命中的概率。
戚继光《纪效新书》说:“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于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精用不滞,又莫贵于静也,静而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
明代是武术发和分枝的盛期,所以枪术在这个阶段,理论和技术都有明显的提高,各家枪法,相竞争艳。何良臣《阵纪》说:“马家枪、沙家竿子、李家短枪,各有其妙,长短能兼用,虚实尽其锐,進不可挡,速不能及,而天下称无敌者,惟杨氏梨花枪法也。”当时推崇杨家枪法,是因为杨家枪“有虚实,有奇正;其進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
杨家枪较一般枪稍长,首创两头枪尖,一明一暗,无形中如有两杆枪。斜出枪(也是首创)、压转扫,枪随身转扫做挑;仅此一招威力无比,可以说是打破传统出敌意料。最出名的是杨家的“回身枪”,用于马战又叫“回马枪”:在于敌交锋将离时,半转身以枪尾尖斜出伤敌,防不胜防,比一般的回马枪既快又准且毫无征兆,因此扬名。
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兵部侍郎毕懋康《军器图说》,载有一幅喷火烧灼的梨花枪,并说明道:“梨花枪以梨花一筒,系缚于长枪之首,发射数丈,敌着药昏眩倒地,火尽则用枪刺敌。”这种枪兼有火器效能,在新式火器出现之前,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利器。
沥泉枪
沥泉枪是岳飞的兵器,乃是神器。据《岳飞全传》,岳飞的师父周侗去看望他的老友志明长老,志明长老是个有德行的高僧,住在沥泉山,岳飞等陪同师父同去。到了次日清早,周侗辞别长老要回去了。
长老道:“难得老友到此,且待早斋了去。”周侗只得应允。坐下了少刻,只见小沙弥捧上茶来,吃了,周侗道:“小弟一向闻说这里有个沥泉,烹茶甚佳,果有此说否?”长老道:“这座山原名沥泉山,山后有一洞,名为沥泉洞。那洞中这股泉水本是奇品,不独味甘,若取来洗目,便老花复明。本寺原取来烹茶待客,不意近日有一怪事,那洞中常常喷出一股烟雾迷漫,人若触着他,便昏迷不醒,因此不能取来奉敬。这几日,只吃些天泉。”周侗道:“这是小弟无缘,所以有此奇事。”
那岳飞在旁听了,暗暗想道:“既有这等妙处,怕什么雾?多因是这老和尚悭吝,故意说这等话来唬吓人。待我去取些来。与师父洗洗眼目,也见我一点孝心。”遂暗暗的向小沙弥问了山后的路径,讨个大茶碗,出了庵门,转到后边。碉见半山中果有一缕流泉,旁边一块大石上边,镌着“沥泉奇品”四个大字,却是苏东坡的笔迹。那泉上一个石洞,洞中却伸出一个斗大的蛇头,眼光四射,口中流出涎来,点点滴滴,滴在水内。岳飞想道:“这个孽畜口内之物,有何好处?滴在水中,如何用得?待我打死他。”便放下茶碗,捧起一块大石头,观得亲切,望那蛇头上打去。不打时犹可,这一打不偏不歪,恰恰打在蛇头上。碉听得呼的一声响,一霎时星雾迷漫,那蛇铜铃一般的眼露出金光,张开血盆般大口,望着岳飞扑面撞来。岳飞连忙把身子一侧,让过蛇头,趁着势将蛇尾一拖。一声响亮,定睛再看时,手中拿的那里是蛇尾,却是一条丈八长的蘸金枪,枪杆上有“沥泉神矛”四个字。回头看那泉水已干涸了,并无一滴。
看来神器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