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论今话修炼(二)

――《太平广记•阴长生•神仙传》
李觉


【正见网2007年12月28日】

阴长生,新野人,汉时皇亲,生于豪门而不好荣贵,立志修道。届时马鸣生度世,便上门求教。执奴仆之役,亲运履之劳。

鸣生不教以道理,常与之论时政、稼穑,一晃二十年。当初相随十二人,只剩下了阴长生一人。鸣生告之,你真能得道了。遂上青城山,教其煮黄土为金;西面立坛,授太清神丹经,而后别去。

长生遵教合丹,丹成。服半剂,未立即飞升。大炼黄金十余万斤,不问是否认识,尽散天下寒士。周游世界,妻、子一门皆长寿。在世300余年,后来在平都山东面白日飞升。著书九本,书中说:上古的仙人很多,不可尽论。单汉兴以来,便有四十五人,连自己共四十六人。其中二十人尸解,余皆白日升天。

抱朴子说,洪闻谚书讲:自己不夜行,怎知晚上就没有行路的人?不能成仙的人,怎知天下山林间就没有学道得仙者?阴长生君已服了神药而没有升天,才能在世间与同道相聚、同声相应;亲历其间,才能知道他那个时代在世仙人的人数。人不以为然,是因为己所不闻则说无,未免可悲。隐于草泽间的士人,所谓隐士,尚且以隐逸为志,籍经书自娱,拒扬名显贵,远高官厚禄,不使人听闻,何况仙人。

阴长生自叙:汉延光元年,在新野山北按“神丹要诀”修炼,道成离世,将“要诀”置于名山。能够得到“要诀”的人,列为真人;行为反复的俗人,不会让他知道。不死的道要,在神丹的行气导引、俯仰屈伸;服食草木可以延年,但不能成仙。努力学习可以达到无为合神,上士为之勉力加勤奋;下愚大笑不以为然。

阴君裂黄布为纸,写上“丹经”封在文石的匣子里置于嵩高山;一捆黄栌木书简以油漆书写,置青玉匣内,留在了太华山;一捆黄金书简封白银匣中,置蜀绥山;一封绢书载文十篇,交给弟子,让他们传世,又写了三首诗[1]留给后世。

【点评】

一、苦修与“直指人心”

从阴长生的第一首诗中可以看到:他出身豪门可以追朔到帝舜时,汉世因母系而贵,因好道而没有做官。他嗟自己是“贪生得生”,事实却是他主动放弃了舒适的生活,而“承欢悦色、面垢足胝”。为了“高尚素志”“寒不遑衣、饥不暇食、思不敢归、劳不敢息”。这是一个长达二十年的苦修过程,十二个同修在考验中只剩下他一人。从十二比一的角度看,淘汰是残酷的。所以长生“痛乎诸子”,也知道命该如此。因为不同层次空间的标准,限定了“天不妄授、道必归贤”。长生发出:“身没幽壤、何时可还”的叹息。

今天,我们的得法何其容易!无须彷徨揣度、承欢悦色;没有能不能得法的悬念,而是你要不要得法、肯不肯学法。人哪!太不懂得珍惜!

师父把法送到了我们的家门口,一上来就告诉我们“直指人心”。我们虽在世局的迷中,却在法理的天上。许多过程一蹭而蹴,知道把握一思一念即可修成。这是阴长生一直都没能知道的。或许他今天就在我们之中,今天能够明白。所以当时的他,归之于命,归之为自己的恒心;把“俗流”和“富贵”看成了修不成的原因。而我们今天的修炼就在“俗流”之中,也有许多“富贵”的修炼人。

为什么两种修法差距如此之大?是因为宇宙正法,救人为主、个人修炼为辅。过去的修炼者之所以得“顶礼膜拜”,是为了要给后来人留下“修炼文化”。若我们不能助师世间证实法,又怎对得起师父传予我们的如此大法。

二、“勤加精研”勿为俗牵

为利益得失而修,是个俗人,不会让他知道上界的事,越看不到就越觉的无法、无佛、无道、无神;或只承认我知、不承认我知之外。这样的修练能够坚持一时,终将离去。这个淘汰的过程,是宇宙的标准――天道使然。在古今两种修炼中,无“人”可以幸免。看到昔日同修在中共邪党的严酷打压中失了方向,我们发出与长生同样的感叹:入轮回,何时再成机缘?

他们之中有的人,心中仍放不下“修炼”,自以为捧着哪门“经书”都是修佛。怎知心中的“怕、躲、顺、利、求……”皆是“心”。知道佛法的珍贵却不能生出“赴汤蹈火”的心,高层生命所不齿,管你给自己找出多少条理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念之差,悔之晚也,亦悔无可悔。自以为还在修佛,岂知早已堕落,或反成谤佛谤法之鬼,痛哉!唯愿他们尚能回头。

修者,不则進退,当俗中见真,勇猛精進。

三、下愚不笑,何以为“仙”

抱朴子“夜行人”之说,引出了修炼界的三种人:俗人、隐士、仙人。阴长生文中依他们“用心”的大小,“摆放”了他们的“位置”:得道之人,列为真人;只练不修,能够长寿(只食草木,自身不练丹)不成仙;反复之人,是俗人。

心为下愚所牵,反反复复,换师如换帽,是谓假修,当然不得正果;仅图利己,只能延寿,终坠轮回;掌握大法理,甘愿无私无我,方不负来时约,不虚此行。

谁笑谁?此一时、彼一时,时空差里论短长。

文献资料:

[1]其一:惟余之先 佐命唐虞
爱逮汉世 紫艾重纡
我独好道 而为匹夫
高尚素志 不事王候
贪生得生 亦有何求
超叟苍霄 乘龙驾浮
清风承翼 于我为俦
入火不灼 蹈波不濡
逍遥太极 何虑何忧
遨戏仙都 顾憨群愚
年命之逝 如彼川流
奄匆未几 泥土为俦
奔驰索死 不肯暂休
其二:余之圣师 体道之真
升降变化 乔松为邻
唯余同学 十有二人
寒苦求道 历二十年
中多怠坠 志行不坚
痛乎诸子 命也自天
天不妄授 道必归贤
身没幽壤 何时可还
嗟尔将来 勤加精研
勿为俗流 富贵所牵
神道一成 升彼九天
寿同三光 何但亿千
其三:惟余束发 少好道德
弃家随师 东西南北
委放五浊 避世自匿
三十余年 名山之侧
寒不遑衣 饥不暇食
思不敢归 劳不敢息
奉事圣师 承欢悦色
面垢足胝 乃见诚实
遂受要诀 恩深不测
妻子延年 咸享无极
黄白已成 货财千亿
使役鬼神 玉女侍侧
今得度世 神丹之力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