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名医:王叔和

吴国斌


【正见网2008年10月27日】

王叔和,名熙,高平(今山东邹县,一说济宁或山西高平)人,汉末至西晋年间名医。王叔和曾做过曹操的专职侍医,后来又当过王府侍医、皇室侍医,最后还升到太医令。唐・甘伯宗《名医传》称王叔和性格沉静,博通医经方书,精研脉学及诊治疾病的技术,深刻懂得修身养生的道理。

王叔和在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贡献有两项:第一是整理编辑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第二是撰写中国医学文献中第一部专门讲求脉法的著作《脉经》。

编整《伤寒》,有功千古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时期的医学巨著,由于当时的书都是写在书简上,加上连年战争,该书在成书不久后即毁于战火。王叔和做太医令时,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四处收集整理《伤寒杂病论》的书籍原稿,最后终于把原书的大部分书稿(仍有部分残缺不全)都收集完整,并着手進行编辑整理。在修复原书的过程中,王叔和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名为《金匮玉函经》。对此,后代医家对其褒贬不一。

褒之者如宋・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校正《金匮玉函经》疏曰:“《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细考前后,乃王叔和撰次之书。……仲景之书,及今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其力也。”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序》曰:“晋太医令王叔和,以仲景之书撰次成叙,得为完秩。昔人以仲景方一部为众方之祖,盖能继述先圣之所作,迄今千有余年不坠于地者,又得王氏阐明之力也。”贬之者责其窜乱仲景原义,使后人无法得窥其原貌,如清・喻嘉言《尚论篇》曰:“仲景之道,人但知得叔和而明,孰知其因叔和而坠!”虽然各家对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一书有不同的见解,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危急存亡之际仍然能够保存下来,使后人能一窥仲景之学,延续中国传统医学的命脉,王叔和可谓“功莫大矣”。

发扬脉学,承先启后

叔和自序

王叔和另一项伟大的成就是撰写了《脉经》一书。王叔和认为(《脉经・序》):

“脉学的道理精细微妙,脉象难以辨别,如弦脉和紧脉,浮脉和芤脉,辗转反覆,相互类似,‘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如果误把沉脉当作伏脉,则处方施治就会永远错误;如果误把缓脉作为迟脉,则危险就会立刻到来,何况有几种脉象同时出现,不同病证又有相同脉象的情况呢?

医药的作用,是生命所关的事情。医和、扁鹊的医术最为高超,有时还要倍加思考,张仲景对辨证极为高明,也要诊察患者的形体和症候,只要有丝毫的疑问,就考察核对以求验证。所以对治疗伤寒病有审慎使用承气汤的告诫,对于呕吐干哕症状,急问其下焦是否通利。而前人留下的文献含义深远,历代很少人能领会运用;古代经典中奥秘的论述,艰深难懂而不能广泛传播。于是使后世学医的人,对脉理渊源蒙昧不清,反而指责它是些不正确的见解,各自炫耀自己的才能,致使轻微的病症变为不治之症。顽固的病症断绝了治愈的希望,这确实是有原因的啊!

现在我汇集了从歧伯以来,直至华佗时代的有关脉学经典理论和辨脉的重要方法,总合为十卷,对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分别按类依次排列,病人的声音、色泽、证候、脉象无不具备。其中对王、阮、傅、载、吴、葛、吕、张诸家所传的不同经验,全部记载收录。如果能够认真地彻底研究、探讨其中精微深奥之处,就可以赶上古代名医,后世也就没有早死枉死的情况了。”

宋臣评述

宋・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校定《脉经》,于序中对王叔和有极高的评价:“臣等人观看了叔和这本书,它叙述阴阳表里,辨别三部九候,分别以人迎、气口、神门来分条叙述十二经脉、二十四经脉之气、奇经八脉,以列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病症,好像网系于纲,有条不紊,使人通过观察体表情况便知道体内病变,判断疾病吉凶,极为详细清楚,全部可以据以运用。它的文词简要,记录事理详细的情况为什么那样突出呢?因为他著述的书,完全根据《黄帝内经》的原理,其中有疏忽省略不够详尽之处,用了扁鹊、仲景、华佗的方法作补充,若有个别异于寻常、有戾正道、不合经典之说,则一概不取。不是这样凭什么能经历数千百年仍流传使用而且没有丝毫的散失呢!

再从大略而言,因为脉理精细微妙,脉象很难辨别,同时又有几种脉象同时出现、异病同脉,使人迷惑的复杂情况,所以只凭指下脉象,就不可能全部洞察不显露的内容,于是就必须广泛地论述形体证候的虚实,详细地说明声音、色泽与脉象之相生相克关系。用这些来对比验证,判别吉凶,所以能够达到十分完美,无一过失的谬误,的确是没有疑问的。”

历史影响

王叔和的脉法,宗《难经》“独取寸口”方式,简化了《黄帝内经》头、手、足三部九候的诊脉方式,将脉象、脉位更加系统化、标准化,使后人对各种脉象的指下感觉(如: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及脉位的脏腑定位(左寸属心与小肠,左关属肝与胆,左尺属肾与膀胱,右寸属肺与大肠,右关属脾与胃,右尺属命门与三焦。)有了基本的标准与依据。这种“寸口诊脉法”确立后,为后世的医家一直沿用至今,对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王叔和《脉经》的影响不仅如此。如早在公元562年,脉学的知识就曾传到朝鲜、日本。在阿拉伯医学中被称为“医圣”的阿维森纳(Avicenna,约公元980~1037年)在其名著《医典》中也很重视脉诊,书中记载有多至四十八种脉名,其中许多脉名与王叔和《脉经》之脉名相同,可见十世纪以前《脉经》一书已传入阿拉伯。公元1313年,波斯宰相哈姆尼曾指示本国医生编纂了一部中国医药百科全书,其中就将《脉经》译出。至十七世纪为止,《脉经》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在欧洲广泛流传。

结语

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基本上至汉代为止已发展至顶峰,中国古代四大医学经典《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治病理论至今仍能指导临床治疗,而且疗效显著,历久不衰。这些治病理论,源于上古医学,是神传医学的一部分。王叔和将散佚的《伤寒杂病论》重新编整,使后人得以学习仲景之学,延续中医学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中国古代医学与现代医学走的是不同的科学发展路线。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而切脉常为诊断疾病、决断死生的依据,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这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独到之处。王叔和的《脉经》系统地整理了古代医学脉理的知识,里面详细地论述了各种脉象与形体、色泽、病症的关系,内容相当细腻而精确,为后世医家对脉理知识的了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甚至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足见中国古代医学的進步。

【参考文献】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 清・陈梦雷 等编
《金匮玉函经》 汉・张仲景 著 / 晋・王叔和 撰次 / 宋・林亿等校正
《注解伤寒论・序》 金・成无己
《尚论篇》 清・喻嘉言
《脉经语译》 沈炎南 主编
《国学举要・医卷》 陈可冀 林殷 著
《御医:历代宫廷御医档案揭秘》 赵阳
《医药学家传记》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