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8年11月29日】
前言
2008年新唐人电视台推出了“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其目地是为了传承中华灿烂的饮食文化,弘扬中华正统的烹饪技术。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不仅有丰富、美味的菜肴,更有深奥的烹饪厨技;但是因为时代久远,许多文献都已失传。本文将探讨中华厨技与厨道的历史渊源,并進一部说明厨技与厨道的关系。
(一)从“厨师之祖”伊尹说起
厨师界有个非常伟大的始祖伊尹。伊尹是商朝开国君王汤王的宰相,他不仅帮助汤王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还辅佐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王,在朝五十余年,功勋彪炳。伊尹享年一百岁,沃丁以天子之礼将他葬在商汤陵寝之旁,以表彰他对商朝的贡献,甲骨文记载商朝还有祭祀伊尹的仪式。
(1)“鼎烹说汤”
伊尹因为擅长烹饪,成了汤王的御厨。他以调和五味作比喻,向汤王说了许多治国的道理,深得汤王的赏识,被任命为宰相。伊尹看到夏朝气数已尽,就用“割烹”作比喻向汤王建议“讨伐夏桀、拯救人民”。
商汤向伊尹询问许多天下大事,伊尹从烹调的技术要领,引伸出治国的大道理。他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佐料要放得适中;治国就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弄清主次先后顺序,掌握好分寸,才能够政通人和,国家才能治理好。”
伊尹又讲到各地方的美食,然后跟商汤说:“你要吃到这些美食,就要有良马;要成为天子,就要实行仁政,让你的百姓生活过得好、能够信任你。”伊尹这些亲民、行仁政的建言,商汤听了之后心悦诚服。
(2)“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所说“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 .第六十章》)指的就是伊尹,伊尹不仅精通烹调技术,又能治理好国家。治国的道理与烹饪的道理是相通的,都统合于“道”,能通晓“道”就能掌握好万事万物。老子又進一步说“道”的要义在于“德”,所以道德是一切事物的枢钮。
(3)伊尹制汤液
伊尹也是大医药学家,是黄帝与神农氏的传人。相传《汤液经》即为伊尹所著,后传到东汉的张仲景。张仲景根据《黄帝内经》与《汤液经》,创作《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典范,后世称张仲景为“医圣”。
《伤寒杂病论》的汤剂非常讲究药物的调配与煎药的程序,何种药物先煎?何者后下?火候用大用小?煎煮多少时间?充份体现出烹饪的技术,这也是伊尹结合“厨技”与“医技”的伟大成果。
(4)伊尹被尊称为“元圣”
伊尹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也在医药、厨技等领域展现杰出的贡献,并且道德高尚,是足以为后世所效法的圣人,所以伊尹被尊称为“元圣”。
(二)“神厨”庖丁解牛显神技
庖丁为战国时代的厨师,历史上并无记载,只出现在《庄子.养生主》的“庖丁解牛”一文中。庖丁在文惠君面前表演解剖牛的技术。庖丁解牛的动作干净利落就像商汤时代的舞蹈,而解牛的声音节奏分明就像唐尧时代的音乐。可见庖丁解牛的技术已达“神乎其技”的境界。
(1)“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文惠君就问庖丁说?“你解牛的技术为什么会如此高超?”庖丁回答说?“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意思就是说,庖丁的神技是由“道”来的;也就是说,“道”是使庖丁技术“出神入化”的方法。古代厨师也兼解剖牲畜,由解牛技术的高超,可见庖丁的烹饪厨技也是非凡的。庖丁并没有進一步解释“道”为何,我们可以称其为“厨道”。
(2)“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庖丁也说明他学习解牛的过程。他刚开始解牛时,所看到的是整只牛;三年之后,所看到的就不是整只牛了;现在解牛时,是以“神”来看牛,而不是用眼睛看。
庖丁还说一般普通的厨师(族庖)一个月换一次刀,技术好的厨师(良庖)一年换一次刀,而他解牛的刀刃用了十九年还跟新的一样。
历代对“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大多不能解释清楚,主要是因为《庄子》不是一般文学的书,也不是一般哲学的著作,而是道家修炼的经书;只有真正明了修炼的真义,才能知道“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内涵。
“神”就是指“天目”,用“天目”可以透视人体,当然也可以透视牛体,“神医”扁鹊、华佗都有此特异功能。“神厨”庖丁就是用“天目”来解牛,所以看到的是牛的内脏、关节,而不是全牛,所以称“目无全牛”。因为庖丁能透视牛体,所以能避开坚硬的骨骼,不会损害刀刃;而且修炼不仅会开“天目”,还会出“功”,用“气功”来解牛,事半功倍,当然刀刃能用了十九年、解几千头牛还跟新的一样。
(三)“神医”与“神厨”相互辉映
看了“神厨”庖丁的“厨技”,我们也来看看“神医”扁鹊、华佗的“医技”。
(1)扁鹊的“换心术”
二千五百年前在战国时代发生一个奇妙的故事,这个故事记载在《列子‧汤问篇》(列子为列御寇,战国时人,后修炼成道家真人)。“神医”扁鹊为两个人公扈与齐婴互相交换心脏(“换心术”),但是换心成功后,两人都走错了家门。公扈回到齐婴的家,齐婴回到公扈的家,结果引来两家的纷争,告到官府,后来扁鹊告诉其中的原委,官司才得以平息。
(2)华佗的“腹部手术”
《三国志》与《后汉书》都记载东汉“神医”华佗做腹部手术的“神技”:
(1)先用麻沸散麻醉病人,(2)然后剖腹,(3)切肠,(4)取肿瘤(积聚),(5)后缝合,(6)涂以神膏。
古书记载扁鹊有“洞垣之术”(隔墙看人脏腑),而华佗有“神目”(置人裸形于日中,洞见其脏腑)。“神医”扁鹊、华佗的“神技”是从何而来的呢?古代着名医家修道的相当多,因为修炼而能出特异功能,所以缔造出伟大的医学成就。古代道家的传承大都属于单传、秘传,许多秘术都不写在经书上,而是师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给弟子,所以关键的问题是很难解开的。
(四)从“医道”看“厨道”的内涵
“神厨”庖丁说他的“厨技”来自于“道”,但是“道”的内涵是什么呢?庖丁并没有说明,我们可称其为“厨道”。 “厨道”在历史上或许曾有记载,但是现在已经失传了。“厨技”有“厨道”, “医技”也有“医道”。 “医道”在古书上有许多记录,我们或许可从“医道”的端倪,一窥“厨道”的究竟。
(1)中医是神传文化:“医道”根源于上帝
《黄帝内经》是历代医家所公认的圣经。岐伯是黄帝的老师,黄帝称其为天师。岐伯自述其先师所传根源于上帝,所以中医的“医道”是根源于上帝。上帝是天界的皇帝,所以中医是神传文化。医道开始传承的顺序:上帝→先师→岐伯→黄帝→雷公。
相传“医道”的始祖黄帝拜见广成子(为道家真人)于崆峒山,广成子授予《阴符经》(为修道之法),后黄帝潜心修道,于一百二十岁时,得道成仙,乘龙白日飞升。
(2)“医道”传承的仪式:割臂歃血之盟
医道的传承有非常庄严的仪式,其中包括割臂歃血与立誓。《黄帝内经》叙述雷公拜师黄帝的隆重仪式:①斋宿三日。②正阳受盟。③入斋室,雷公割臂歃血为盟。④黄帝祝曰:“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有敢背此言者,必受其殃。” ⑤雷公再拜曰:“细子受之。” ⑥黄帝乃左握其手,右受之书,曰:”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
(3)“医道”的历代传承
王勃(唐朝初年人,有名的《滕王阁序》是其作品)在《黄帝八十一难经》的序文中透露医道传承的谱序:岐伯→黄帝→历九师→伊尹→商汤→历六师→姜太公→文王→历九师→医和→历六师→扁鹊→历九师→华佗→历六师→黄公→曹元。其中著名的伊尹、扁鹊、华佗都是黄帝“医道”的传人。
(4)“医道”的圣经:《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治病:医学理论、疾病、针灸,②养生:尤其注重精神的修养,③修炼:修炼成真人。《黄帝内经》提到修炼成“真人”, “真人”属于神仙,是道家的得道者,相当于佛家的佛,“真人”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也就是长生不老。
(5)“医道”的失传
从扁鹊、华佗的神技,可以看出古代中医是相当发达的。自古医家皆尊奉《黄帝内经》为“圣经”,并认为《黄帝内经》是“圣人”黄帝、岐伯所传。
但是现代医家打破传统,坚称《黄帝内经》非黄帝、岐伯所传,并且否定“圣人”黄帝、岐伯。现代中医只是继承一些药方、经验,反而把中医最精华的“医道”抛弃了。“中西结合”是用西医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已经完全背离传统中医,不是正统的中医,而是变异的中医,“医道”实际已经失传了。
(6)“厨道”与“医道”
“厨道”现今已不可考,或许出自于伊尹,或许更早可追溯到黄帝时代。由“神厨”庖丁的“神技”,可以看出“厨道”是有很高的水平,与“医道”很类似。中华传统文化是“上古文化”,也是“神传文化”,是由神传给人的。“医道”是上帝所神传的,后来由黄帝承传开创出辉煌的中医文化,“医道”承传有非常庄严的仪式;“厨道”也有相似的来源,也须经过隆重的拜师仪式。
“神医”扁鹊、华佗的“神技”为后世所称道,“神厨”庖丁解牛也是令人称奇。但是时至今日受西方医学的影响,“医道”已经失传了;中华饮食文化也受到外来饮食文化的影响,不仅“厨道”早已失传,传统中华“厨技”也已经式微。
(五)“修炼”使“技术”出神入化
许多人以为知识是使技术提升的唯一方法;其实不然,知识只能使技术达到某一有限的层次;要想再進一步的提高,单靠知识是不可能的。古代师傅带徒弟都教导要“重德”(重视道德),例如学医术要重医德,学武术要重武德;同样地,学厨技也要重厨德。扁鹊、华佗能够成为神医是因为修炼“医道”,神厨庖丁也说他的厨技来源于“道”。 “道”就是修炼了内涵,修炼要重德、修心性,只有通过“修炼”才能使“技术”出神入化。
古代道家修炼因时代久远,已经失传,要追寻“厨道”与“医道”已经不可得。“法轮大法”是李洪志师父在1992年洪传的佛家修炼大法,是比“上古文化”更久远的“史前文化”;洪传几年之内全世界已有一亿人得法,全球八十多国都有大法炼功点。修炼主要是修心性,通过心性的修炼,能使智慧与技术提升;也就是说,修炼法轮大法,在提高心性的同时,也能提高技术的层次。如果是医师修炼法轮大法,医德提升的同时,医术就可以精進?同样地,厨师修炼法轮大法,厨德提升的同时,厨技就可以升华?只要重视道德、修炼心性,古代神奇的“医技”与“厨技”是可以达到的。
结语
“厨师之祖”伊尹被后世尊称为“元圣”,主要是因为道德高尚,又在政治、厨技、医药等方面有杰出的贡献。“神厨”庖丁有“神乎其技”的解牛“厨技”,庖丁自述其技术是由“道”而来。
“道”就是修炼的内涵,修炼要重德、修心性。“神厨”庖丁因为修炼“厨道”,而有高超的“厨技”; “神医”扁鹊、华佗因为修炼“医道”,而有神奇的“医技”。 “技术”的提高的并不是单靠知识能够达到的,必须要靠修炼才能使“技术”出神入化。法轮大法修炼首重心性修炼,心性、道德升华的同时,“技术”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洪志.转法轮.台北:益群书店,1998.
2.春秋‧老聃.老子.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3.战国‧庄周.庄子.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4.西汉‧司马迁.史记.台南:大行出版社,1975.
5.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6.王元甫.厨师之祖:伊尹.大纪元时报.2008.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9/19/54920.html
7.王元甫.神厨:庖丁.大纪元时报.2008.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9/20/54922.html
8.王元甫.三焦之文献与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