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9年03月02日】
南霁云,唐绚、玄年间(公元712----756年)生于魏州顿丘(今河南省清丰县)南寨村农民家庭。因排行第八,人称“南八”。
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屡建奇功。南霁云青少年时代勤劳能干,喜爱学习,平时收工后总要习文练武。传说他会七十二路枪法,善骑马射箭,能左右开弓,百步之内箭无虚发。因家境贫寒,不得不弃家外出谋生,后投奔张巡部下被委以重任。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庆绪杀死安禄山后,派汴州刺史尹子奇统兵30万攻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南)。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求援。张、南引兵从宁陵向睢阳進发,攻破叛军防线与睢阳守军会合。
睢阳太守许远地位比张巡高,但是他知道张巡善于用兵,智勇双全,就请张巡指挥守城。叛将尹子奇带了十三万人攻城,张巡、许远的兵力合起来才六千多人,双方兵力相差很大。张巡带兵坚守,和叛军激战十六天,俘获敌将六十多人,歼灭敌军二万多人,使尹子奇不得不退兵。
过了两个月,尹子奇得到了增援兵力,又把睢阳城紧紧围住,千方百计進攻。张巡虽然接连打了几次胜仗,但是叛军去了又来,形势越来越紧急。
一天夜里,张巡叫兵士敲起战鼓,号令整队。城外的叛军听到城里的鼓声,连忙摆开阵势,准备交锋。等到天亮,还没见唐军出城。尹子奇派人登上高处眺望,只见城里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就命令兵士卸了盔甲休息。许多叛军将士紧张了一夜,一倒在地上就呼呼地睡着了。
正在这时候,张巡和雷万春、南霁云等十几名将领,每人带领五十名骑兵,打开各城门杀出来,分路猛冲敌营。叛军没有防备,阵势大乱,又被唐军杀了五千多人。
张巡想在尹子奇出阵指挥的时候,射杀尹子奇。但是尹子奇是个狡猾的家伙,平时上阵,总让几个将领伴随着。他们穿着一色的战袍,骑着同样的战马,叫唐军没法辨认出哪个是主将。张巡想出了一个办法。有一次,在两军对阵的时候,张巡叫兵士把一支用野蒿削成的箭射到敌阵里,叛军兵士拾到这支箭,以为城里的箭已经使完了,高高兴兴地拿着箭报告尹子奇。
尹子奇刚刚把蒿箭接到手里,城头上的张巡看在眼里,立刻吩咐身边的南霁云对准尹子奇射箭。南霁云这个箭术厉害无比的唐将,他一箭射去,不偏不倚,正射中尹子奇的左眼。尹子奇捂住脸,大叫一声,跌下马来。张巡下令出城冲杀,又打了一个大胜仗。
尹子奇攻城不成,反瞎了一只眼睛,哪里肯罢休。他回去养了一阵子伤,又带了几万大军,像箍铁桶一样把睢阳围住。城外的兵越聚越多,城里的兵越打越少。到后来,睢阳城里只剩下一千六百多人,又断了粮食,唐军兵士每天只分到一合(音gě,一升的十分之一)米,拿树皮、茶叶、纸张和着烧来吃。最后,连一粒米都没有了。兵士们熬不住,一个接一个饿倒了。
情况越来越危急。张巡没法,只好派南霁云带了三十名骑兵突出重重包围,到临淮(在今江苏盱眙西北)去借兵。
驻守临淮的大将贺兰進明(贺兰是姓)害怕叛军,不愿出兵救睢阳。他见南霁云是个勇将,想把南霁云留下来作自己的部下,特地为南霁云举行一次酒宴,请众将领作陪。
南霁云心里急得像火烧,哪里喝得下酒。他流着眼泪激动地说:“睢阳的军民已经有一个多月没進一粒米了,我在这里怎能忍心吃饭;就是吃了,又怎么能咽得下呀?将军手下有的是兵,眼看睢阳城陷落,不肯分兵救援,难道是忠臣义士所该做的吗?”说着,他把自己的一个手指咬了下来,咬得满口鲜血淋漓,气愤地说:“霁云不能完成主将交给我的使命,只好留下这个手指作证,回去也好有个交代。”
参加宴会的官员看了大吃一惊,都用袖子掩住脸,有的忍不住哭了起来。
南霁云知道贺兰進明不肯出兵,只好离开临淮,从别处借了三千兵士回到睢阳。到了睢阳城边,被叛军发现,又把他们围了起来。南霁云带着人马,横冲直撞,在城下展开了一场血战。
张巡听到城外厮杀声,知道南将军回来,就打开城门,杀退敌人,把南霁云和一批兵士接应進城,只留下了一千人。南霁云把借救兵的情况向张巡、许远报告以后,城里的将士听到借兵没有希望,都痛哭起来。
张巡和许远反复商量,认为睢阳是江淮的屏障。为了保卫江淮,不让叛军南下,决心死守睢阳。城里粮食断了,他们就煮树皮吃;树皮吃完,就杀战马;战马杀光了,只好捉麻雀老鼠给战士充饥。
城里的将士、百姓被张巡的誓死战斗的精神激动了,他们明明知道守下去没有希望,也没有一个叛逃。
到了最后,全城只留下四百个人,尹子奇再率领叛军用云梯爬上城头,城头上的守军饿得连使弓箭的力气都没有了。
公元757年十月,睢阳城终于陷落。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等三十六名将领全部被俘。
叛将把他们一个个绑了起来,逼他们投降。他们把刀架在张巡脖子上,张巡冷笑一声,把叛将痛骂一顿。接下来轮到南霁云,南霁云没有作声。
张巡转过脸朝着南霁云高喊说:“南八(南霁云排行第八)! 男子汉死就死,可不能在叛贼面前屈服啊!”
南霁云笑笑说:“张公放心吧。我心里在盘算用什么办法来收拾他们。哪会怕死?”
叛将知道他们都不肯屈服,终于把他们杀害了。
河南节度使张镐得到睢阳危急的消息,赶快发兵,急行军赶到睢阳,打退尹子奇叛军,睢阳城已经陷落三天了。又过了七天,郭子仪带领唐军收复洛阳。 由于张巡他们的坚守,睢阳以南的江淮地区才没遭到叛军的破坏。
但此时,遭受叛军斩杀的张巡等36人的尸体已无从辨认,只好“招魂而葬”,并在睢阳城南建起双庙(双忠庙),纪念张巡和许远,以南霁云配享。之后,百姓因“恨有阙”,将“双庙”改建为“五王庙”,增祀被叛军斩杀的雷万春将军、在睢阳保卫战中牺牲的贾贲将军。到北宋徽宗大观年间,又增祀了与张巡等一同就义的姚将军――宋徽宗为顺应民意,表彰张巡等6位将领的忠烈之举,追封张巡为“忠烈侯”、许远为“忠义侯”、南霁云为“忠壮侯”、雷万春为“忠勇侯”、贾贲为“忠济侯”、姚 为“上公”,于是睢阳“五王庙”被改建为“六忠祠”。
张巡等遇难34年后,即贞元7年,公元791年,唐德宗才下诏安抚殉国者的后代,“诏授张巡男(张)去病泾阳令。许远男(许)岘饶州司马。南霁云男(南)承嗣温州别驾。颜真卿男(颜)群府河中户曹参军。颜杲卿孙(颜)谟左内率府兵曹参军。旌忠烈之后也”。
在这6位将军中,有的人籍贯都难以追出――但他们以死捍卫李唐的天下,此时又成为赵宋天下的保护神。
靖康之祸后,宋高宗南渡,跑到明州(宁波)。传说宋高宗赵构在金兵的追逐下,逃進了宁波鼓楼。在鼓楼里,他忽见“安史之乱”中因坚守睢阳而殉难的5位将军――张巡、许远、南霁云、姚 、雷万春(此5人城破殉难,贾贲在此前的战斗中不幸身亡)打着旗帜,穿着戎装,列队欢迎他的到来。高宗躲進鼓楼后不久,金兵追至楼下,因见蛛网密布,一片荒凉,以为无人進入,就掉头搜寻他处。于是,脱逃的赵构下诏封宁波鼓楼为“奉国军楼神祠”,并在祠内置5位将军像以奉供仰。
南霁云的故乡是清丰县双庙乡南寨村――如今,南寨村的南霁云祠堂已经荒废,但因南霁云后裔的存在,一些事情现在还能说得清楚;但双庙乡因何叫“双庙”,现在却无人知道,更别说承担祭祀的双庙了。
清丰县双庙乡南寨村的“双庙”,得名无他,只能是这儿曾有过祭祀张巡、许远的庙宇。
关于睢阳保卫战,南霁云的故乡清丰县,如今在地名上至少还保存着一个较为完整的“祭祀系统”,但在睢阳保卫战的故乡商丘,如今既无“双忠庙”,亦无“六忠祠”,其“祭祀系统”虽然得以重建,但只有“一忠祠”,也就是张巡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