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9年04月12日】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是汉初很有作为的一代明君。
文帝在即位前,因父亲很重视太子的教育,所以他一直对儒家的学说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他即位之后,发布广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的诏书,渴望能获得直言良吏来匡辅他治国和修德。后来,洛阳少年贾谊,以能诵读《诗》、《书》,善作文章,年仅18岁就被汉文帝征为博士,作为他需要时谘询、顾问的老师。
汉初承袭秦制,博士既是皇帝的治国顾问,又是文史知识的教师。汉文帝设有博士官多人,有的已年过花甲,知识也十分渊博。汉文帝对博士官是十分敬重的,而且往往根据博士的才识、德行的高低来任用,不把年龄的大小看作主要条件。
贾谊当了文帝的博士官后,文帝虚心求教,由于采取了贾谊的许多好建议,使国家的治理、政绩相当出色。于是,在一年之内,文帝破格提升贾谊为太中大夫,备受敬重。从此,汉文帝与贾谊几乎是形影不离,言听计从。为了充分发挥贾谊的辅佐才能,汉文帝想提升贾谊为公卿大臣,但却遭到权臣们的反对。汉文帝奈何不得,只好暂派贾谊到长沙王那里当太傅。
贾谊走后,汉文帝非常想念他。一年过后,又把他召回宫中,促膝谈至深夜,十分感慨的说:“久不见贾谊,朕以为学问超过了他。但从今日来看,还是远不及他啊!”不久,汉文帝派他充任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少年聪颖,好学上進,是文帝的爱子。文帝有意立他为太子,所以让最受敬重的贾谊当梁怀王的老师。
贾谊自知责任重大,所以竭诚辅导梁怀王,从而使他的学问一日千里,令文帝十分满意。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数年之后,梁怀王长大了,却不幸骑马摔死。贾谊自以为辜负了文帝的重托,非常悲伤,从此郁郁寡欢。然而,汉文帝并没有因此而疏远他,仍然十分敬重这位才学过人的老师,并且采纳了他关于削弱诸侯势力以巩固中央集权的建议。不久,贾谊英年早逝。让汉文帝时常怀念不已。也因为贾谊渊博的学识、过人的才华以及全心的辅佐、无私的襄助,而赢来汉文帝这般的尊敬与重视。
从上面的故事里我们就知道,古代的尊师,在社会上是具有普遍性的,不仅在民间百姓、学生、士大夫中形成风尚,而且上自皇帝、贵族、王公大臣也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做出表率。五千年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在古代,老师在社会中有相当高的地位。
古人认为特别应该受到尊崇的对象是“天地君亲师”,老师占有一席。老师之所以特别受到尊重,还由于古人有这样一种观念,即老师对于一个人赖以安身立命和处世的“才”、“德”有重要的造就培育之功。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除了受家庭父母的教养外,还要靠老师的教导和栽培,是老师教给学业、技能及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使自己的一生受益。
所以古人说:“人之常尊,曰君,曰父,曰师,三者而已……君之于臣,父之于子,力有所不及处,赖师之教尔,故师之德配君父。”把老师的恩德比之于父亲,因而老师不但有“恩师”之称,而且被弟子称为“师父”。“德业之师,以父道事之”、“师徒如父子”是古来敬师的名言。古代的学生也确实是像孝敬父亲一样对待老师的。这种情同父子的师生情谊,表现了我国古代特殊的师生关系。
我谈过现在母亲难为。其实相比之下,如今的老师更是难为了!一个妈妈只针对着那么一、两个孩子,而一个老师得针对着二、三十个学生,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有没完没了的级务、校务……。随着道德的式微,风气的恶化,老师与家长的纠纷经常在校园上演。
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才有果的,一旦自己的宝贝出了状况,贤明的家长,请先息怒!请先静下心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或不平提笔一项一项记下来。在记的当中,你的理智肯定一点一点的回来了!然后再来回斟酌个三、两次,可能这时你会删掉一些气话或不合宜的问题。
然后抱着一心为孩子好,诚心找老师探讨原因,有共同为孩子解决问题的心态,和“人绝非全才全能,人也绝不可能不犯错。”这种谅解对方的同理心,你看效果绝对就不同!一定是个三赢的局面:你既了解了老师处理的原则;老师也弄明白了家长的立场与感受,他会由此修正以后的对待方式;而孩子就在这双方都和平理性、误会冰释、取得共识的和谐气氛中,得到最佳的关照。
如此体谅与尊重并行,理智与沟通齐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何愁误会不解?何患纠葛不除?比那种外行领导内行、怒火中烧、存心找碴的失控状态下,所得到的后果是有天渊之别的!聪明的父母们,您会选择哪一种呢?
下载方法:按鼠标器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目标文件保存为…」(Save Target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