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9年10月06日】
根据文献记载,古代圣贤即告诉我们天、地、人,万事万物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到了汉朝的董仲舒,更明确的在《春秋繁露》里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根深蒂固的植入中国的古代文化之中,古人的思想、行为方式以及反映到各行各业,也无不体现着这一理念,谁都明白“天时”、“地利”、“人和”才能交织出世间一切的昌盛与顺遂,这即是《易纬》所言:“父天母地以养人”的真意。
天地自然──上苍的礼物
古代的人,胸臆宽广:心地单纯,没啥奢求;谦冲认命,随遇而安;淡泊守分,敬神畏天。因为一切生活环境、起居供需、器材仰赖……等等,全取之自然、用诸自然而最后又回归自然。每天自睁眼的那一刻起,到深夜阖目的那一瞬间,所接触的种种,全是上苍的赐与,都是老天的馈赠!
这道理无须满腹诗书,不必深究钻研,用不着皇帝官吏、封疆大臣来解说,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辛勤劳动的渔樵们,谈起来可是头头是道、条分缕析,不容你矫饰辩驳的!因为他们整日盘桓其中,深谙个中况味啊!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杜甫绝句里,展现的是大自然中春光萌动的韵律:司空见惯的鸟、鹭、柳、天、住屋门窗,可视线所及的空间却是宽广、浩渺无比──西面是千秋积雪未溶的山岭;东边停泊着的是远自万里外的江苏行驶过来的船??呀!以小见大,以狭喻广,多宏大的襟怀哪!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深入体会王安石的《茅檐》诗,你会爱极了这静居大千一隅的茅草房子:无苔少尘、花木扶疏、小径隐密;田边环绕一湾绿溪、正对着门口的是两座青翠的山容。由点而面、由近及远次第展开,意境广阔!
信手拈来的两首诗,只为证实古人一生都在自然的怀抱里生老病死、休养生息、徜徉领略而不离不弃;按着宇宙的规律、四季的更迭、环境的变化而耕作过活;全心全意的依附在自然的节奏中活得有滋有味。虽然靠“天”吃饭,可“天公疼憨人”的!你只要本本分份、安分守己,无贪求无妄念,上苍会呵护你的!老天会照看你的!你的收成会够温饱的!
*线条之美
而这上天的杰作──自然,所展现给人的,可是处处都美啊!
长河上,落日的倒影,是微微晃动的大“之”字形线条;树荫下,斑剥的叶影儿,是阳光筛沥下的细碎线条;方正的稻田,欣欣向荣的秧苗,是浪花的线条;墙角一隅,百叶窗的阴影,是纵横平行的线条;那荷塘里,急促的阵雨,是笑开了圆脸的线条;春郊野外,刚冒出的柳叶儿,是斜飘的线条;霓虹灯四处流窜的路径,是五彩缤纷的线条;那伤心少女脸颊上的泪痕,是曲直交错的线条;而那建筑物的每一面边缘,是笔直的线条……
错综复杂的线条,组成了那“海纳百川”的壮观,相反的,人要简单、纯真方能拥有如海一般“有容乃大”的胸襟!生活中处处充满线条!只要能放得下现实中所有的牵、挂、冀、绊,你的艺术细胞,就能发挥潜藏的作用,让你领略那单纯的“线条之美”!
*对比之美
黝暗厚重的岩石,衬托洁白灵动的瀑布;宽广浩大的水面,凸显娇小惹眼的昆虫;四周的深沉烘托飞泉的雪白;雷鸣般的流速衬出蝴蝶的定静。这就是“对比之美”!那静态感与动态美相得益彰!
那气势磅礴的瀑布,日夜冲刷、飞溅,一刻不得停顿,也许它正私心羡慕那蝴蝶的安祥宁静与自在,可那是无法逾越与办到的。也许这毫不起眼的昆虫,正定定的震慑于飞泉的永不止息和奔驰不懈而心向往之,但那是绝不可能实现的事。
明白了这些,自然心平气和、不忮不求,也就不愠不火,知道冥冥中自有定数,随其自然:没有了争斗、没有了攀比,则大小、强弱于我何干?照样活得自由自在!不用羡慕别人,你也是别人羡慕的对象;用不着妒忌人家,你不也是人家妒忌的目标吗?
* 寂静之美
别视我为寒林,别认为这儿萧瑟!每一根树枝都诉说着一季的风华,每一株树干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别看我孤单,别认为我寂寞!只不过脱却华服、沉睡一季,储蓄那苏醒后再出发的活力;繁华过后,只剩峥嵘姿态,请别为我叹息!那只不过是为洗净自己,来年好换上春装;落叶尽逝,只余残枝秃干,不要为我惋惜!那只不过是按着自然规律,转眼又成新林!
逃避不了城市的喧嚣嘈杂?来个赏心的乡村之旅,享受片刻“寂静之美”,调整心态再冲刺!挣脱不掉身心的疲惫伤痛?来段独处时光,放空杂念、打坐冥想,咀嚼瞬间的“寂静之美”,休憩过后再努力!挥之不去红尘的虚假浮夸?来个洗尽铅华、挣脱束缚,品尝刹那的“洁净朴实”,还原本相!纠缠不清人间的胜败得失?来个跳脱超越、沉淀思绪!轻抿那短暂浮现的“寂静之美”,反观内省后,蓄势待发!
别在意年华老去、体衰发白!那只不过是人生四季里的休闲、沉潜阶段,享受“寂静之美”的同时,也为另一种旅途的开展做准备!凡事正面看待,往好的方向思考,如此一来,生活中处处是美!人心里善念浮现!
* 朦胧之美
那群山间轻挪缓移的烟岚,江上迅速升起的袅袅晨雾,天边舒卷自在的白云,以及密林中飘浮不定的潮霭……;那斜伸而上的青石板路,隐没在云雾缭绕之中而不知所止;所有的花草树木,全浸润在厚重的烟岚雾气里,潮湿而蒙胧,梦幻而幽渺;还有那几绺似有若无,宛若缓步穿行的“云带”,有意无意的打破了四周的静寂,引领你在漫山的迷蒙里,与云雾同醉,共烟岚起舞。人间?天上?是耶?非耶?那是“朦胧之美”!
因着烟岚云雾的陪衬与烘托,四周的景物显得变幻莫测而无比神秘!也因着烟岚云雾的飘忽、簇拥,赋予四周景物光怪陆离的色彩与样貌!更因着烟岚云雾的遮掩、隔绝,拉远了四周的景物,远距离欣赏不见细节与瑕疵,而造成了梦幻般的想像、而形成了视觉上的“朦胧之美”!
或许,因着以往朦胧中产生的诸多美好印象,而能化解最终由于过多接触而衍生的格格不入!可能,为了那过往中梦幻似地加色添彩,而包容了如今才发现的完美中的小缺失!也许,远距离欣赏造成的朦胧之美,用于与人交往或待人接物上,就能消弭矛盾、纷争于无形吧!也或许,“君子之交淡如水”可以赋予此种新意?
那朦胧中加上想像的美化,对方的美好、对方的优点、对方的长处,因长久停驻而熟悉,也就能冲淡近距离发现的不好与欠缺,而扩大自己宽容、忍让的心胸。多看对方的长处,少计较别人的短处,未始不是一件好事,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不必那么较真,就不会出现尖锐的对立场面,更不会有锱铢并较的狭窄度量啦!这是大自然“朦胧之美”的景象,所提示予我的新启示与新思维。
天人合一的妙谛
自然界的一切,是那样的怡人,是那般的美,总让人感到轻松舒畅,心旷神怡!它随时张开双臂,欢迎我们投入它的怀抱;它处处敞开笑颜拥抱乐于接纳它的人!只有抛开俗务,方能不受干扰;心无滞碍、执著,方能领略这份情趣!虽在人境,却不染于世俗,心中一片澄明,也就能领略那天地山川的永恒!不管时光快速流转,不管世事复杂变幻,太阳依旧在山后悄然升起,月儿仍是在江中缓步沉没!这些许久以来,从不曾改变!千万年后,依旧如斯!山和水、天与地、花及草,一直静默的沐着晨曦,照着星辉,谁能欣赏它的美,谁就是主人!谁能读懂它的美,谁就置身于“天人合一”的境界中!
古时,人们对大自然的吟咏讴歌,对大自然的敬畏珍惜,处处体现,而且大都保有与万物相通的纯真童稚之情,作品充满了童趣与敏锐的观察。因而古人都能感知万物皆有灵,能相互以一种人眼所看不见,人耳所无法听闻的方式,彼此沟通、表达和相知相惜。同时那生生不息、无处不在的天机,也促使人尘虑大消,因而回归自然后就能开启智慧,懂得大自然自有他独特的语言模式,自有他别样的展现方法,你只有用最纯真的天性,最诚敬的态度,才能用你的“心”去听出来,才能用你的“心”去看懂他,这就印证了“天人合一”的妙谛。
结语
上苍的安排神奇无比,你会发现大自然的无所不包与无所不容,你不得不赞叹老天的绝妙智慧!大地哺育一切,天生万物各得其所,不论生命长短,总能活得适时适性。一切都是这么均衡,一切又显得如此奥妙无穷!宇宙中必定有一个万能的创世主,精心酝酿、细心擘划而成的!打乱它,不就违反自然法则、宇宙规律了吗?
人原来不必刻意关注于自己的存在与否,大自然从不排拒什么,总是默默拥抱、无私庇护、无声滋润与养育。人的“自绝”于自然和“自外”于自然都是多余而愚蠢的。在他的怀抱里,没有潜在的威胁,能毫无顾忌的敞开心扉,让先天深藏的本性表露无疑。
是人,自绝于神的呵护;是人,推拒自然的羽翼!破坏上天的安排,自以为是;不知利用有利的条件,在无垠的天地自然中享受与发展!而是擅自破坏、非法抑制、打乱配套、击散环节而不自知!无知的认为人定胜天,招致的结果,就是生存环境的解体与无尽的天灾人祸!是人,自作孽,不可活,让老天不再疼惜呵护!
其实这些天地自然的赐与,你只有仰望、谦卑面对,纯正取用,而不是明知不可而为之,那就适得其反了!天、地、人三者之间如果达到和谐无间、平衡无虞的话,在人来说,则与天地同寿;在天呢?就呈现出星系的运行轨迹无误;在地,那就是风调雨顺、万物繁茂、五谷丰登;而人类社会就能达到“是故谋弊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运大同篇》)的境地。
虽然这个世界如今怪象频仍、祸乱未已,但只要人人体认到天人合一的妙谛、天人合一的美,不再麻木无知的放任自己与旁观他人的恣意毁坏环境,而是用心认识、积极参与弥补,并立即改变自我、自私的观念,我想这个将颓的人间,仍有恢复原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