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0年02月08日】
在中国古代,鼓,不仅用于战争,而且成为民间舞蹈中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易经•系辞》中就有“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说法。春秋战国后,以鼓为击乐伴奏的民间舞蹈就更为繁多,甚至以鼓命名的舞蹈也开始出现。山东沂南汉画中的《百戏图》较完整地记录了“百戏”演出的盛况,其中伴奏的乐器有钟、磐、鼓等打击乐器。在样式华丽的建鼓旁,一人身着宽袍大袖衣,侧身向鼓,双臂高扬,正欲击鼓,舞姿健美。
“鼓舞”中的“腰鼓”则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榆林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史料载,上古时代黄河流域各部落的男子,常用一个中空的树杆包以羊皮,携于腰间,击之以驱赶野兽。后来,又用于报警和作战。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方式更广为使用,以秦国为最。秦汉时期,腰鼓被驻防将士视同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遇到敌人突袭,就击鼓报警,传递信息;两军对阵交锋,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贺。此后,腰鼓多用于边塞守卫,击之以报警号令和助战。到了宋代,多用于边关。今天的安塞县,就是当年北宋与西夏国(今宁夏)的边界,为安定边塞方设“安塞县”。“安塞腰鼓”也因以得名,历千年而不衰。
1981年,在与安塞县比邻的延安市梁村乡王庄村发现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形制、人物造型相同的两块腰鼓画像砖。经考古专家鉴定,系宋代制作。画像砖上所塑造的打鼓者,腰挎细腰鼓、侧身、头向左后扬起,左脚着地,右腿前跨蹬出,双手一高一低做挥槌击鼓状;左侧一人为敲镲者,双脚跳起,吸左腿,眼看左侧,双手在胸前做打镲状。击鼓者赤膊,穿灯笼裤,腰系彩带,飘至前下方。腰鼓画像砖的画面清晰,造型美观,生动地表现了宋代陕北地区的腰鼓表演。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鼓手(称“挎鼓子”或“踢鼓子”)少则数十人,多时可达百余人。在表演上强调整体效果,要求动作的整齐统一和队形变化的规范性,主要通过鼓手们豪迈粗犷的舞姿和刚劲有力的击鼓技巧,充分展现男子汉们的阳刚之美。
依据不同的风格韵律,安塞腰鼓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武腰鼓”则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尤其是鼓手的腾空飞跃技巧,给人们以英武、激越的感觉。
腰鼓的表演形式可大致分为“路鼓”和“场地鼓”。“路鼓”是腰鼓队在行進中边走边舞的一种表演形式,由于是在行進中表演,一般动作简单,幅度较小。“场地鼓”是指腰鼓队到达表演地点,打开场子后的表演形式,分单打、对打、群打。这时的表演节奏快,动作幅度较大,队形变化繁多。特别是领舞队员的蹦、跳、翻、跃、踢、蹬、踏、跷,使整个舞蹈显得雄浑强健,潇洒舒腿,高潮迭起。
目前,中国传统腰鼓所传递出的“力”和“美”,已经藉由美国神韵艺术团展现在了世界舞台上,同样博得了各国观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