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子媳纯孝双亲,事迹感人至深!

罗诚


【正见网2010年06月10日】

崇明镇有一家姓吴的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因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只好卖掉四个孩子,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

这四个孩子,都分别在四户富贵人家当奴仆,劳动踏实,勤恳。长大了之后,都自立赎身,并且都娶了媳妇,和父母一起居住,奉养二老,十分孝敬。

开始是四家每月轮养父母。时间久了,儿媳们说:“一月轮养一次,就要等三个月后,才会轮到自家侍奉老人,心中惦念父母,很是歉疚。应该改为每天轮养。”

于是便实行一天轮养一次。

但是,后来还嫌轮养的间隔仍长,又改为,每餐轮养一次:如早餐在老大家,中午则在老二家,晚餐在老三家,第二日早餐在老四家,周而复始。每逢初五、初十,四个儿子,共同摆设宴席在中堂,父母向南坐,四个儿子和孙子东侧坐着,四个儿媳和孙媳坐在西侧,轮流向二老敬酒祝寿。

二位老人吃完饭后,儿子们请老人打开旁边的一个柜子,柜子里面,四家各放置了一串钱,共四串钱;老人每次随手取出一串钱,到集市上买点心、取乐,随心所欲。柜子里的钱,从来都没有少过,他的四个儿子,总会暗地里不断补齐四串钱。

两位老人,偶尔去朋友家游玩,有时下棋,有时小博。四个儿子了解到他们去的地方后,便秘密拿出两三百文钱,交给老人的朋友,叮嘱他要输给老人。二老赢了钱,当然就特别高兴,他们拿着赢的钱,就买吃的东西回家,给小孙子们吃。时间长了,他们二老也知道是儿子们暗地里特意安排的。

二位老人欢天喜地,一家人也都开心得很,全家到处都洋溢着喜悦吉祥的气氛。

以前有个人叫子舆的,说:“曾子养志”,大概就是这样吧?老人活到九十九,他的妻子九十七,长子七十七,次子七十六,其余也是白发斑斑了。他们五代同堂,膝下有二十几个儿孙。

崇明镇的刘先生,在吴家门口,贴了一幅对联称赞:“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儿孙绕膝!”这难道不是人生第一大乐事吗?

凡是为人子女的,都应该这样竭力尽孝,及时奉养父母,人生喜的在这里,担心也是在这里啊。君不见那些失去父亲的人吗?他们想要孝敬父亲却不能呀?君不见那些失去母亲的人吗?他们想要孝敬母亲,却没办法呀?那些父母都过世了的人,当年他们的劳累养育之恩,只能梦里报答了,又有什么可说呢?

现在有人身居高官,拿着丰厚的俸禄,生活条件很好,可惜父母却没能享到他们的侍奉。为人子者,当何以堪?

回忆当年贫困时,父母又没能享受欢乐,现在祭奠他们,但是他们埋在黄土之下,既使拿出许多美酒,洒地而祭,哪有一滴,能到九泉之下父母之口啊?这不更让失去父母的人,悲痛不已吗?眼泪哭干了,继之以血,又如之何呢?

(事据清代曾衍东《小豆棚》)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