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0年09月04日】
【原文】
继光(1)乃议立车营。车一辆用四人推挽(2),战则结方阵,而马步军处其中。又制拒马器,体轻便利,遏(3)寇骑冲突。寇至,火器先发,稍近则步军持拒马器排列而前,间以长枪、罐筅(4)。寇奔,则骑军逐北。又置辎重营随其后,而以南兵为选锋,入卫兵主策应,本镇兵专戍守。节制精明,器械犀利,蓟门(5)军容遂为诸边冠。
(出自《明史・卷二百一十二・列传第一百》)
【注释】
(1)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
(2)挽(音晚):拉,牵引。
(3)遏:阻止。
(4)罐筅(音郎显):兵器名。用长一丈五六尺的大毛竹上截,顶上装长一尺的利刃。
(5)蓟门:故地在今北京市德胜门外。
【语译参考】
戚继光于是建议成立战车营。一辆车用四个人推拉,作战时就结成方阵,骑兵、步兵在方阵当中。又制造拒马器,体轻方便使用,用以阻挡敌骑兵的急奔猛闯。敌寇到,先发火药武器,再稍近,步兵就拿着拒马器列队向前,再加上长枪、罐筅等。敌寇奔逃,就用骑兵追击。又设置辎重营跟随在后面。而用南方来的士兵为先锋,入卫兵负责接应,本镇驻军专职防守。管理制度精严明确,武器装备坚固锐利,蓟门的军容于是居各边防军之首位。
【研析】
戚继光是著名的抗倭英雄,他善于治军,初到浙江时,发现卫所军队缺乏军事训练,于是挑选士兵,拟定了一套严格的训练计划。首先让他们明白自己是为解除百姓祸害而战。其次是加强军纪,赏明严罚,用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精神要求士兵。并针对倭寇作战方式,创立了“鸳鸯阵”,这就是威震中外,令敌闻风丧胆的戚家军。再加上他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谋略,所以屡建奇功,也被称为“常胜将军”,声名远播,甚至曾经歼敌千人,而我方无人阵亡的光荣纪录。
戚继光允文允武,他在少年时就题写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反应他要为国家边疆安宁及人民安居乐业的远大抱负。他驰骋战场四十多年,的确都是在扫除倭寇,但愿海波平的奋斗中度过,他与戚家军为剿寇与沿海安定,贡献毕生心力,辗转围剿在浙江、福建、广东的倭寇,终于使来自日本的倭寇畏惧而不敢進犯,其功绩永远为人民所追念、赞叹。
【延伸思考】
1.戚家军可媲美岳家军,他们都是史书所载有名的军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2.你觉得戚继光的战车营,有哪些优点特色?
3.戚继光从少年时就立下了志愿,而你也立下志愿了吗?你的志愿是什么?
【参考资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译下》门归 主编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2.白话二十五史精选第四卷 吴树平主编 1991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