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0年10月29日】
【原文】
守仁(1)天姿异敏。年十七谒上饶(2)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游九华(3)归,筑室阳明洞(4)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5)龙场(6),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7)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说。学者翕然(8)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出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五・列传第八十三》)
【注释】
(1)守仁:王守仁(1472年-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中国浙江余姚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因他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其学说世称“阳明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上饶:今属江西。
(3)九华:九华山,在安徽青阳县西南。
(4)阳明洞:在浙江绍兴东南会稽山。
(5)谪(音折):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
(6)龙场:今贵州修文县。
(7)象山:今江西贵溪县西南。
(8)翕(音系)然:相合,和顺。
【语译参考】
王守仁天资非常聪明,十七岁时去拜见上饶的娄谅,和他讨论朱子格物的大意。回家后,整天端坐,讲解诵读《五经》,不随便说笑。游九华山回来,在阳明洞盖了房子,广泛研讨朱熹、娄谅二人的学说,几年都没有什么收获。被贬到龙场后,那里穷困荒凉没有书看,只得每天研究思考以前的知识见闻。忽然醒悟到格物致知,应当从自己内心去探求,不应当从外界事物中去探求,长叹一声说:“道理在这里呀!”于是坚信不疑。他的教育,专门以重新获得良知为主。他说自宋朝周敦颐、程颢二位先生之后,只有象山陆九渊的学说简明易学、直截了当,能够继承孟子传授的学说。而朱熹的《集注》、《或问》之类,是他中年时还没确定的学说。学者都相合听从他,世上于是有了“阳明学”这个学派。
【研析】
王阳明的一生,约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十八岁以前,他憧憬圣学,本着对自己、社会及对政治上的热血和向往,凭着他那股自傲和自我扩张的理想,坚持要做对国家及人民有所帮助的事。在思想上,是他的摸索阶段。二、二十八岁举進士以后到四十四岁,期中经过贬谪至龙场,这一阶段极端困厄,抑塞沉郁。思想上,则是印证的时期,也是他事业和学说成功的开始。第三阶段,四十五岁到五十七岁病逝军中,是他建立事功和学术成熟时期,也是他讲学立派的极盛时期。
王阳明具有“过耳成诵”的能力,但在仕途上却不顺遂。二十八岁才在京师举進士,而且担任的职务都是低琐的、小而繁琐的工作。在抑郁不得志的状况下,他只好寄情于山水。三十五岁时,武宗新登基,大家都对新皇帝怀抱着新希望,但刘瑾等宦官乱政,阳明也遭受池鱼之殃,被贬至贵州,作龙场驿的驿臣。那是个蛮荒偏远的地方,他凭着自己的意志力在那种蛇虺蚊蚋,充满瘴疠之气的地方生存下来,并且教育当地的蛮人。同时悟出了“心即理”之说,后来的致良知也是由此发出。三十八岁则在贵阳书院主讲,从这一年他才开始论知行合一之学。可见人在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只是平顺的过日子,思想上无法升华;一旦处于困境,思脱困之道,更能静心发挥潜能,淬炼出意想不到的收获。浴火凤凰,才能脱胎换骨吧!如果王阳明没有被贬至龙场驿,或许就没有后来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学说,这三年的谪居,使他超脱了一切障碍,这一切冥冥之中,似乎早已安排,谁也摆脱不了宿命。
【延伸思考】
1.读了王阳明的故事,你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句话,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一种学说的创立,都是呕心沥血的结晶,此种心路历程,怎样的人才能坚持下去呢?
3.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除了阳明学,请你再读其它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参考资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译下》门归 主编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