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伯道无子

史鉴 整理


【正见网2010年08月22日】

在古代,当人老年无子时,别人就会同情的说:“您真是伯道无子啊!”这是为什么呢?

晋朝人邓攸,字伯道,他从石勒军中逃脱的时候,带自己妻子、儿子和侄儿一起逃难,路上牛马被强盗抢去,只好徒步担着儿子和侄子跑。邓攸想这样跑不快,为防万一,就对妻子说:“我弟弟死的早,只有这一个儿子,绝不能让弟弟绝后,只能扔下我们的儿子了!以后我们还能再生儿子。”妻子哭着答应了他,就扔下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早上扔下晚上又追上来,第二天,邓攸把自己儿子捆在树上后离去。邓攸抛弃儿子后,妻子不再怀孕,邓攸就纳了个小妾,非常宠爱。问小妾家属情况,原来也是逃难的北方人,小妾回忆自己父母的姓名,竟然是邓攸的外甥女。邓攸捶胸顿足,从此不再纳妾,到死也没有儿子,真的为弟弟绝了后。他的侄子为他守孝三年。

古人云“求仁得仁又何所怨”,意思是我自愿为别人做好事,别人因此得到了好处,那我自己遭殃也不反悔。本来人各有命,有人却非要帮别人消灾不可,结果代人受过,别人得到了好处,自己求来了灾难。这种人不可谓不仁义,然而他们因此一生或一时遭难并不是老天就瞎了眼。因为这是他自愿求的,老天也没办法。

这不是叫人别做好事,而是叫人做好事前先掂量掂量,是投机取巧沽名钓誉,还是真正有为他人受难的决心,别到时候遭了大难出尔反尔怨天怨地。有个故事,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船,华歆不同意,王朗说:“船上还有位置,怎能见死不救?”后来贼军追上来了,王朗就要把搭船的人推下去,华歆却坚决反对,说:“我当初正是考虑到让他搭船,就可能被贼军追上。现在既然已经接纳了,怎么又可以因危急而抛弃他呢?”最终三人脱险。人们评价华歆还是比王朗要强一点。

有人感叹“好人没好报”、“做好事没好报”。其实,一个好人发自内心为别人付出,愿意为别人受苦,他这辈子是吃苦还是享福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名利情生带不来,死带不去,好人积的阴德却可以为自己带来下辈子福分。所以人们用“伯道无子”来表示:您虽然无子,但您这辈子做了不少好事,下辈子会幸福的。

(据《晋书》)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