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0年09月16日】
明代,临安(在今杭州)有一个姓马的指挥官,他虽然自己不读书,但是却非常重视教育自己的儿子读书,因此,他特地聘请了-位品学兼优的人,来教自己的儿子,这位老师名字叫陆修。陆修是个名士,马指挥官也早闻其名,便给他丰厚的待遇,请到家中来施教。
陆修在马家执教,庄重检束,清平自律,教学之外,不涉他事。马指挥官只有一个儿子,名叫马骥良,少年好学, 其父母爱如掌上珍宝,妇妪婢女,为了关照马骥良,经常往来于学堂及房舍之间。陆修平时惟端坐正襟,专心讲学或静心看书,丝毫不为之动心。
有一天,有个婢女名叫湘青,送梅子来给马骥良吃,顺手取过一颗梅子,送向陆修说:“先生,请吃梅子。”陆修摇头说:“不需要。”婢女又笑着道:“先生不吃梅,吃我的杏儿吗?”陆修用戒尺(训戒学生的手板)拍了-下桌子,咯然有声,婢女咋舌,仓惶而去。
自此馆内肃然,不敢再随便進入学堂,皆敬奉先生,再没有人轻举妄动。
大约过了半年,学生马骥良,颇能遵循老师的教导。陆修每当课余,便命马骥良坐到身边,对他讲述古人孝悌的美德故事,娓娓不倦。陆修曾经对邻居们说:“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应以培养孝敬父母,友爱诚实的品行为基础,幼稚之年,实为终身成败的关键,必先正其心性,而后再教以文章技艺为能事。如果开始基础不正,虽长大成人时,才华震世,但大节有亏,就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了!” 邻居们都对陆修十分钦敬!而马指挥官及其妻,也都敬重陆修的能力与善教。
到了秋深绵雨季节,陆修偶感寒疾。但仍然还坚持讲课,马骥良听课完毕后,归告其母亲,说老师病了。孩子的母亲,觉得一定是陆老师的被子单薄所致,便叫婢女抱去一件新绸棉被,送去陆修的房中。陆修睡时,把这件新绸棉被,覆盖在自已的旧被子上靣。
第二早晨,马指挥官过来看望陆老师,陆老师还沒有起床。马指挥官看见床下里边,有一只红绣鞋,悄悄的拾起来看,发现是妻子的鞋,便放入袖中而返。
由于陆修的学馆后边,有-条小路,直通马家的内室,马指挥官即生疑心,询问妻子。其妻解释是送被子时,误拿过去的。但马指挥官不相信。
当天的夜里,马指挥官叫婢女假传主母(马妻)之命,“邀请陆老师过来主母的房中”,马指挥官自己则执刀站在一旁,只等陆修开门出来,便要立即杀死陆修。
陆修听完婢女的传话,大怒道:“進! 这是什么话?明天我要告诉你家主人,当心会打你!”
马指挥见此计不成,但仍疑心未释,当夜,再逼其妻亲往,接陆修过来。陆修还是不开门,并在屋里大声讲:“我承你丈夫马指挥官聘为教师,怎可在冥冥暗处,堕行败徳呢? 你的丈夫是朝廷命官,他的一生名义,将要被你丧尽了!”
其妻再次请他开门,陆修讲:“此门乃生死之关,人禽之界,我绝对不开!速请回步。”
马指挥官这才疑心顿消,夫妻和好如初。
第二天,马指挥官向他觧释了昨夜发生事端的原由,并敬重的赞佩说:“先生真君子也!” 但是,陆修还是借了个另外的缘故,辞馆而去。
本文原作者曾衍东,最后评论说: “当夜,陆修若把馆门一开,就会祸患立起。不仅自已丧命,还会枉害了马家妇人。陆修能拒绝邪径之履,义也;申宾主之正,礼也;清晨告辞,智也;托以他故,仁也。君子之道有这四条,可以为师矣。陆修于万历丁丑年,高中進士,官至大理正卿。”这也是善有善报啊!
(据清代曾衍东著《小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