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辅佐国 历史名相】 宰相楷模--伊尹

陆真


【正见网2010年09月17日】

伊尹名挚,一说名伊,又称阿衡(官名),商初重臣之一。

伊尹生于伊洛流域古有莘国的空桑涧(今洛阳市栾川县墁子头)。传说,他的父亲是个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家用奴隶厨师,他的母亲是居于伊水之上采桑养蚕的奴隶。他母亲生他之前梦感神人告知:“臼出水而东走,毋顾”。第二天,她果然发现臼内水如泉涌。这个善良的采桑女赶紧通知四邻向东逃奔20里,回头看时,那里的村落成为一片汪洋。因为她违背了神人的告诫,所以身子化为空桑。巧遇有莘氏采桑女发现空桑中有一婴儿,便带回献给有莘王,这便是伊尹。

伊尹自幼聪明颖慧,勤学上進,虽耕于有莘国之野,但却乐尧舜之道。由于他研究三皇五帝和大禹王等英明君王的施政之道而远近闻名,以致于使求贤若渴的商汤王三番五次以玉、帛、马、皮为礼前往有莘国去聘请他。

夏桀无道,伊尹教给商汤谋划灭夏的方略,建立了商王朝。商汤便封伊挚为尹(相当于宰相)。《史记・殷本纪》皇甫谧注云:“尹,正也,谓汤使之正天下。“正天下”就是要以身作则,作天下楷模,师范天下。

商汤死后,伊尹历经外丙、仲壬,又做了汤王长孙太甲的师保。传说,太甲不遵守商汤的大政方针,为了教育太甲,伊尹将太甲安置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成汤墓葬之地桐官,并著《伊训》、《肆命》、《徂后》等训词,讲述如何为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以及如何继承成汤的法度等问题。在伊尹创设的特定教育环境中,太甲守桐宫三年,追思成汤的功业自怨自艾,深刻反省,“处仁迁义”,学习伊尹的训词,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过错,悔过反善。当太甲有了改恶从善的表现后,伊尹便适时亲自到桐宫迎接他,并将王权交给他,自己仍继续当太甲的辅佐。在伊尹的耐心教育下,太甲复位后“勤政修德”,继承成汤之政,果然有了良好的表现。商朝的政治又出现了清明的局面。《史记》称“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于是伊尹又作《太甲》三篇,《咸有一德》一篇褒扬太甲。

据说伊尹活了一百多岁,到了太甲之子沃丁在位时,他才死去。死后葬在西亳。

他一生辅弼商朝五代帝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圣人,他所处的年代要比孔圣人早出一千三百六十三年之多,史称“元圣人”。他“教民五味调和,创中华割烹之术,开后世饮食之河”,被中国烹饪界尊为“烹调之圣”、“烹饪始祖”和“厨圣”。另外,六代乐舞中的《大濩》为伊尹所做,是用来纪念成汤桑林祷雨之事的。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