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健康成长(二十七):礼貌待人 言辞谦逊

金莲


【正见网2011年02月03日】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古人非常讲究礼节礼貌。据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记载:“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

春秋时期,燕国受到山戎的進攻,燕庄公向齐国求救。齐国当时是桓公在位,在管仲的帮助下,经过改革,国力强盛,因此很爽快的接受了燕国请求。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大败山戎部族,追击至孤竹(今河北卢龙)。齐桓公帮助燕国打退山戎,领兵回国时,燕庄公因对齐桓公非常感谢,便远送桓公到了国境,不知不觉又進入了齐国领地五十里的地方。桓公说:“按礼仪来说,如果不是送天子,送诸侯不应该出国境。你送我到这里,我不能对燕国不讲礼节,那么从今以后,我们两国的国界就从这里划定吧。”于是以燕庄公送他所到之地为界,把齐国北边五十里以外的领土都划归燕国管辖,并诚挚的要求燕君学习召公为政,像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给周朝進贡。

燕庄公的优厚礼节换来了齐桓公的慷慨赠地,不失为燕、齐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对齐桓公所割之地,燕国曾经筑城以示纪念,后世称为“燕留城” (今河北沧州一带)。后人对此事评论说:桓公这样按礼节办事影响很好,诸侯知道后,纷纷追随齐桓公,桓公因此建立了霸业。

相传礼为周公旦制定,东周时“礼崩乐坏”,孔子为了教育弟子,重新对礼進行了整理,到汉代礼就成为“六经”之一了。“礼”是华夏民族道德规范的重要工具,历史上阐述礼仪之书的“三礼”:《周礼》、《仪礼》与《礼记》,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各个时代的炎黄子孙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礼记》开篇就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可见礼的作用很大,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唐朝孔颖达所写的《礼记正义•序》又说:“夫礼者,经天纬地,本之则大一之初;原始要终,体之乃人情之欲。夫人上资六气,下乘四序,赋清浊以醇醨,感阴阳而迁变……故乃上法圆象,下参方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礼是治理国家的制度规范,進一步阐明了礼的重要性。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范华夏民族言行举止方面起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今天我们已進入二十一世纪,虽然不再有古人那么多礼节,但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应该发扬光大的,我们还是应该讲究礼节礼貌,因为礼节礼貌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体现。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重视孩子文明礼貌的培养,教育孩子待人要亲切、说话要和气、做事要讲礼、仪态要端庄,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懂礼貌、讲友谊的好习惯,使孩子成长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好人。

家庭是培养孩子礼节礼貌的重要场所,家庭气氛温馨、家庭成员相互关爱,孩子在这样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就会形成讲礼节礼貌的的良好习惯。我们家历来重视父母的表率作用,我们夫妻之间虽然不能像古人那样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但大家都能真心相爱,关心体贴,行为文明,说话礼貌,绝不恶言相向,讽刺挖苦对方。我们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关心儿女,平等相待,为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可以模仿、学习的榜样。孩子们在父母的影响下,也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孩子早上见到父母,会叫一声“爸爸(妈妈)早上好”,父母为孩子做了一点事,孩子会说一声“谢谢”,上学读书离家时,会给爸爸、妈妈说“我上学去了”,放学回家会对爸爸、妈妈说“我回来了”,如果不能按时回家,会给家里打个电话说明原因,出远门到达目地地后会给家里来电话报个平安。虽然这些事情看上去都是很简单的事情,话语都是很常见的话语,但是它们都真实的表达了孩子们对父母关爱之情,所以我们听到后心里都感到很欣慰,很高兴。

孩子年少时,我们主要教会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礼节礼貌常识。比如,见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给别人添麻烦要说“对不起”, 别人向你道歉要说“没关系”,请求别人帮忙要说“请”,别人帮你做完事要说“谢谢”等。在接待客人方面,我们要求就更细一些:客人来了要热情迎接,如果坐车要主动为客人打开第二排车门,让客人坐第二排右边位置,客人坐好后再为客人关上车门,下车时要为客人开车门。客人進屋后要请坐,客人坐好后要倒茶,要主动与客人谈话,要大方的回答客人的问题。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并欢迎下次再来做客,与客人说“再见”。客人走后,要目送客人走出自己视线之后再转身,不然客人回头不见主人,就显得不够礼貌。

孩子成年后,我们主要在语言交际的礼节礼貌方面提出了高一些的要求。比如,人都有希望别人尊重,希望别人赞美的思想,我就要求孩子们说话时尽量满足对方这种心理需要,使对方增强自信心,融洽双方的关系,使谈话取得好的效果。但是,赞美对方,一定要注意赞美的时间、地点,考虑对方的文化素养、心理状态、性格、习惯、身份、年龄、职业等等;赞美一定要真实,要适度,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切恭维。如其不然,赞美如果使对方感觉是在曲意逢迎,那就不是尊重对方,就显得不够礼貌了。

任何人都可能遭遇不幸,当亲戚、朋友、同学、熟人遭遇不幸的时候,安慰别人是我们的义务。那么,怎样说安慰的话才会获得最好的效果呢?我要求孩子们安慰别人时话语要委婉,同情心要真切。比如,同学病了,看望病人时就要讲病人平时感兴趣的话题,讲述一些有趣的社会新闻,或者说个笑话,不要讲怜悯的话,给病人营造快乐的氛围,让病人思想放松,心情舒展。

一般人都讨厌那种高傲狂妄的人,不喜欢听这种人讲话,如果我们言谈的话语、语气、甚至我们的手势、表情都使对方觉得我们认为自己比他们知道更多一些,智慧更高一些,知识更丰富一些,那就达不到礼貌交流的效果。所以,我要求孩子们记住:在人际交往中,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和蔼可亲的态度、敢当学生的心态、永不自满的精神,没有高高在上的心理、搬弄谦虚的套话、训人的口吻,话语是朴实无华的,言辞是谦虚可信的,因为,只有谦虚的语言才是最受欢迎的语言,谦虚的人才是受欢迎的人。

在父母的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下,孩子们都养成了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受到了亲戚、朋友、邻居们的好评。二零零六年,我们家乡一位大学生毕业时到我们居住的城市来找工作,住在我们家里,我们热情周到,礼貌接待,尽力帮忙给她联系工作。我们还给这位学生讲了法轮功受迫害的真相,让她认清中共的邪恶,并给她及其家人做了“三退”。这位学生走时,儿子把她送到车站,等到车开走后,儿子才离开车站回家,总共花了半天时间,对方十分感动。二零一零年初,家乡两位学生来我们家,托我们帮忙办事,我们都尽心尽力去办,并给他们看真相资料,让他们退出中共邪党的党、团、队等组织,使他们得到了救度。儿子在繁忙中还挤出两天时间陪他们玩耍,他们离别时,儿子又花上时间把他们送到车站,并花一百多元钱给他们买上回家的长途车票,他们非常感谢。

在《二零零四年纽约国际法会讲法》中,有弟子问:“(师:这个字很多啊。)中西方学员在派发真相材料时表现方式不同,如西方学员总是手举着传单静静的站在那等人拿,但主动过来拿的很少。而特别是台湾来的学员总是礼貌而又热情的递给对方,往往派发的多,但总遭到西方学员纠正,而在酷刑展现场讲真相更是。我们多方希望他们能主动去讲真相,不必等人。”
 
  师父回答说:“我想,西方学员他肯定是有这样的想法,他觉的我们修真、善、忍的应该对人礼貌,应该表现大法弟子的善。他们肯定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不去直接找人,等着他们自己来拿。我想你们的想法是没有错,但是救人也很急。大法弟子舍家、撇业,克服了种种困难,经济条件也有限,来到这里讲真相、救人,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既然是救人,我们就主动一点还是好,但是要礼貌。

  礼貌一点,主动一点,别人也不会反感,我们把资料又递给了他,我觉的这样好。等人来拿的话,也许你在意念中在想救他、叫他来拿,可是人这一面要强起来明白的一面也不起作用。比如说在曼哈顿的人都很忙,他们脑子在想赚钱的事,要去见一个什么人,要做成一件什么生意,他匆匆忙忙的在走,他在思考东西的时候,你发出的那个念使他明白的那面想要过去接,他人的这面也很强,也会错过。所以我想呢,还是礼貌的打声招呼,主动一点比较好。
 
  我知道这样做对于西方学员很为难,因为他们觉的打扰别人、主动打扰别人总是过意不去。不是的,你要想你是在救人哪,就没有问题。(鼓掌)”

师尊在这段讲法中要求弟子救人时,要“礼貌一点,主动一点”,不然的话,就可能让对方错过机会,得不到救度。作为大法弟子,我们当然要谨遵师尊的教诲,救人时要礼貌的打声招呼,要主动的讲清真相,不然的话,就可能完成不好助师正法、救度众生的神圣使命。作为养育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发扬光大祖先传承下来的“礼”文化,在自己做好文明礼貌的表率的同时,应该教育孩子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对父母、对亲人、对朋友、对他人都讲礼节礼貌的人。
(待续)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