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皇帝害怕遗臭万年(外五篇)(新加入录音)

程实


【正见网2011年03月22日】

一、皇帝害怕遗臭万年

铁哥(人名)跟随明英宗(公元1435年至1449年在位,年号正统)狩猎。另有一个猎手,去射兔子,却射中了名贵的骆驼。

为此,明英宗大怒,命令将这个射死了骆驼的人处死。

铁哥说:“猎手错误的射死了骆驼,皇上您却明明白白要杀人,去为畜牲偿命,这样的处死猎手,就是以‘人命偿畜命’,用刑太重了。讲起来也令人寒心!”

明英宗听了铁哥的意见后,立刻说:“这是我的过失,我要立即改正。否则,史书上一定会把这件事记载下来,那样,我就要遗臭万年!”

于是,明英宗赶紧下令,释放了那个猎人。

MP3录音

下载方法:按鼠标器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目标文件保存为…」(Save Target As...)。


二、因怜其母,而免其罪

有一个看守粮仓的小吏,偷盗了官仓里的粳稻。其罪,按律应当处死。

铁哥对明英宗说:“我审问了他。他家很穷,母亲病重,偷粳稻是为了养活母亲。请陛下宽恕他,不要处死他。”

明英宗听了,立即准奏。因怜其母,而免其罪。

三、神算先生失算了

张华担任太守,政治清明,严格执法。他还擅长占卜,犯罪之人,不敢逃走,不敢再次犯罪。被处死刑的人,临刑前,张华全部放他们出狱,回家向父母辞别,然后再到狱中,接受处死之罪。

当时,有一个人,犯了盗窃罪,被判了死刑。张华放他出狱,回家向父母辞别,要他在规定欺限内,返回狱中。

那人回家辞别父母后,在返回监狱的路上,边走边哭。在他经过赵朔的家门口时,赵朔见他哭得十分伤心,便问他为什么哭?这个罪犯回答说:“我犯了法,要被处死。承蒙太守恩典,给了假期,回家辞别父母。现在假期期限已到,我返回受死,心系老母,因而悲泣。”

赵朔说:“那么,你为什么不逃走?”他回答说:“张太守精通占卜,以前逃跑的人,都被抓获,因此不敢逃。”

赵朔说:“我可以使你避走,并免于被抓。在你返回州府的路上,遇到河水需渡时,可取一支竹筒,里面盛三尺深的水,放在小腹上,然后你躺在黄沙中。这样子过了三天,你就可能跑回家。张太守永远抓不到你。”

那人完全按照赵朔讲的做了。法司(管理监狱的官吏)对那人早已超过期限,而未返回,觉得奇怪。便去报告张华太守。

张华太守即行占卜,六爻中间断裂。张华依据卦象推断,说:“是什么缘故,使得这个罪犯的小腹上,水深三尺,背靠黄沙?……噫!此人一定是投水自尽了。算了,不必寻找他了。”那个罪犯,因此得以免死。

宽洪仁厚的张华太守,这位精于占卜的神算先生,这回真的是失算了。但是,老百姓仍然爱戴这位好太守,经常怀念他,也常常谈到这个小插曲。

四、两位厚道人

宋代元祜初年(1068年),宋神宗在位时,朝廷中的奸臣和依附他们的人,做了很多坏事。后来,都被宋哲宗,全部赶出朝廷。

但是,在长时间里,人们在交谈时,仍然对那些奸臣和趋附者,攻击不已。

没想到,曾经是受害者的范纯仁,却说:“对于别人的过错,不应该长时间记住不忘,莫要耿耿在怀!”

吕公著也说:“治理之道,要求太苛刻了,就难以得到人才。”

范纯仁和吕公著,这二位,真是厚道人啊!

五、暗救宫女

宋代的皇城使(官职名)刘承规,宋太祖时为皇门小底(宫中小吏)。那时他的神性、性格与众不同,有心力。在宫中,人们都叫他刘七。每当与其他的皇门底,在一起数珍珠时,内夫人偷偷的隔窗查看:发现刘承规从来未偷过一颗珍珠。而其他人,会偷偷的将珍珠藏在衣带里。

宋太宗即位后,有一个宫女,偷偷的越墙逃出皇城,却又被抓了回来,按老规矩应该挖出心肝,处死。宋太宗在处理此宫女逃跑一案时,很是犹豫,不愿杀她。刘承规知道了太宗皇帝的想法,上奏道:“此人不可容留。朝廷若放过了她,以后宫女中,就会有更多的人逃跑。我请求承办此案,一定活生生的取出她的心肝,交给陛下。”宋太宗领会了他话中的含意,批准了他。皇后、皇妃及宫女们,都哭着下拜,求皇上恩释。刘承规再三上奏说:此女不可留。于是在太宗面前,他将该女带走,关到一所尼姑寺中,然后又悄悄的将该女,嫁到远方。

然后,刘承规杀了一头猪,取出猪肝一副,趁热装在盒子里,献给宋太宗。太宗遍招后、妃及宫女,宣布处罚结果,宫女们都吓得哭。宋太宗等待过了一段时间,才打开盒子,让她们稍微看了一眼,便下令,让刘承规将盒子拿走。宋太宗按照惯例,下诏赐给刘承规压惊银五锭。

从此以后,宫中之人,都畏惧法,变得循规蹈矩,谨慎持重起来。

六、二子争葬其母,皇帝深受感动

宋孝宗乾道年间(乾道:宋孝宋年号,1165―1173年),尚书单夔的生身母亲,是随小姐陪嫁过来的丫环。后来,她又被送给一个姓耿的人,生了个儿子,名叫耿延年,耿延年长大后,当了侍郎。

换言之,就是:这位丫环出身的女子,前后嫁过两个男人,分别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后来当了尚书,即单夔;另一个儿子,后来当了侍郎,即耿延年。这位丫环出身的母亲死后,单夔与耿延年,争着要安葬她。此事传入朝廷,宋孝宗说:“两个儿子,争着要安葬母亲,此事惊动了朝廷。我得知后,深受感动。为了免去他们二人的争执,我决定:亲自为她安葬。”

官绅之家,将此作为美谈。此事充分彰明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美德:儿不嫌母丑!

(以上均据郑?《昨非庵日纂》)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