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2年06月28日】
《论语・宪问》中记载,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译文: 拿恩惠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反问道:“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译文: 那么拿什么来回答恩惠呢?应该以正直来对待仇怨,以恩惠去回报恩德。)
“以德报怨”乃天下至圣,如释迦、耶稣、老子之思想境界方可达到,非凡夫俗子所能企及。而孔子极力提倡的面对怨愤冤屈,出以公平,报以正直,正是有德之人―君子之所为。孔子还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篇》)以孔子之见,人保有正直之信,常作是非之辨,排除险陂之念、诈伪之行、诞欺之语,遂得以安身立命、颐养天年。至于背离正直为人准则的生存,不过是侥幸罢了。可见,正直也是中华传统道德的重要因素。
尽管历史上很多贤达名士因正直付出了代价,然而,襟怀坦荡、心地磊落毕竟是绝大多数人向往、愿意遵从和努力追求的道德理想,业已成为文化传统,薪火承传,永世不息。
君子怀德,恒久莫变。也许,平平淡淡地怀抱一颗方正之心并不太难,难的是在贫困潦倒、颠沛流离的境地以德润身;难的是在生死存亡、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守正不挠。譬如面对政治的强大压力,面对无辜的迫害,必得舍弃一己私利,克服一己好恶,执正义而忍辱,秉和善而不曲,要达到这样的道德要求,何其难哉!惟其难,方显君子人格的高洁。惟其难,方见君子风骨的挺拔。今天,千百万法轮功群众能够“临大节而不可夺”、以大善大忍面对无辜的迫害,熔铸光风霁月、松柏后雕的人格风范,其境界已非圣贤君子之所及,令人思之心悦诚服,荡气回肠。
有道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与不为,都是一种人生、一种抉择。君子临事,必置于心灵的天平称出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称出“为”或“不为”。为与不为的价值标准正是有德之人与无德之人在精神境界上的分别。正派为人,公道处世,应当成为一切有德之人所共同遵循的生存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