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的感悟

敬纸


【正见网2012年06月17日】

石雕作为一种雕刻艺术,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中最常见的要数石狮雕刻。在古代,石狮多见于佛教寺庙,帝王将相的府邸,或者是官府的衙门,到了元代以后百姓家庭才有使用。因为石狮有镇邪的作用,到了现代应用就更加广泛,而石狮也逐渐演变为石雕狮子和铜铸狮子。

中国的石狮造象与真实的狮子有很大差别,现实中的狮子是百兽之王,不怒而威,而雕刻的石狮却神态各异,样貌不同。曾经到北京旅游,去颐和园,从正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藏教的建筑,建筑前广场上有两只石狮,抚摸着石狮的石爪,端详着石狮的双眼,突然感觉这石狮很熟悉。心中显现出两个字---老臣。几百年过去了,这两位老臣历经风雨,依然在这里忠实的守护,这忠心可表日月,令人敬佩。出了后门,是一对年轻的狮子,说年轻却跟正门的狮子历史一样长,虽经百年,依然难掩风采,眼神中透着精明强干。

到了八大处公园,这里有八个大的寺庙,虽是历史遗迹,经过现代人数次翻新,完全没有了古迹的模样。这里的狮子给人的感觉却不是很好,光鲜的外表下,显露的却是一副诡诈的眼神。表面庄重,其实诡诈,这也表现出雕刻者的心态。虽雕刻之物于信仰有重大意义,但雕刻者想的却是名利钱财,其所刻之物就无意中流露出诡诈之意。

从颐和园和八大处公园两处的狮子比较古代和现代的技术和神韵完全不同,古代确实比现代人技高一筹。可是还有一个地方的狮子,却让人望尘莫及了。多年前就有朋友极口称赞故宫里的一对狮子,我却不以为然,以为天下雕刻狮子众多,故宫的狮子也不会怎样了不起。可是当我一踏入乾清宫前的广场,远远的就看到这一对铜狮,一种从未见过的灵气在铜狮身上升腾而起,让人心生欢喜。此时,我才明白朋友为何如此喜欢这对狮子,说实话,我也非常喜欢,呵呵。从我见到它们的那一刻起,永远难忘那逼人的灵气。走近了看,这一对狮子更是了得,高昂的头颅挺起,却偏偏俯视着下方,头上的狮卷蓬蓬勃勃,一副睥睨天下,震慑八方的王者风范赫然在目。这里是皇帝上朝的地方,王者之地当然也要有相应的映衬,镇守这天下中心的当然就是天下狮中的王中之王。

三个地方的狮子各有特色,让人感叹时光的流逝和石狮文化的源远流长。自从有了这次的经历,我才注意到狮子的表情来自它们的眼神,有的庄重,有的凶狠,有的老迈,有的痴呆,这些都反映着雕刻者的心态和境界。最早的石狮源于佛法中的描述。记得释迦牟尼佛说过“修炼佛法要如雄狮一样勇猛精進”,所以在寺院大雄宝殿的两边都会有两只勇猛的石狮用来鼓励修炼者要努力修行。在佛教中,很多狮子都是佛菩萨的护法或是坐骑。其形象也许就是来自修炼者所见之狮子护法在另外空间的形象,通过工匠在人间表现出来。所以才会与人世间的狮子形象差异甚大。此乃神界之兽,非人间凡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神兽表现在人间,如龙与凤,平常不可见,可是形象却融汇凡间禽兽之优点。这也间接佐证传统文化是神传文化,带有神界的各种思想和理念。

在传统文化中经常讲“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一个人做的事都能反映出这个人的心态,性格和人生阅历。在修炼角度看,一个人做出来的任何东西都带有本人的信息,所以从雄狮的造象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工匠的心态,故宫里雕刻狮王的工匠也可算是工匠之王了,因为没有那样的王者境界也无法刻出这样的王者之风。欣赏神态各异的雄狮,我们不是在看狮子的本身,而是看狮子透露出来的神韵,表现在狮子之外的摸不着、看不到东西,也许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玄妙之处吧。

石狮所代表的内涵远远超越了它威猛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在提醒人们它所代表的历史和修行的因素,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修佛向善,返本归真,从而启迪人的佛性。佛教中说“佛性一出震动十方世界。”如今有上亿人在修炼法轮佛法,震惊了世界,也震动了无量的宇宙,上亿人的佛法修炼必定会带来人间的奇迹,这人心向善,返本归真的奇迹就在您的身边。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科技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