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歌舞大曲—《秦王破阵乐》

容欣 整理


【正见网2012年08月17日】

《秦王破阵乐》即《秦王破阵舞》,是唐朝最著名的宫廷乐舞,也是一部影响很大的歌舞大曲。最初用于宴享,后用于祭祀,属武舞类,与文舞相对。

据唐刘餗《隋唐嘉话》《旧唐书•音乐志》《太平广记》卷二百零三等记载,620年,秦王李世民破叛将刘武周,解唐之危,河东(山西永济)士庶歌舞于道﹐军人利用军中旧曲填唱新词,欢庆胜利,为李世民赞颂:“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遂有“秦王破阵”之曲流传于世,后编入乐府。据说当唐太宗首次听到这首乐曲时,对左右大臣说:“朕昔在籓,屡有征讨,世间遂有此乐,岂意今日登于雅乐。然其发扬蹈厉,虽异文容,功业由之,致有今日,所以被于乐章,示不忘于本也。”“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贞观初(627年),太宗诏魏征等增撰歌词7首,吕才协律度曲,订为《秦王破阵乐》,在原有的曲调中揉进了龟兹的音调,婉转而动听,高昂而且极富号召力。同时有大型的宫廷乐队伴奏,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感天动地。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第一年—贞观元年(627年)正月初三,宴群臣,奏《秦王破阵乐》,这是此曲第一次在这样庄严、隆重的场合中演奏。据说这个歌舞使百官看了都激动不已。 现在在表演这个舞蹈的时候,连外国的宾客都禁不住跟着手舞足蹈,中华民族鼎盛时期的非凡气度可见一斑。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让魏徵、虞世南、褚亮、李百药等作歌辞,自己亲制《破阵乐舞图》,更名《七德》之舞,并命吕才依图教乐工120人(一说128人)披甲执戟而舞。根据该图,乐队的布局是:舞队的左面呈圆形,右面呈方形;前面模仿战车,后面摆著队伍;队形展开像簸箕伸出两翼,做出打仗的态势。舞者身披银甲,手中持戟。(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阵之形。)全舞共分三折,每折为四阵,以往来击刺动作为主,歌者相和。(凡为三变,每变为四阵,有来往疾徐击刺之象,以应歌节。)舞队舞动时,“抑扬蹈厉”,观者无不“扼腕踊跃,凛然震竦。”凡宴三品以上的官员及“蛮夷酋长”,于玄武门外奏之。擂大鼓,声震百里,气壮山河。后用马军2000人,引队入场,尤为壮观(《通典》卷一百四十六,《唐会要》卷三十二等)。

《秦王破阵乐》在当时已经名扬海外。据说唐高僧玄奘大师到达印度后,在羯若鞠阇国,见到戒日王,他用十分钦慕的口吻与玄奘谈到唐太宗与《秦王破阵乐》:“赏闻摩诃至那国(即中国)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表乱,率土分崩,兵戈竟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不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印度迦摩缕波国国王拘摩罗王对《秦王破阵乐》也颇为关心,曾问玄奘:“‘今印度诸国多有歌颂摩诃至那国《秦王破阵乐》者,闻之久矣,岂大德之乡国邪’? 玄奘答:“然,此歌者,美我君之德也。”拘摩罗王曰:'‘不意大德是此国人,常慕风化,东望已久,山川道阻无由自致’”。

武则天执政时期,一位名叫粟田正人的日本遣唐使将《秦王破阵乐》带到了日本,日本藤原通宪(僧名信西)的《信西古乐图》中,有《秦王破阵乐图》。日本至今还保留有《秦王破阵乐》遗谱9种,即:五弦琵琶谱《五弦谱•秦王破阵乐》、筝谱《仁智要录•秦王破阵乐》、琵琶谱《三五要录•秦王破阵乐》、《三五要录•皇帝破阵乐》、《三五要录•散手破阵乐》、笙谱《凤笙谱吕卷•秦王破阵乐》、育筚篥谱《中原芦声抄•秦皇(王)》、笛谱《龙笛要录•秦王破阵乐》、琵琶谱《三五中录•秦王破阵乐》。

《秦王破阵乐》在高宗李治执政时期,仪风三年(公元678年)后,常在宫廷中演出。后来李治把《秦王破阵乐》改为《神功破阵乐》,把原来120人的舞队减为64人的八佾之舞,而乐队伴奏得到了增加,乐器添制了箫、笛等。原来乐曲共演奏52遍,后改为只演奏两遍,舞队排列由原来表现战斗阵势场面改成了祭祀仪式形式。从此《秦王破阵乐》成为唐朝的传统祭祀节目。

到了唐玄宗时期,李隆基把《秦王破阵乐》又改成了《小破阵乐》,先收入到九部乐、十部乐中,后又把九部乐、十部乐改为立部伎和坐部伎,而《小破阵乐》又比李治改编后的规模小许多。《旧唐书•音乐志》云:“破阵乐,玄宗所造也,生于立部伎,破阵乐,舞四人,金甲胄。”后来李隆基又把《破阵乐》改编扩大为比原来李世民时的120人还多几倍的庞大乐舞。不过这数百人演出的《秦王破阵乐》全都是宫女着装演出。

诗人白居易曾在元和年间(公元806——802年)看到过《秦王破阵乐》的演出。他在《新乐府七德舞》一诗中真实的记载了《秦王破阵乐》在当时演出的盛况。

《破阵乐》从初唐到晚唐,一直流传了近300年,敦煌莫高窟217窟有晚唐壁画《破阵乐图》(一说《阅兵图》),《秦王破阵乐》不仅是大型的庆典节日和祭礼仪式上常用的乐舞,还成为了一种迎宾乐舞。据《新唐书•吐蕃列传下》记载,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即《秦王破阵乐》产生195年时,唐朝与吐蕃结盟。当唐使者到达吐蕃参加结盟仪式时,吐蕃就是用“乐奏《秦王破阵乐》”来设宴款待以示仪式之隆重。

《秦王破阵乐》真实的体现了盛世唐朝的文治武功,是当时最为著名的经典乐舞。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