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乃立身之本 福运之源

宇真


【正见网2012年10月20日】

自古以来人们把道德修养看的极其重要。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人有道德,德是人的立世之本。《大学》的首条要求人修明其德,而且是先修己德,再是由自己的修德理性推及于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的经世济民学说和修身传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这种道德观和价值观是开创、维系和平、祥善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基本保障。

在儒家看来,德是人的行为标准,属于精神理念范畴的东西。孔子提出了“以德配天”,要遵循仁、义、礼、智、信及“克己复礼”等道德原则行事。孟子更加具体的指出做人应有的四种德行:“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此“四端”正是仁、义、理、智“四德”的基础,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皆具有的善德渊源,也是人性的价值所在。历史上的贤德之士都是修身自省的典范。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都是古代圣人,他们都是经过严格修身而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同时他们的道德践行又建树了“博施于民而济众”的功业。使民风淳厚,是人心向善的结果。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要想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每天都要省察自己的一言一行和起心动念是否符合天理, 如果不严格要求自己,不修正自身的品德,就会放纵个人的欲望,就会因迷失自己而堕落。因此,先贤们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回人们迷失的善良本性。每个人都有善恶两种因素,抑恶扬善就要严以律己,绝不能随波逐流。通过教化或自律,善性是完全可以回归的。因此,君子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唤醒人们找回良知本 性,使他们回到正道上来。立德修身的要求是做人要诚实守信、正直善良、谦虚忍让,因此,要倡导多读圣贤书,修去个人私欲和一切不正的因素。修持身心,方能 兼济天下,经国治世,造福于民。

千古以来,只有李洪志大师从根本上指出了“德”的本质属性。“德是一种白色物质,它可不是象我们过去所认为的是人精神的东西,人在意识形态中的东西,它完全是一种物质存在,所以过去老人讲积德呀,损德呀,那话说的太对了。”(《转法轮》〈炼功为什么不长 功〉)。既然德是一种物质存在的东西,严格地说,以往我们所说的道德修养,就不仅是指一种修为准则,而是指在这种修为当中所积累的这种特殊的超常的物质。 真正修炼有素的人,终可以有一天能看到德这种物质的存在真相。当前洪传世界的法轮大法是真正的超常高德大法,如果我们能真正去了解一下,最好再走進来尝试 一下,相信你一定会有一个“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慨和体会的。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这话不无道理。

德既然是一种物质存在,他有什么用处呢?法轮大法创始人李洪志大师進一步指出:“宗教中讲,有德来世当大官、发大财。德少要饭都要不着,因为没德交换,不失不得嘛!一点德没有,那就得形神全灭,真的死了。”(《转法轮》〈悟〉)看了这段讲法我们都会豁然开朗,原来德有这么大的好处,难怪老人们常说:积德,积德的。由此看来,德不但是一种被誉为立身之本的行为准则,精神范畴的东西,而且是真正的物质存在,是人们获得幸福命运的资质和源泉。

那么德是怎么来的呢?李洪志大师明确指出:“做了好事得到白色物质——德;做了坏事得到黑色物质——业力。”(《转法轮》〈业力的转化〉) “德乃生前所积,君、臣、富、贵皆从德而生,无德而不得,失德而散尽。故而谋权求财者必先积其德,吃苦行善可积众德。为此则必晓因果之事,明此可自束政、民之心,天下富而太平。”(《精進要旨》〈富而有德〉)。难怪以前曾听患病的老人说:自己哪辈子杀了老牛了,今天才遭这个罪。佛教中也强调报应的因果关系: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就是说人做了好事或者坏事不会做完就此了之,而是要承当善恶报应的。即古语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 报。或早或迟,昭然不爽。在史书中,记载的善恶报应的真实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例如王华坚拒邪淫积阴德,金榜题名做状元的实例,林积拾金不昧还珠救人, 天赐福报位列三公的事迹等善报福果感人肺腑;再如殷纣王残害百姓屠戮大臣失德丢江山损性命、庞涓背信弃义阴毒害人在马陵道被乱箭穿身而死的下场更令人怵目惊心。好的经验值得借鉴,值得大力弘扬;血的教训发人深省,必须引以为戒。这也是人们重视学习历史典故的必要所在。

既然德是立身之本,我们该当勤修之,做一个真正道德高尚的好人。既然德还是福运之源,我们理该重德行善广积之。如此则平安幸福有望,锦绣前程可创。再推而广之,人人都重德行善,则国泰民安、百业繁荣的和谐社会必能真正实现在即。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