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3年07月23日】
忠厚传家久
杨博,明朝人,嘉靖年间,他的父亲在淮扬经商,有一位从关中来的盐商,将银钱寄放在杨家,计有千金。那位盐商离开以后,竟一去不返。杨公(杨博的父亲)便将金钱埋在花盆里,上面种植花卉,并派人到关中寻找。
后来找到了盐商家,不料盐商已经去世,家中只有一个儿子。杨公便邀请盐商的儿子,到杨家来,指着花盆说:“这里有你父亲寄存的金钱,现在就交还给你吧!”
盐商的儿子不敢收取。杨公说:“这是你家的财物,何必推辞呢?”于是说出原由。盐商的儿子非常感动,千恩万谢,携带金钱回去了。
后来,杨公生了杨博,自幼聪明好学,官至吏部尚书;杨博的儿子杨俊民,也官至户部尚书。
(出自《历史感应统纪》)
黄雀衔环
杨震的父亲杨宝,九岁那年,从华阴山北麓经过,看见一只黄雀,被猫头鹰抓伤,跌落树下后,又被一群蚂蚁团团围住,动弹不得,十分痛苦。杨宝小心地将黄雀捧回家,养在笼中,用黄花喂它,悉心照料。 三个月后,黄雀伤愈,杨宝放它飞走了。
一天夜里,有个黄衣童子,来向杨宝跪拜,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感谢公子相救。这四枚白玉环,不成敬意。祈愿你的子孙,像这玉环一般洁白,位居三公。”(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朝中显赫的官职)
后来,杨宝生杨震,杨震生杨赐,杨赐生杨彪,四世三公,果应其言。
(出自晋代干宝《搜神记》)
好生之德,广获福祉
萧遥欣,南齐时代的曲江人,他学问渊博,仁慈爱物。在七岁那年,出游郊外,看见一群小儿,正在用弹弓打鸟。萧遥欣心中不忍,便劝解道:“游戏有多种,为何要玩这种杀生害命的游戏呢?鸟儿自由地在空中飞翔,于人有何妨碍?”众小儿听后,被他的话所感动,都收起了弹弓。
齐明帝萧鸾,入宫辅佐宣帝时,萧遥欣也参预政务,凡他所举荐的人,都有贤才。所以,人们都更加敬重萧遥欣。萧遥欣去世后,皇上给他赐谥号为康公。
萧遥欣的儿子萧畿,天资聪颖,十岁就善作文章,家中兄弟十人,彼此和睦,互相谦让,为世人所称羡。沈约见了萧畿的文章,称叹说:“康公有这样才智出众的儿子,都是他生平积善的缘故啊。”
萧畿官至尚书左丞,晚年专志佛教。萧畿的儿子萧清,也很有文才,担任永康令。
(出自《齐宗室传》)
母亲的远见
李景让,唐朝人,事母至孝,敬宗初年,官任淮南节度史,宣宗时官至太子少保,一生成就,得力于母亲的教导。
母亲郑氏光明磊落,识见高远,早年丧夫,家贫子幼,独自承担养育三个儿子的重担。
有一次,她家宅后的围墙,因下雨坍塌,发现里面埋藏了许多银两,郑氏焚香祷告说:“我听说:‘无劳而获,身之灾也。’上天定是因为先夫在世时积善余庆,垂悯我家贫困,特赐这些钱财。我只愿孩子们学问有成;但这些财物,我不敢动用。”于是将银两,依旧掩埋于原处。
皇天不负有心人,郑氏后来果然如愿以偿,三个儿子景让、景温、景庄都进士及第。
郑氏教子极严,景让兄弟三人直到年老,犯错时,还要挨受鞭打,事情过去了,又欢喜如初。
李景让担任浙西观察使时,曾因一时震怒,将一位牙将杖杀,将士们愤愤不平,意图兵变。母亲郑氏,在大众面前斥责儿子李景让说:“你擅自使用刑罚,岂只上负天子,也会使老母含羞!”说罢举起鞭子就要抽打。将士们看到这种情景,都感动涕泣,上前劝止,代为谢罪。军心就此安定。
(出自《烈女传》及《资治通鉴》)
包凭发心
包凭,嘉兴人,父亲是池阳太守,这位太守生了七个儿子,包凭最小。
明朝万历年间,包凭东游到泖湖,见到一座寺院破旧不堪,观音菩萨像,被暴露在日晒雨淋中,即将囊中十金,全数赠给寺院修缮屋顶,又从行李中,取出七件新衣服,捐献给寺院,披在圣像身上,以免日晒雨淋。仆人舍不得,劝阻他。他说:“但得圣像无恙!我赤着身子,又有何妨?”
僧人含泪叹道:“施舍财物,犹非难事;只此发心,如何易得?”
寺院修好后,包凭扶着老父同游,夜宿寺中。当晚,包凭梦到有人前来答谢,并告诉他:“将来你的子孙,一定会有出息!”
果然,包凭的儿子包汴,孙子包柽芳,都科考登第。
(出自《鞭心录》及《近代果报见闻录》)
救人的“傻瓜”,后代昌隆
杨荣,明朝建安(福建建宁)人,祖上世代以摆渡为生。
在他曾祖父的时代,曾经发过洪水,居民的家庭被冲毁了,许多灾民,随着洪水漂流而下。
别的船家,总是争相捞取货物,只有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只顾救人,不捞取一件货物。人们都嘲笑他们是傻瓜。
到了杨荣的父亲出生的时候,家里渐渐富裕起来。后来生了杨荣,年轻时就中举进士,官至大学士;杨荣的曾孙杨旦,官至两广总督、吏部尚书。
(出自《明史•杨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