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3年11月19日】
一、不断进步,更上层楼的羊殖
有一次,晋卿赵简子问他的部下成抟:“听说羊殖是位贤能的大夫,他的品行究竟怎么样呢?”
成抟回答说:“臣不知道。”
赵简子感到很奇怪,问:“听说你和羊殖是知心朋友,关系密切,你却说不知道他的品行,这是怎么回事?”
成抟说:“羊殖的为人,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十五岁时,办事公正,而且不隐瞒自己的缺点;二十岁时,对人善良,又能主持正义;三十岁时,担任晋国的中军尉,作战勇猛,宽以待人;五十岁时,戍守边疆,使远方的国家重新亲服我国。现在,臣已经有五年没见到他,恐怕他又有了新的变化,所以对他的近况,是不敢、也不能去妄加评品的。”
赵简子钦佩地点点头,说:“是啊!听你介绍,羊殖果然是一位贤能的大夫,他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更上层楼的。”
(汉代刘向《说苑》卷十一《善说》)
【附言】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在看人的时候,不能用老眼光。“老眼光”,是指用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或事物。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如果把事物看成从来如此,永远如此,那就是把事物、包括自己,都看成不生不灭的僵死的东西了。因此用老眼光看人看事,是绝对不行的。
我们应当学习这则故事里的成抟。他虽然与羊殖是深交,可是五年没见面,就不肯去“妄加评品”,而主张用发展的观点,去研判羊殖。这种发展的观点和研判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二、斋钟磬声
在洛阳一座古老的佛寺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佛殿里的磬,常常不经人敲击,自个儿就“叮——叮——叮——叮”地响起来。从早到晚,由暮至昼,都是这样。
佛寺里的和尚,以为有妖魔作怪,吓得生了病。他请来几个自称能捉妖治鬼的方士,到寺里除妖祛怪。但都没能禁止佛磬的自鸣。
那和尚有个好友,名叫曹绍夔。他听到和尚生病的消息,就赶来探问。和尚毫无隐讳地把自己得病的原因,告诉了他。正当他们说话的时候,佛寺内敲响了斋钟:“当——当——当——当”。钟声还没停息,佛殿里的磬,也跟着响了起来:“叮——叮——叮——叮”。
曹绍夔听了,笑着对和尚说:“请你明天准备一桌丰盛的筵席,我来为你除灾驱邪。”
那和尚虽然不相信曹绍夔的话,但他还是抱着一线希望,置办了一桌丰盛的筵席,等待曹绍夔来降妖伏魔。
第二天,曹绍夔如约前来赴宴。酒足饭饱之后,曹绍夔从怀里掏出一把锉刀来,在磬上磋磨了几个地方,然后扬长而去。
从此,那奇怪的磬声,果真不再出现了。
佛磬自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那和尚百思不解,就去请教曹绍夔。曹绍夔告诉他,佛殿里的磬和寺院大树上挂的钟,它们的音律恰好相同,一丝不差,所以每当敲钟,总要引起佛磬的响应。用锉刀来磋磨磬,改变磬的音律,当然它就不能和钟发生共鸣了。
听了曹绍夔的解释,和尚喜出望外,原来不是妖魔作祟!那长期堵在他心里的石头,一下子落了地,他的病也痊愈了。
(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
【附言】
有的人见到一点奇怪现象,不去调查明白,问个清楚,就疑神疑鬼,惊慌失措。等到真相大白,才知道原来是场虚惊。
唐代发生的这个故事,当时就有人(曹绍夔),很快便予以破解,说明:我们中国,确实多有绝顶智慧、迅捷聪明的人!
三、多变伪善的蠹虫之悲剧
橘蠹,它象人的小手指一般大,头部生只独角,身体柔软蜷缩,样子很象天牛的幼虫,不过颜色要青些。平时,它隐蔽在橘叶下面,大口大口地吃橘叶。唰唰唰!一会儿就把叶子吃去一大片,那速度比起饥蚕食桑叶来,真是不相上下。如果用手指稍稍触动它,它就会振角发怒,显出凶暴倔强的样子。如果隔些日子去看,它呆呆地趴在叶子上,不吃也不动。再过几天去看,它已经蜕掉臃肿的外壳,变成美丽的粉蝶了!它的翅膀周围,镶着漆黑的缘边,中间是嫣红色,还缀着星星点点的淡黄。脚是深绿色的,肚子象椭圆形的琪玉,喙象根针又细又长。只是这时它还不能飞翔,它的翅膀还没有伸展开来,显得柔弱而拘束,仿佛吃醉酒后,酣睡许久才苏醒——身体虚软得举不起臂膊。只需过一天,粉蝶就展开双翅,自由地飞翔起来。它是那样轻捷灵敏,忽而攀上沙沙作响的绿树,忽而掠过随风摇曳的草尖儿,一贬眼工夫,就消逝得无影无踪。过一会儿,又扇动着彩色翅膀,忽悠忽悠地飞回来,有时悄悄地隐匿在芬芳馥郁的蕙草丛中,有时静静地逗留在修长挺拔的竹梢之上……它那背倚蓝天,翩然起舞的姿态,很是妩媚可爱!
突然,盘旋酣舞的粉蝶,撞上一面精心布置的蛛网,无数根黏稠的蛛丝,紧紧束缚住它的身体-——象用刑具将罪犯,牢牢夹住一样。瞧!它那柔媚娇俏的翅膀,纤弱细软的腰肢,在聪明而又坚定的蜘蛛面前,它正绝望悲戚地抽搐着,颤抖着,无力挣扎着,显得极为可怜…
可是,任何善良的人都知道:不能把粉蝶从蛛网上面解脱下来,放纵开去。
因为,它虽然有着美丽的外貌,却是可恶的蠹虫的化身,是人类憎恨的害虫!
这个善于多变的坏傢伙、巧伪凶恶的蠹虫,就让它在网络(最好是天络地网)中,死去吧!
(唐代陆龟蒙《笠泽丛书》卷三)
【附言】
蠹虫蜕去外壳,变成粉蝶,仍然是蠹虫;坏人脱掉血衣,换上美丽的外套,还是坏人。我们切不可书生气十足,被经过一番打扮的害人虫欺骗。当它们由于得意忘形,而不慎落网,表现出一副娇弱悲戚、惨惨凄凄模样的时候,也不可产生幼稚的怜悯,将它们搭救。因为它们曾经疯狂地危害过人类;一旦使它们复活,人民的劳动果实,还会遭到蛀食。
笔者还没有点出中共邪党的名,但读者中,己经有人联想到中共邪党了。中共邪党就是地地道道的大蠹虫!
四、“象虎”逐“较”
一只狐狸,时常潜入楚国人的院子里,盗食鸡鸭,使楚国人防不胜防。为此,楚国人十分忧虑。
有个热心人听说此事,就给这个楚国人出主意:“老虎是山中之王,天下的野兽见到它,都伏地待毙,不敢逃命。我教你做个“象虎,(虎的外衣、模型),准能把狐狸逮住。”那人亲自指导楚国人用虎皮做成了“象虎”。
这天夜里,楚国人蒙上“象虎”,躲在窗下等待狐狸。
不多时,狐狸从窗口钻进来,一见虎的模型,绝望地尖叫一声,就栽倒在地,昏死过去。那个楚国人,不费吹灰之力,仅靠“象虎”便逮住了狡猾多端的狐狸,心里高兴得很。
又有一天,野猪撞进田里,糟蹋了庄稼。那个热心人,又教楚国人用“象虎”去驱逐。他叫楚国人的儿子,手持长戈,在道口阻截,派长工从田里哄撵,让楚国人蒙上“象虎”,潜伏在田头蒿草中间。一切布置好后,长工们一声呐喊,吓得野猪,扬开四蹄,奔跑起来。野猪见道口有人站立,便朝楚国人潜伏的地方跑去,一眼发现“象虎”,立刻恐惧地掉头就逃,结果被楚国人的儿子,所截获。
这个胜利,使楚国人兴奋得手舞足蹈,以为“象虎”天下无敌,能伏百兽。
再有一天,那个楚国人,去郊外散步,看见原野里,正站着一匹雄伟的野兽,样子象马,但比马多一双长长的利剑似的獠牙。他又想用“象虎”去吓唬它。有个好心人见到后,急忙拦阻他:“你疯了!那不是马,是“较”,就连真虎都挡不住它!你靠“象虎”(虎的模型、外衣),去吓唬它,不是找死么?快停止你的冒险行动吧!”
那个楚国人不听劝阻,仍然满不在乎地把“象虎”蒙在身上,去追赶“较”。这下子可把“较”惹怒了,它掉转头,张开血盆大口,发出雷鸣般的吼声,龇着一对巨大的獠牙,向楚国人冲去。只听扑哧一声,“象虎”被劈做两半,楚国人的头颅也被劈开,他未来得及喊叫一声,就瘫倒在血泊之中。
(明代刘基《诚意伯文集》卷二《郁离子》)
【附言】
楚国人用“象虎”骇昏狐狸,吓跑野猪,由此便以为掌握有“象虎”,就可以制服一切,竟拿它去吓唬“较”,结果惨死在“较”的利牙之下。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以为得到一种良药,就可以包医百病,披上一张虎皮,就可以降伏百兽,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看法。客观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想用一个方法,去解决天下所有的难题,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