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2年01月10日】
0 引言
人类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回顾人类科学发展的历程,我们发现,当我们认识得越多、越深入,我们的知识似乎越贫乏,自然界的难解之迷、未被认识的新生事物也越多。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或许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人类科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把怎样的一个新科学带入人类历史新纪元。
科学没有终极的真理。不断求索、不断地推翻旧理论、建立新理论是科学发展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纵观人类科学的发展史,任何一门新兴科学从产生、发展到完善,都是一个突破传统科学体系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甚至会受到传统观念与成见的责难、扼制。作为一个真正的、严肃的科学家,应该以理性的态度、不抱成见地面对新生事物,以实事求是、求真唯实的科学精神去探索。否则,人类的科学就不会有发展,人类就不会有进步。
法轮功的经典著作《转法轮》(李洪志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12)是一部论述人体修炼的宏伟巨著,但同时也在生命、宇宙、时空等诸多领域给了我们许多珍贵的启示。《转法轮》所阐述的理论是一门超常的科学,可使人类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传统的科学体系,为人类探索宇宙真理,为科学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迪。本文将从史前文明、宇宙时空、人体科学、生命现象、科学发展史等方面谈一谈我们对《转法轮》、人体科学及现有科学体系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1 人类文明的周期论
《转法轮》第一讲“气功是史前文化”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国外许多大胆的科学家已经公开承认它是一种史前文化,是我们人类本次文明以前的文明,就是在我们这次文明以前还存在着文明时期,而且还不止一次。从出土文物看,都不是一个文明时期的产物。所以认为人类多次文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之后,只有少数人活下来了,过着原始生活,又逐渐地繁衍出新的人类,进入新的文明。然后又走向毁灭,再繁衍出新的人类,它就是经过不同的这样一个个周期变化的。”
近一百多年来,大量的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
1.1 史前人造工具及遗迹
近代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史前人造工具及人类遗迹,并测定了它们的年代(测定地质年代的方法很多,一般根据化石中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来测定)。这些考古发现的年代测定结果表明,人类的历史要比我们原先想象的古远得多。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Glen Rose的拉克西河(Raluxy)河床中发现了生活在白垩纪的恐龙的脚印。考古学家们吃惊地在恐龙脚印化石旁十八英寸半的地方,同时发现了12具人的脚印化石,甚至有一个人的脚印叠盖在一个三指恐龙脚印上。把化石从中间切开,发现脚印下的截面有压缩的痕迹,这是仿制品无法做到的,显然不是假冒的。另外,在附近同一岩层还发现了人的手指化石和一件人造铁锤,铁锤的一截手柄还紧紧留在铁锤的头上。这个铁锤的头部含有96.6%的铁,0.74%的硫和2.6%的氯。这是一种非常奇异的合金。现在都不可能造出这种氯和铁化合的金属来。一截残留的手柄已经变成煤。要想在短时间内变成煤,整个地层要有相当的压力,还要产生一定的热量才行。如果锤子是掉在石缝中的,由于压力和温度不够,就不存在使手柄煤化的过程。这说明岩层在变硬、固化的时候,锤子就在那儿了。发现人造工具的岩层和恐龙足迹所在岩层是一致的,而其它岩层都没有恐龙足印和人造工具。这说明人类和恐龙的确曾生活在同一时代 。
三叶虫是2.8-3.2亿年前的生物,早已绝迹。美国科学家麦斯特(William J. Meister,)在犹他州羚羊泉(Antelope Springs)的寒武纪沉积岩中竟然发现一只成人的穿着便鞋踩上去的的脚印和一个小孩的脚印,长约10.25英寸,宽约0.5英寸,嵌在岩层中,就在一只三叶虫的化石上面。经犹他(Utah)大学著名的化学家Melvin A. Cook鉴定这的确是人的脚印。
1976年,著名考古学家玛丽・D・利基(Mary. D. Leakey)领导的研究小组在非洲坦桑尼亚北部、东非大裂谷东线,一个叫利特里(Laetoli)的地方发现了一组和现代人特征十分类似的脚印,这些脚印印在火山灰沉积岩上,据放射性测定,那火山灰沉积岩有340-380万年的历史。脚印为两串,平行紧挨着分布,延伸了约27米。从这些足迹可以明显地看出,其软组织解剖特征明显不同于猿类。重力从脚后跟传导,通过脚的足弓外侧、拇指球,最后传导到大脚拇指,大脚拇指是向前伸直的,而猩猩及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直立行走时,重力从脚后跟传导,但通过脚的外侧传导到脚中指,且大脚拇指向侧面伸出 。
1817年,考古学家Henry R. Schoolcraft和Thomas H. Benton在美国密西西比河西岸附近的一块石灰岩石板上,发现了两个人类的脚印,长约10.5英寸,脚趾较分散,脚掌平展,与长期习惯于不穿鞋走路的脚印相近。脚步强健有力,脚印自然,各种迹象均表明:其压痕是在岩石很软时踩上去的。据鉴定,这块石灰岩石板有2亿7000万年的历史 。
1880年,地质学家J.D 惠特尼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波山的地下300英尺的地方挖出的各种石器工具作鉴定,发现有类似现代的杵一样的工具。据测定,发现这些工具的地层年代是在五千五百万年前。
1887年考古学家 Florentino Ameghino在阿根廷的海滨、一个叫Monte Hermoso的地方,发现了350万年前的燧石、雕刻的骨头化石及古代壁炉等,证明那时就有人类生活。
1999年5月27日《科学时报》第二版报道,西班牙古生物学家在该国北部布尔戈斯省阿塔普埃卡山区,发现了30万年前的史前人类骨盆化石、股骨及一些石制工具。同日该报在第一版配发图文报道,在中国浙江考古发现的、7000年前的水稻种子,已被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标本馆保存。
1998年美国权威杂志《Science》11月20日报道了考古学家Tim Appenzeller、Daniel Clery等人在亚洲西部半岛安纳托利亚(Anatolia)发现一个9000多年前的城市遗迹。1998年5月该杂志还报道,在澳大利亚New South Wales的Mungo湖、Willandra湖附近发掘出2万6千年之前的135个人类骨骼、壁炉等史前古器物。在Mungo三号坑出土了一具完整的3万年前的、男子骨架化石,涂抹着赭石染料,手臂叠放在胸前,是按照葬礼仪式埋葬的 。
1965年,考古学家Bryan Patterson和W. W. Howells在肯尼亚的Kanapoi发现一件经鉴定为400万年前的人类上臂肱骨化石。加州大学的Henry M. McHenry和Robert S. Corruccini教授称,此肱骨和现代人的肱骨几乎没有任何差别。1972年在肯尼亚的Turkana湖发现的大腿骨化石也和现代人类形态十分相似,其年代是在200万年前。1913年德国科学家Hans Reck在坦桑尼亚Olduvai峡谷发现一具完整的现代人类骨骼,它处在约100万年前的地层中。
1998年4月6日《人民日报》在第四版以“科学家对‘巫山人’遗址鉴定证实我国200万年前已出现古人类”为题报道:97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北京图书馆徐自强教授率领考察组,在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巫山人”遗址进行挖掘考察时,发现了大量旧石器。经过古人类学家贾兰坡等学者的鉴定,这些在与“巫山人”同一地层里发现的石器一样,都带有人工打击的痕迹,是古人类所使用的工具,这一结果,再次有力地证实了200万年前“巫山人”的存在。巫山人类化石首先是由黄万波于1985年在龙骨坡发现的。从1988年到1996年,美国Iowa大学、北京大学考古系、中科院地质所等5个单位先后运用古地磁、电子自旋共振、氨基酸测定等3种方法对这些化石进行鉴定,显示其地质年代距今约为200万年。1995年美国古人类学家石汉博士和黄万波合作在权威科学杂志《Nature》第6554期上发表了“亚洲的早期人类及其人工制品”一文,报道了他们的发现。由于当时只挖掘出2件石器,当时学术界对“巫山人”是古猿还是人存在争论,这次最新发现结束了这次争论。这一最新发现不仅把中国人的进化史向前推进到200万年前,动摇了现有人类进化理论,而且为在中国境内寻找更为古老(200万到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以及文化遗存,从而揭开人类起源之谜,提供了更为扎实的科学依据。
1999年6月2日中国中央电视台以“我国发现迄今最早人类遗存”为题报道,中国古人类研究又获得重大突破。中国考古学家在对安徽繁昌人字洞进行发掘时,发现大量石制品和骨制品。经专家联合鉴定,确认这批石器是200万年至24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遗存,从而把人类在亚洲出现的历史又提前了至少30万年。新闻配发的评论指出,人类起源问题,多年来一直是考古专家和古人类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国科学家多年来一直在寻找最早人类化石;随着大量化石的出现,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在不断修正。
以上事实表明,史前人类是存在的。不仅如此,考古学的证据还证明人类的史前文化是十分发达的,在史前建筑、天文、地理、物理、冶金、医学、艺术等方面均取得惊人的成就,有的甚至连现在的科技水平也达不到那种程度。
1.2史前建筑学
在建筑学方面,地球上有很多史前巨石建筑群,其特点是非常高大宏伟,用非常庞大的石块砌筑而成,而且拼接得非常完美。而这些巨石要用现代化的机器才能搬运,有的甚至连现代化的工具都无能为力。这些建筑中往往都运用了十分精确的天文知识。建筑物的三维尺度、角度和某些天体精密对应,蕴涵着很深的内涵。
比如埃及胡夫大金字塔由230万块巨石组成,平均每块重达2.5吨,最大的达250吨。其几何尺寸十分精确,其四个面正对着东南西北,其高度乘以109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乘以43200倍恰好等于北极极点到赤道平面的距离,其周长乘以43200倍恰好等于地球赤道的周长。其选址恰好在地球子午线上,金字塔内的小孔正对着天狼星。另外,法国化学家约瑟夫・大卫杜维斯从化学和显微角度研究,认为金字塔的石头很可能是人工浇筑出来的。
基沙高原的狮身人面像,正对着东方,经最新天文分析和地质分析,其建筑年代可能要比考古学家早先的估计要久远的多。美国地质学会修齐教授说,狮身人面像的身体受到的侵蚀似乎不是风沙造成的,风沙造成的侵蚀应该为水平、锐利的,而狮身人面像的侵蚀边缘比较圆钝,呈蜿蜒弯曲向下的波浪状,有的侵蚀痕迹很深,最深达2米。另外上部侵蚀的比较厉害,下部侵蚀程度没这么高。这是典型的雨水侵蚀痕迹。而狮身人面像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1000多年,其余时间被掩埋在沙石之中。如果真是建于埃及卡夫拉王朝而又被风沙侵蚀的话,那么同时代的其它石灰岩建筑,也应该受到同样程度的侵蚀,然而古王朝时代的建筑中没有一个有狮身人面像受侵蚀的程度严重。而从公元前3000年以来,基沙高原上一直没有足够造成狮身人面像侵蚀的雨水,所以只能解释这些痕迹是很久远以前、基沙高原上雨水多、温度高时的时代残留下来的。另外根据天文学计算,公元前11000年-公元前8810年左右,地球上每年春分时太阳正好以狮子座为背景升上东方的天空,此时狮身人面像正好对着狮子座。根据以上分析,考古学家推测狮身人面像很可能建于一万多年前。
位于南美洲玻利维亚与秘鲁交界处的蒂亚瓦纳科(Tiahuanaco)文化遗址位于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距离的的喀喀湖不远,是由重达几十吨甚至数百吨的巨石严密砌成。考古学家还在巨石的缝隙中发现了一些小金属钉,其作用是固定石头,据推测,这些金属钉是把金属熔化后再倒入凿出来石头模子中制成的。可能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整块岩石凿成的石门,它矗立在长30英尺、宽15英尺、厚6英尺的基座上,而基座和门是用同一块岩石雕凿而成的。在蒂亚瓦纳科古城的太阳门上雕刻有1万2千年前灭绝的古生物“居维象亚科”(跟现在的大象类似)和同期灭绝的剑齿兽。太阳门上还雕刻有既繁复又精确的天文历法。在蒂亚瓦纳科遗址挖掘出了大量的海洋生物贝壳、飞鱼化石,显示它过去曾是一个港口,拥有完善的船坞和码头,其中有一座庞大的码头可供数百艘船舶同时装卸货物使用。而建造这座码头所用的石块每块大致在100-150吨之间,最大的达440吨。根据毕生研究蒂亚瓦纳科文化的玻利维亚学者Posnansky教授用天文黄赤交角推算,该古城可能建于1万7千年前。
在南美州安第斯山区印加国首都库兹科北郊有一古老的萨克塞华曼城堡,由重量超过100多吨的巨石堆砌、精致雕凿而成,其中有一块巨石高达28英尺,估计重达360吨(相当于500辆家用轿车)。
位于古巴比伦遗址的、建于5000年前的巴比通天塔,长宽各91米,用巨石砌成,共七层,高达上百米。在英国西南索・尔兹巴尼平原,竖立着高大的巨石围栏,一般认为已有4000年的历史,其中巧妙地隐含了很多天文知识。这样的巨石建筑世界上还有很多。
1.3史前天文学
在天文学方面,古代玛雅人不知道望远镜,却知道天体的精确运行周期,并和现代极为相近。比如,太阳年(即一般意义上的一年)现代的精确测量值为365.2422天,而古代玛雅人却知道太阳年的长度为365.2420,比准确数字只少0.0002天;同样玛雅人概念中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29.530588,而现代的测量值为29.528395。玛雅人对金星的会合周期的计算能精确到每6000年只差一天。在危地马拉Quiriga出土的一块石碑,标明了4亿多年前某一天的日月位置,其计算过程清楚。在非洲有一个叫“多汞”(Dogon)的部落,在他们的思想概念中,对天狼星具有十分详细的了解。而天狼星是如此的难以观察,以至于现代人直到1970年才获得它的第一张照片。在多汞人的传说中天狼星是双星系,而现在天文学家用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发现,天狼星果然有两颗伴星。多汞人还早就知道土星有环,木星有4个主要的卫星 。
1.4史前地理学
在地理学方面,土耳其人哈基・亚哈马德早在公元1559年所绘的地图上就标明了南北美洲的海岸线,但是旅行家和地图绘制者发现美洲却是整整两个半世纪以后的事。另外在距今3500年的西藏古文书也有关于美洲的记载。土耳其人奥伦奇・费那乌斯在公元1532年绘制的南极地图海岸线与现代南极地图极为相似,另外他还精确地绘出了南极在8000年前冰封前的大陆形状。而现代人知道南极冰封下的地形是公元1958年科学家通过穿透冰层的勘测才知道的。上面所有这些16世纪的地图都是他们依据更为古老的地图临摹下来的。
1.5史前物理学
在物理学方面,在非洲加蓬共和国的奥克洛(Oklo)铀矿区,发现了一个大型的核反应堆。1972年6月,进口奥克洛铀矿的法国一铀提炼厂惊奇地发现,运来的铀矿石中铀-235的含量不足0.3%,而其他任何铀矿中的铀含量都在0.72%左右。后来很多科学家去考察,最后确认为是一个20亿年前的古老的核反应堆,运转时间达50万年之久。1975年6月23-27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加蓬的利布维里专门召开了奥克洛现象专题学术研讨会,大会收到共有来自19个国家、2个国际组织的74位代表的40余篇论文。
1.6史前冶炼技术
在冶炼技术方面,在南非的克莱克山坡,矿工们发现了几百个金属球,而这些球所处的地层据考证有大约28亿年的历史。环绕铁球的凹槽十分精致,制铁技术专家认为很难解释成是自然过程形成的。1968年,考古学家Y.Druet和H.Salfati在法国的一个叫Saint-Jean de Livet的地方,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一根金属管。1871年考古学家William E. Dubois在美国伊利诺斯州(Illinois)的Lawn Ridge旁钻井时,在距地表114英尺深处发现了一枚类似于钱币的东西,据伊利诺斯州地质勘探局(Illinois State Geological Survey)鉴定,其所处地层属于更新世(20-40万年前)。1852年6月5日《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以“过去时代的遗物(A Relic of a Bygone Age)”为题报道,在马萨诸塞州Dorchester地区6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岩石层中发现了金属花瓶,是一种呈锌白色的合金,经测定,含有大量的银成份。1966年夏,美国地质勘探学家维吉尼亚・麦金泰尔博士在墨西哥鉴定了一批在麦阿科勒克出土的铁矛。起先估计这些铁矛的历史不到两万年。但测试结果表明是25万年。竖立在印度新德里(New Delhi)一座寺院里的、一根估计至少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代铁柱,至今没有任何生锈现象,磷、硫、风雨侵蚀对它都不起任何作用 。
1.7史前医学
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含有《素问》、《灵柩》等共18卷162篇,论述丰富,除医学外还涉及天文、地理、物候、气象、历法等。内容大致包括摄生、阴阳、脏象、经络、论治、运气、药性理论等。经络已经被现代科学证实其客观存在 ,并在此基础上制造了腴穴探测仪,耳穴探测仪等仪器,来探测穴位。尽管很多穴位十分隐蔽,即使现代的仪器都很难探测准确,古人已经发现并熟练地利用它们来为病人治病。中国的针灸被西方人称为“东方魔针”,被誉为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一根银针可以从人的头顶插下来,从下颚处穿出,不流血,不疼,而且还可以针对病症多穴位进针。古人是如何知道经络、穴位及针灸术的呢?
1.8史前艺术
在艺术方面,秘鲁纳斯卡荒原上雕刻有神秘的巨型图案,最大的一个图案长度达5公里。这些图案栩栩如生,只有在空中俯瞰才能清晰地看出它的全貌。图案沟纹的深度宽度是根据旭日斜射率精密计算过的,使图案恰好在晨曦中跃然地面。1997年5月17日《中国科学报》发表《我国发现亿万年前的太古石画》一文,报道中国考古工作者在广西宝山的一个采石场发现栩栩如生的石画,据地矿部国家专业试验室鉴定,这些石画距今已有4亿5000万年。该文配发了一幅名为“早春”的石画照片,评论指出:“每一幅都是无可仿制的绝世珍品”。考古学家Eric Wendt用C14测定非洲纳米比亚南部阿波罗11号洞出土的一小片石刻艺术,确定其年代大约是2万7千年前,与欧洲的古代巨石艺术(the Supper Palaeolithic Art)大致是同时代的。1998年美国《Science》杂志11月20日报道了考古学家在世界各地发现的大量史前雕刻、壁画艺术。如在法国Grotte Chauvet发现的3万2千年前的壁画,刻有怀孕的妇女、各种动物,如狮子、熊、犀牛等。美国哈佛大学考古学家Alexander Marshack,在对德国Vogelherd出土的3万年前的象牙雕刻的动物研究后,认为这些动物雕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工艺水平。在匈牙利的Tata出土了一块5万到 10万年前、用猛犸象的牙抛光制成的墙壁装饰板。在中东戈兰高地(Golan Heights)发现的一块25万年前的、被称为Berekhat Ram的史前古器物上,刻有一配戴精致头饰的妇女头像 。
类似以上的考古学证据还可以开出很长很长的单子。传统观点认为现代人类出现文明最多也不过几千年历史,几千年前还处于原始社会,那么以上这些古老民族是从什么地方获得的这些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极不一致的知识呢?几万年前、几十万年前怎么会有人类文明的遗迹呢?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几十万年前、几十亿年前的猴子怎么可能具有如此发达的科学知识、人类文明?这些启发我们去重新思考一下传统的关于人类文明历史的学说。
1.9 达尔文进化论的质疑
史前文明的科学证据向达尔文的人类进化学说及生物进化学说发起了有力的挑战。
首先,达尔文进化论是一套渐进式(Gradualism)的理论。然而,这一渐进的理论却有相当多的“失落的环节”。达尔文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必须通过极度微小、并对生物有利的遗传改变长期不断积累才能发挥作用。他给赖尔(Charles Lyell)的信中说:“如果我的自然选择论必须借助……突然进化的过程才能说得通的话,我将弃之如粪土。……如果在任何一个步骤中,需要加上神奇的进步,那自然选择论就不值分文了。”主张进化论的人说,每次遗传改变必须是极其微小甚至是不能觉察的改变,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动植物才能渐渐进化出新物种来。高等动物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生物界全体的关系好比是一棵大树,同出一源,低等的生物好比树根,高等的种类好比树枝,如此这般,进化是连续不断的,渐渐改进的。这是生物学上有名的“进化树”。
如果真是这样,从一种简单低等生物进化到另一种复杂较高等生物,中间必须经过无数代具有微小差异的不同形态的生物;但是迄今为止,考古学界并没有这样的发现。任何种类的生物都是各从其类,找不到任何中间生物。进化论说动物演化过程是这样的:原始的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海中低等生物、有壳生物、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灵长类、猿、人类。但考古学界从来就没有发现介于两类之间的生物,那么从一类进化到高的另一类,是如何慢慢进化的?如何解释这些“失落的环节”?
例如,如果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那么从类人猿到今天人类的各个阶段历史时期,都应该有其特征的证据――包括各阶段的化石和相应的文化遗址、工具等。可是类人猿时代的化石找到了,人类的化石找到了,而从类人猿进化到人类中间阶段的化石却没有发现。如果没有这些证据,那么所谓人从类人猿进化来的假说只能成为“空中楼阁”。1892年“嘉伯人”的例子曾经轰动一时。考古学家杜波瓦在嘉伯发现了一块很象猿的头盖骨的骨片,在40英尺以外又发现了一块大腿骨。他说,显然这是属于同一个生物的。这个生物象人一样直立行走,又具有猿一样的头骨,这一定就是那个过渡环节。但后来证实这分别属于是一百万年前一起生活在嘉伯的一个猿和一个人。由唐纳德.乔汉森在东非大裂谷发现的 “露西”,曾被认为是早已消失的人和猿的共同祖先,但现在科学家已经鉴定其为一种绝种的猿,属于“南方古猿阿法种”,跟人没有关系。
又如,在长达38亿年的化石记录中,最令人费解的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Cambrian Life’s Explosion)或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炸”(Cambrian Life's Big Bang)(指绝大多数动物门类在寒武纪就象“爆炸”一样突然出现)。1995年5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纽惟恭的报道:《澄江化石生物群研究成果瞩目》,文中指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是全球生命演化史上突发性重大事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能动摇传统的进化论。1995年7月19日《人民日报》又发表《向进化论挑战的澄江化石》一文,作者丁邦杰指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中心论点是:生物种是逐渐变异的。但是距今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地球的生命存在形式突然出现了从单样性到多样性的飞跃。
“中国澄江化石群”的考古发现引起世界媒体的强烈关注,震惊考古界和生物界。澄江化石群属于早寒武世化石(前5.5亿年),此外在加拿大布尔吉斯发现的寒武世页岩(前5.3亿年),其中也有生命“爆发”的大量地质资料。可见,在寒武纪(约前5.7亿-前5亿年),几乎所有的已知动物门类都有了各自的代表。而在寒武纪之前,不仅多细胞生物化石非常稀少,而且在以埃迪卡拉动物群为代表的、迄今所发现的新元古代的各种化石中,尚无一种可以确认为已知动物门的祖先。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动物门类是在寒武纪突然出现的,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寒武纪出现多细胞动物必然在其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早期演化过程,然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任何一个中间演变过程的证据 。化石记录是否可能不完全呢?但事实上化石记录是随机的,为什么单单就漏掉了中间环节呢?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教授詹腓力(Phillip Johnson),当他读到进化论的文献时,马上发现里面充满了逻辑上有问题的雄辩与遁辞。所以他以法官的身份,多次质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进化论’是真实的?确凿的证据何在?”他在自己写的一书《审判达尔文》(Darwin on Trial)中做了这样的总结:“化石向我们展示的都是突然出现的有机体,没有逐步进化的任何迹象……这些有机体一旦出现,基本上就不再变了,哪怕过了几百万年,不管气候环境如何变化。如果达尔文的理论成立,这些条件本应该引起物种的巨大变化” 。
其次,进化论的基因突变理论也是缺少科学根据的。从进化论的分子基础看,进化论认为,生物的基因基本上很固定,但偶然间会产生突变,会产生与上一代略异的个体,并且此种特性又可以传给下一代,因此代代相传,差异性就愈来愈大,因此突变就是进化论的证据。然而,据统计结果所知,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突变都是不正常的、有害的、有缺陷的,甚至是致命的,并不是有益的、合适的、积极性的变化。而且突变后的个体常常在自然环境中活不久,所以生物的突变只是少数,不是多数,突变是退化而不是进化。生物会有突变,但也只是在大小、颜色等方面的改变,其基本构造仍无改变。例如蛇可以因突变而成为全身雪白的蛇,果蝇可以因突变而成为大型果蝇,乌龟可以因突变而变成花壳龟……然而不管如何突变,这些生物仍然是原来自己那一种属,不会变成高一等的其它种属生物。
中国有学者从基因发生突变的几率出发,计算出了产生新物种的概率,给出了基因突变产生新物种的概率公式:
P=(M・C・L・B・S)N
M为一个物种的某个体发生了突变的几率(只有1/1000);C为突变基因与自身其它基因在不同层次的产物上可以相容的概率(宽松估计1/100);L表示在生存竞争中该个体能够存活,且有繁殖的机会(1/10);B表示该突变恰好有纵向进化的意义,即是有益的的进化(事实上绝大多数突变都是有害的,姑且估计为1/1000);S表示突变基因在种群中能够稳定下来并扩大的概率(1/100);N表示新物种出现所需要的一系列的基因的个数,假设要10个(N=10,事实上新物种比旧物种基因差异的个数远大于10个),这样进化一个新物种的概率为:
P=(1/1000・1/100・1/10・1/1000・1/100)10 = 10-10
假定该种群每年繁殖1000代,以每代种群个体总数为1010估计,相应的进化一个新物种所需要的时间要1097年,而目前认为宇宙的年龄只有200亿年(2X1010年),可见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物种几乎是不可能的。
近代,许多学派又提出、发展了一种新的进化理论 。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认为,生物体是由专司生殖功能的种质(Germ Plasm)和专司其它功能的体质组成。种质具有连续性、独立性,不受体质与环境的影响。自然选择的对象便是种质。种质的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机理,反对旧达尔文进化论中把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拉马克观点作为生物进化的辅助因素,认为进化是一个没有指导、没有计划、没有目的、非人格化、不可预测、完全自然的过程。此理论的种质说与体细胞内也有遗传物质的事实不符。该理论支持者仍然拿不出确凿的中间进化过程的证据,面对大量的挑战进化论的考古事实,他们还是凭信心坚持“渐进”的进化论学说。
截止目前,国际上许多勇敢的科学家已经开始正视达尔文进化论遇到的严重挑战。至少认识到达尔文进化论只是很多关于生命起源学说中的一种,并非绝对真理。新西兰分子生物学家迈克・但顿(Michael Denton )在《进化:危怠的理论》一书中最后一段的结论中指出:“尽避进化论有崇高的地位,多少人花了多少心思力量,将生命的活力局限在达尔文主义的思想之中,真理告诉我们:大自然并不受牢笼。直到如今,我们对新生物的出现仍然无知;那‘谜中之谜’――地球上生命之始――仍然像达尔文在猎狗号上扬帆的时候一样神奇。”
综上所述,达尔文等的进化论漏洞百出、遭到众多质疑,而人类文明的周期论是有大量科学事实依据的。
《转法轮》第一讲“气功是史前文化”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地球的运动,在这浩瀚的宇宙当中,在银河系运转当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很可能就碰到哪个星球上,或发生了其它问题,造成了很大的灾难……只有少数人活了下来,遗留下原来的一点史前文明,进入了下一个时期,过着原始生活。人类繁衍得多了,最后又出现了文明。”
在漫长的宇宙历史中,地球遇到洪水、海啸、地震、火山爆发、冰川、外来天体的撞击都是有可能的。太阳系内有大约14亿颗彗星,还有闯入太阳系的小行星。虽然其中相当一部分会被质量较大的木星捕获后绕木星轨道运行。但是谁能保证所有这些天体都不会撞击地球呢?特别是当太阳系各行星处于十字形排列时,对于那些位于拉格朗日不稳定点上的彗星。目前科学界的共识是,只要地外撞击体的直径处于0.6千米-5.0千米之间,就有可能使全球陷于“撞击冬天”的困境,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黑暗而寒冷的冬天将笼罩全球,导致颗粒无收,生态系统破坏,全球性的饥荒,直接撞击造成的生物灭绝,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的出现,植物的中毒,人类将处于世界末日的边缘。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天文学家休梅克估计,在目前的近地空间,直径为10米左右的近地小行星和近地慧核约有20万颗,这些小天体平均每1000年与地球撞击一次;直径大于1千米的近地小行星和近地慧核数目高达2000颗,平均每10万年和地球撞击一次 。1994年7月17日-21日,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与木星相撞,撞击的总能量相当于地球上现有核武器当量总和的许多倍。象这样的彗星是否有可能偏离轨道撞向地球呢?
美国加州大学洛山矶分校的地质学家弗兰克・凯特在98年11月18日的《Nature》杂志上撰文指出,他已经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奇克苏卢布陨坑中,找到了一块埋在白垩纪结束、第三纪开始时(第三纪与恐龙灭绝的时间大体一致)的地层中的陨星碎片化石,此化石中含有外星物质铬,被认为是6500万年前郧星撞击地球的证据。据科学家们计算,当时一颗陨星坠落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巨大的碰撞把陨星向西抛出去5400英里,落在太平洋中部的洋底,由此碰撞导致恐龙的灭绝。
除了地球被撞击导致大灾变外,还可能有其它大灾变的原因。比如,地壳板块的大变动。九十年代初,澳大利亚的一些科学家在离南极二百英里的地方发现了山毛榉。他们测定有两百到三百万年历史。按现在地质学的假设,把南极这块大陆移动到能长山毛榉的地方要五六千万年,而发现的这个证据只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所以唯一的解释是:可能由于地壳大变动,南极大陆在不到两百万年的时间里移动到了温带。
1977年西伯利亚,一个前苏联工人在开着推土机作业时,发现了一个形状如大象的生物遗骸。后经专家确认是一个保存完好的猛犸象。随后在整个北半球的无人区,西伯利亚北部,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成千上万的哺乳动物的冰冻遗骸,主要是猛犸象,也有犀牛和其他种类的生物。有的保存得很完整,有的被扯碎和树枝绞在一起。检验它们的胃里食物,发现还有没来得及消化的毛莨草、风信子、金凤花、菖蒲等,这些植物在今天的西伯利亚北部是不可能生长的,它们是气候更温和地区的草原植物,但为什么会出现在离北极很近的地方呢?此外,在阿拉斯加也发现了无数大型动物的冰冻遗骸,和这些遗骸在一起的还有石造手工艺品,证明人类曾经和这些动物在一起生活过。对这一神秘现象的唯一解释就是整个地壳曾发生过大的位移。它们所在的土地被突然推到一个冷得多的气候条件下。
大洪水也可能是大灾变的原因。在世界各国神话传说中几乎都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在美洲130多个印第安民族中几乎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不以大灾变为主题的神话。据新华社1986年4月9日电,土耳其官方通讯社再次宣布在达阿禄山(海拔5200米的死火山)山顶,发现了类似“诺亚方舟”的东西,并从空中拍摄了照片,舟头部呈洋葱状,船身长度与《圣经》中记载的吻合。人类的上一次文明是不是因为大洪水而灭绝的呢?这个问题值得去思索。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