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要为国家利益勇于担当,一日为官,生死不顾!(数文)

陈必谦


【正见网2014年07月13日】

一、瘦羊博士

东汉时代,有个人叫甄宇,是朝廷翰林院的博士。那时有个惯例:到了冬天,皇上会给博士们,赏赐一头全羊吃,一人一头,全是活的。但羊有大有小,有肥有瘦。这可难办了。

每到分羊时节,那些博士们,也顾不得平日的斯文了,他们一窝蜂地涌上去,都拣那肥的、大的挑,有些人还因为挑中同一头羊,而闹得不可开交。

有一回,闹得特别厉害。有人就提议把羊全杀了,大家平均分,把羊肉背回家里去。

甄宇那时侯,做着五经博士(专管经学传授的官),看到这些闹哄哄的丑陋情景,他觉得非常耻辱,就从人堆里站出,一声不吭就挑了条最小、最瘦的羊。大家都面面相觑,不敢再在那里吵吵嚷嚷地争斗了。

后来,甄宇就得了一个雅号:瘦羊博士。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孔融因小小年纪,就懂得谦让,而成了千古名人。而甄宇专挑瘦羊的故事,也同样必定会成为千古美谈。

其实每个人,都有羞耻之心,只不过大部分人的廉耻心,都因为世俗的名和利,而大大地被蒙尘了而已。只要有一个人带个好头,灵光一闪,照亮大家的良心,人们就会受到激励和洗涤。古人讲:“人但知洗其面,而不知洗其心。悲哉!”所以,人的心灵,是须要经常激励和洗涤的,以免蒙尘。

二、“我为皇上感到耻辱!”

晋朝时代的王济,娶了公主为妻。皇上早就知道自己的这位驸马爷,以正直、桀骜出名。有一次,想试一下他的不屈,到底到了什么程度?就悄悄跟一位大臣说:“我想把王济骂一顿,看他有什么反应;然后再赐予他官职,看他前后是什么表情?”

那个大臣说:“依我看,恐怕王济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接受的。”

皇上还是决定一试,便把王济召来,按计划,把他严词指责一顿,然后就虎着一张脸,问他:“爱卿现在晓得自己的过错了吗?”

王济昂着头说:“从前有一首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两个不相容。’我每每想到这支歌谣,就为陛下感到难过。我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却独不能得到皇上您的亲和。想想我并没有犯大错,你却依恃着自己是皇帝,就滥发威仪,这是我一直为皇上感到耻辱的!”皇上不做声了,但内心却敬仰有加。
古书里有句话说得好:“知耻近乎勇”,确实是这样啊。如果兄弟间有不和睦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也应该感到惭愧才对啊!

三、沈道虔德重当时

南北朝时代,有个人名叫沈道虔。有人到他菜园子里偷菜,恰好沈道虔也在自家园子里,他却静悄悄地、一溜烟跑开了,生怕那偷菜人碰见他,会使他难过得要死。

又有人把他屋后的春笋拔去了,沈道虔就另外从市场上,买回一大堆又大、又嫩的笋,送给那些偷笋的人,并且对他们说:“那些笋是留着要长成竹林的,你们要吃,就吃这些吧。”

偷笋的人听了,都觉得非常羞愧,怎么也不愿收他的笋。沈道虔就把笋放到他们的门前。自己一个人回家了。

和其他人一样,沈道虔也喜欢到收割完的稻田里,拾稻穗。不过,那些人一见稻穗就没命似的抢了起来,有时候还打起来。

沈道虔怎么劝他们也不听,后来,沈道虔把自己拣来的稻穗,往地上一放,说:“你们要稻穗的,只管来这里拣好了!”听沈道虔这么一说,那些人都羞愧得低下了头。

渐渐地,沈道虔普遍受到人们的尊重。

以后,人们每次做错了事,首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要告诉给沈道虔知道啊!”

四、要为国家利益勇于担当,一日为官,生死不顾!

宋朝的韩琦,做宰相时,不苟言笑,从不露任何喜怒哀乐。宋仁宗皇帝死时,英宗还年轻,曹太后就垂帘听政。英宗和曹太后,历来不和,从此,朝廷常有搬弄是非的事发生。

韩琦决计改变现状,好让太后撤帘回后宫,把权力还给英宗。他拿了十多件事,禀奏英宗皇上,英宗皇上都处理得很适当。韩琦又到太后那里去复奏,太后也对皇上处理的每件事,都叫好。

这时,韩琦就对太后说:“你看:皇上已经能独立处理政事了,依我看,微臣这把老骨,也该罢官,安心回家喽!”

曹太后说:“使不得,使不得!如果连你都闹着罢官回家,那我这个老媪,也该退位回宫了。”说着就站了起来。

韩琦见机,容不得太后反悔,马上大声对众人说:“太后要退位回宫了!”便叫人撤去了布帘,帘子收下时,还能看见曹太后的衣服呢(垂帘听政的那个布帘子,撤得很快)。

韩琦处在危急、并容易招人生疑之时,凡是知道自己该做的事,是一定马上去做的。

有人劝他说:“您的所作所为,当然很好。但是,万一出了差错,跌一跤,您的性命,恐怕就保不住了。”

韩琦回答说:“做人臣子,就该尽心尽力为皇上分忧解难才是。要为国利益,勇于担当,一日为官,生死不顾!至于事情的成败,那就要看天意了。”

那人听了这话,既震惊,又佩服。

后来,王安石当了宰相,创立新规,讨论是否要开垦边疆。此时,身在外地的韩琦,立即上了一封奏疏,竭力劝阻。皇上感叹道:“韩琦真是一位忠臣啊,即使身在外地,还在牵挂着国家!”

五、“守口如瓶,防意如城”的富弼

宋朝的富弼,说话谨慎,意志坚定,为了勉励自己,他在自己座位旁边的屏风上,写下“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八个字,一抬头、一进门就能看到,以此来激励自己坚持一生。

有一次,他受皇上派遣,出使到契丹。在契丹,他听到家里自己的一个爱女死了,可任务在身,他忍住悲伤,硬是没有赶回家去吊丧。

后来,他第二次出使契丹去,这回听说家里出生了一个小男孩,但任命在身,他纵然喜悦难耐,也还是没有赶回家去看望。

每次收到家里的信,富弼还没拆开,就把它们烧了。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家里的来信固然重要,但看信后,平白又增添许多思念之心,与其这样,不如不看也罢。”

因为出使有功,皇上屡次要提拔他,他都推辞掉了。后来富弼官至司空 (主管工程的官吏。西汉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就告老回家。在家里,他闭门谢客,不肯外出,一直活到八十岁才去世。死后,皇上赐给他谥号,叫“文忠”。

六、危急关头显忠诚

宋高宗南渡时,何昌世 正担任台州的司法官。当时,金兵的势力十分强盛,宋朝一大帮贪生怕死的官吏,都闻风而逃,只有何昌世坚守自己的职责。高宗到来时,他独自一人,穿着朝服到城门口去迎接他。皇上问他:“你现在是什么官?”何昌世回答:“我就是台州的司法官何昌世。”

皇上大大勉励、慰劳了他一番,并剪下身上一尺大小的一块布,写上:“我自南渡以来,尽力办事的人,一个都没碰到,只有你能尽忠为国,现特改封你做宣教郎(从六品、正七品文官),持此为证。”后来何昌世又升做大理寺丞(中央审判机关主官称卿,下设少卿、丞及其他官职),最终官至司农少卿一职(管粮食积储、仓廪管理及京朝官禄米供俸的司农寺副长官)。
区区一名司农官,却能在金兵强盛、步步进逼、官吏全都遁逃之际,镇定从容,独自迎接皇上进城,这是何等的尽忠报国啊!何况正当南渡之时,宋朝的存亡,系于一线,危如累卵,假使没有何昌世忠心耿耿地迎接高宗,激励着高宗,南宋能否守住江南半壁江山,都很难说呢。如此看来,高宗剪下衣角,提升他,也是很恰当了。

(以上均据蔡振绅《八德须知》)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