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观《寒窑》 领悟深意

大陆大法弟子


【正见网2025年02月24日】

二零二五年一月二十八日,除夕当晚,我们有幸观看了向大陆播放的神韵新年晚会。整场节目中几个舞剧的题材都很新颖,唯独《寒窑》例外。至今,《寒窑》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在神韵晚会中。为什么这个题材被一次次搬上舞台,受到如此重视呢?在大年初一的两场重播中,我们仔细观赏,感觉同样的剧情中有一些细节的演绎与以往不同。为此,我们又观看了正月十五的重播,加以印证。

舞台上,美丽善良的相府千金王宝钏抛出绣球,与家境贫寒的武生薛仁贵结下姻缘。宰相嫌贫爱富,欲毁婚约。宝钏相信天意,看重薛郎人品,遵守婚约,被父亲怒斥后赶出家门。

寒窑中夫妻相伴,清苦度日。薛仁贵愿以男儿的责任与担当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宝钏送丈夫进京赶考,亲手为其背上行囊。临别之际,只见薛仁贵留下一柄卷轴,即一纸契约。而后,王宝钏手持契约,独守寒窑。这正是该剧的核心,点睛之笔,往年的剧情中似乎没有突出展现这一纸契约。

舞台背景不断变换,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漫漫昼夜,凄苦等待,王宝钏手里始终不变的紧握着那份契约。其间,父母前来探望规劝,女儿断然回绝。饥寒交迫、孤独无助时,宝钏曾难以忍耐,只见她丢下手中的契约,向外奔去,然而顷刻之间,她又转身返回,俯身拾起契约拥入怀中。

薛仁贵考取武状元,挂帅出征,鏖战沙场,战功赫赫,荣获爵位,衣锦还乡,恭迎妻子回府。王宝钏苦尽甘来,告别寒窑,与夫相守,共度春秋。

《寒窑》这部舞剧的主旨是传统文化中的恩义和忠贞。十八载的守候与期盼,剧中主人公以大好年华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谱写了传奇而灿烂的生命篇章。

观赏过程中,我们感到,这部作品可以比作我们的修炼过程:

舞台上,抛绣球,有缘人天定婚姻;现实中,神定圣缘,我们有幸成为大法弟子。

舞台上,遭痛斥被逐出家门,失去优越的生活;现实中,受邪党迫害,我们失去和平修炼环境,遭受种种不公,甚至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舞台上,破旧寒窑,苦苦煎熬,信守承诺;现实中,魔难重重,百苦齐降,我们不负使命,吃苦升华,砥砺前行。

舞台上,苦难中曾有动摇,丢下契约但又回身捡起;现实中,我们有过懈怠,犯过错,摔过跤,爬起来后再度精進。

舞台上,十八度春秋冬夏,光阴逝去,痴心不改;现实中,二十五年风雨天地行,我们屹立不倒,无怨无悔。

舞台上,忠贞不渝迎来美好的团聚;现实中,我们信师信法,必将走出魔难,走向最终的大圆满。

还有更高的一层内涵:剧中女主人公出身名门,放弃尊贵的地位,离开锦衣玉食的相府,来到家徒四壁的寒窑,吃苦受难,信守承诺,最终迎来美好结局,恢复了原本高贵的身份,成就世间佳话。

而我们来自天宇,甘愿放弃神的一切,离开殊胜的神位,下世当人,来到肮脏的十恶毒世,吃苦修炼,践行誓约,最终将回归天国家园,恢复神体,再次成为神,留下人间世世代代传颂的神话。

我们可以领会神韵反复上演这部剧的一层深意,那就是:我们都有誓约在先,都向创世主发过誓、签过约。誓约不可毁、不可弃,不可违,不可背信弃义。修炼之路不会平坦,对誓言要恪守不移,困境之中要坚韧不拔,为达成目标要百折不挠。如今,法难当头,正邪大战到了决战时刻,我们更要以大法弟子坚不可摧的意志,金刚排山的气魄,强大无比的正念,清剿邪灵,解体红魔,助师救人,解救众生。

我们还可以看到《寒窑》呈现出神韵的一种精神。从二零零六年成立至二零二四年圣诞节前启动在海外的巡演,神韵艺术团刚好也走过了十八个年头。从艰苦的初创到一步步成为誉满全球的“世界第一秀”,神韵的历程始终体现着《寒窑》所呈现出的坚持、坚守、坚忍和对信念的坚定不移,这是神韵蕴含的伟大的精神力量。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