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4年08月01日】
一、武王能事父贤孝,亦能事天下百姓贤孝
周武王是周文王的第二个儿子。
周文王是个大圣人、大孝子,每天侍奉他的父母,是十分周到恭顺的。据说:他一日要给父母问三次安,看到父母气色好,心里才踏实。而饭菜,是一定要亲自视察温度合适了,才端给父母吃的,所以人人都说是文王的孝德,使得百世盛昌。
现在,文王的好榜样,也影响到了自己的后代,他的儿子武王,也成了个有好德行的人。
譬如,文王生病时,武王便整天整天的服侍在父亲身边,连衣帽也不敢脱下;文王只吃一碗饭,他也才吃一碗;文王添了一碗,他也才愿再添一碗。直到文王的病全好了,他才放心。
后来文王死后,武王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并且与弟弟一起,发扬了文王的志愿,为解除天下百姓的苦役,而讨伐暴虐的纣王。
他们(武王与弟)对待死者,如对待生者一样虔敬;而对待生者,又像对待亡者一般的有礼。他能事父贤孝,亦能事天下百姓贤孝。难怪孔子说:他们这真是做到“达孝”了啊!
二、强盗受孝心感化,弃恶愧惭速离!
汉朝时代,有个人叫赵咨,官做到敦煌地区的太守(太守:又叫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后来因为有病,就辞官还乡了。回家来,他亲自带领子孙们耕田种地,奉养母亲。
有一个夜晚,一伙盗贼,到他家来打劫。赵咨惟恐母亲受了惊吓,于是自己先主动到了门口,去迎接这伙强盗。又叫家人做了一桌好菜饭给强盗吃。席间,赵咨对他们作着揖说:“各位!我有个年老的母亲,已八十多岁了,又生着病,请求你们一会儿拿东西时,留下一点点口粮和衣服,够我供养母亲就好了。至于我们其他人的物件,则不敢要求你们留下,请看在我无力养母的分上,答应我的请求!”
强盗们听了赵咨这番话,心里都感服赵咨的孝心和心宽气朗的高节,顿时生发了惭愧之心,后来竟然齐齐跪下来,辞谢赵咨说:“我们太不像话了!竟然冒犯到您的府上,侵扰了像大人您这样的贤人君子!”说完,便飞也似的跑走了。
赵咨赶忙追上去,想把一些钱物送给盗贼们,但已追赶不上了。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动心动情,感己感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则天下原来行恶之人,也有可能转为善的。这伙强盗,便是受到赵咨的孝心所感化,而弃恶愧惭速去!
三、李密陈情孝祖母
晋朝时代,李密的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了人。孤儿李密,是祖母刘氏含辛茹苦抚养大的。李密为人忠厚,性格又好,还有才干,而被晋武帝看中,想招他做太子洗马(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和伴读)。诏书下了好几回,李密始终没去。
晋武帝等待多日,都快要动怒了。李密没有办法,只好上了一封《陈情表》奏报给晋武帝。《陈情表》中说:“…小人我,假若当初没有祖母,就不能活到今天;而祖母现在没有我,也不能度过余年。儿臣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今年却九十六岁了,照这样看来,我能替皇上尽力的日子,还多得很;而能报答祖母恩情的日子,却是少之又少了呀!…”
晋武帝看了这封表章,才明白过来,并十分称赞李密的诚实,又感动于他的孝心,便给他分配了两个奴婢,还发下传令到县府上,叫地方官:要定期供给李密祖孙二人的赡养费。
王应照说:孝养祖母,恩德尤深。能报恩者,也就只有此时。若一个人,不顾养奉祖母,只贪官爵虚荣,则即使位高官显,他也是天底下不孝之罪人。
四、孝子为官很忠正
晋朝时代,有个小孩子名叫赵志。每日早早起来,到私塾里读书。一日,赵志正在读书时,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吆喝牛劳作的声音,立时就停止了读书,捧着课本掩面哭泣起来。
教书的老师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哭?赵志回答说:“老师,我刚才听到赶牛劳作的声音,那个人就是我的父亲呀!我只恨自己还年少,不能即刻富贵有为,好让老父免除穷苦劳累!所以一时间哪里还能读得进书去,心里真是悲伤啊!”那位老师听了,很是感动,摸着赵志的头,叹了一声说:“你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这种想法真叫人动容。你小子好好读书吧,你会是个可造之材的!”从此以后,老师更加细心地教他,还免除他的学费。赵志也果然不辜负老师和自己的父亲,越发勤学长进。
孝子赵志长大后,府县衙门,一同举荐了他做官。后来他还做了辽东地方的大官,忠正廉明,政声很显赫。古人讲:“求忠臣于孝子之家”,是有道理的。
五、刺史推行仁爱教化政策
隋朝时代,有个叫梁彦光的人,在相州做刺史(刺史:隋朝只设州、县两级地方政权。州的长官称刺史)。相州这个地方的人,阴险偏激、变化多端,梁彦光就设立学校,请了品行端正的学者,专门讲授先贤圣人的事迹,来推行教化。相州百姓学习后,当地的风气,有了很大的变化。
有个叫焦通的人,不按照礼义去侍奉父母,被他堂弟告到衙门里,梁彦光就带着焦通,去孔庙里,看韩伯俞被母亲责打的雕像,还告诉他: “韩伯俞不嫌母亲打得痛,反而担心母亲过度用力,痛哭哀求母亲要保重自己的身体。”
焦通看了,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回家后就有所悔改,后来变成了一个品行优良,孝敬父母的人。
梁彦光刚刚做岐州刺史时,就推行仁爱政策,到做了相州刺史时,更是下大力气提倡礼教,使当地恶劣民风,很快有所改变。由此可见,好的教礼和温和的政策,比机械的命令与酷刑,更能深入民心,善感百姓。
六、萧德言 敬重经书
唐朝时,有个叫萧德言的人,精通《左氏春秋》。在唐太宗时期,先后做过著作郎(著作郎:官名,主管著作局,掌撰拟文字)和弘文馆学士。
身为读书人,萧德言对经书非常敬重,每次打开书前,他总要先洗净手和脸,系好衣带,再端正地坐好,才开始读书。晚年时候,他研究学问更加刻苦。妻子见他这样,就劝他说:“你都那么大岁数了,又不再去考取功名利禄,干嘛还这么辛苦读书?”
他答道:“你知道什么?书里有那么多圣贤的言论和美德,那都是指导我们生活的准则。我读它们,又怎么会感到辛苦呢?”
后来,皇帝因为他的学识和德行,下诏让他去教晋王研读经书,并封他为武阳县侯。
明代的散文家归有光说:“儒家的经书,本来就是为修身养性的。经书所在的地方,也就是古代圣贤美好德行所在的地方!要成为君子,又怎么能不敬重儒家经典呢?”(原文是:“夫儒家经书,本是修淑身心,一言而为天下法,一行而为百世师。经学所在,古圣贤嘉言懿行所在也!可不敬欤?”)
七、韩门三代……
唐朝时,有个叫韩皋的人,是著名宰相韩休的孙子。因为和父亲长得非常像,自从父亲去世后,韩皋再也没有照过镜子,免得怀念起父亲来而悲伤过度。
韩皋天资聪颖,并且很有大臣的气度。他的祖父曾传下一块见皇帝时用的手板,因为是先人留下来的,且那东西代表着一种皇家礼仪,韩皋对它格外珍爱,从不轻易把它交给仆人,上朝回来后,一定要亲自把它放在卧室的床榻上,第二天出去时,再拿上。
韩皋的祖父、父亲都官至将相,韩门三代,可谓是朝廷重臣。他们侍奉皇上,严格遵照君臣之礼,恭谨忠厚,很让人尊敬。
韩皋敬重祖父传下来的面见皇帝时用的手板,这种做法既合乎礼仪,又合乎忠孝,不愧是著名宰相韩休的孙子。
韩门三代,恭谨忠厚;韩门三代,都是朝廷重臣。这都是祖上积了德,特别是他们三代人的大德性,积累的三代大福!
(以上均据蔡振绅《八德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