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反思录(二)文字

大法弟子


【正见网2002年01月26日】

翻开《说文解字》(汉代的一部字典),先是“一”字部的,再是“示(神)”字部的。古人没有汉语拼音,字典按“部”分,也不完全按笔画排序,看起来到象是按意思排的,比如与“天”,“神”有关的字排在前面,再是“玉”字部,越世俗化的字越往后。当然,我不是研究语言的,这只是我自己的感觉,但毫无疑问的是,古人的字典与现在的有很大的不同,并不只是字本身的演变,而是从整本字典的编排与注解可以看出古人观念与现在人观念的很大差异。

举个例子。“一”字,《现代汉语字典》解,有:数目;同一;另一;全;专一;等8种解释。而在《说文解字》中解为: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觉得《说文解字》中解得切,由一分天地再化万物,这样一解,“一”便有“始”“元”“全”等之意,如此一来,“一”在各种运用中的涵义就都很容易理解了,由“一”生出的其它字(如“天”)的涵义也都一目了然了。而《现代汉语字典》中的解释,其实是把“一”字在各个环境下的意思逐个解释,即罗嗦又不透彻。

我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欣赏古人的语言,觉得非常美妙,常常是简单的字有很深广的内涵,就拿《说文解字》来说,我经常翻看,每次都有意外收获,发现古人不仅语言优美深涵,而且对生命的理解也很具智慧,比如它解“玉”:玉石之美有五德,哪五德呢?是仁、义、智、勇、洁,难怪古人总是以玉比喻君子。

从《说文解字》看来,古人的文字很大一部份解释围绕天意、仁德等精神范畴,就连物质亦常有精神解(如适才介绍的“玉”就是一例),现在人通常以为古人科学不发达,对世界认识不够,真是如此吗?现代字典对字的解释仿佛把一个个字都抽干了,只留下最表面的最浅白的轮廓,而在古字典里却能看到一个充满次序,生机和精神化的世界,我不知道怎样更好的解释这一切,这就是人所谓的“进化”吗?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