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4年11月02日】
【原文】
语出《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评注】
“仁”源于人性中的善,是善德的体现。善本无形,而仁有形,“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善德无别,仁有分别,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后人将 “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孟子更是把仁同义联结在一起,看作是做人的内在德性与外在德行的最高价值准则:“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此外, “仁”中还衍生出“仁以为己任”行仁道的作为内涵,如《论语·泰伯》中记述的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体现了行于世间的远大抱负和责任承担。由此可见,仁爱之心的“兼济天下”与“仁者安仁”的“志于道、据于德”,在意涵指向方面便有了疏离。善乃道德提升中放下世间得失的一种平和状态;仁则体现出苟利社稷的“泛爱众”张力。
【评析】
《中庸》第二十章记述:“仁者,人也。” 《朱子语类》(卷六十一)中阐释:“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此而已。……盖仁即心也,不是心外别有仁也。”这里把仁作为人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属性,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条件。仁的具体表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在仁的具体表现上, “恻隐之心”的小仁 与“一匡天下”的大仁,虽不是基于个人的私心和私利,却也是喻于某一区域内的众人之利,并非开启 “上达” 之门与 “怀德” 之路。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由此可以看出,老子所讲的“德”是有“上德”、“下德”之分的,不离“道”的德才是上德,偏离道,而强力而为的德都是下德。从道到德、到仁,再到义、礼,实际上是一个 “退步原来是向前” 的过程。仁作为世间的理属于有为的范畴,而下仁为之而有以为便是有心的事功作为。《论语·宪问》中记述的子贡 “管仲非仁者与?” 之问,孔子的回答中体现出对他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让百姓安居乐业的肯定。但“齐纨鲁缟”的典故也说明,管仲是以计谋搞垮了鲁国的经济民生而不战而屈人之兵。
人类社会的道德越往下滑,人为的形式造作就越多,离道也越来越远。是经世致用的面向,还是返本归真的朝向,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