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4年10月05日】
【原文】
语出《论语·泰伯》: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①,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①见(Xiàn):同“现”。
【注解】
〔论语注疏〕(三国魏何晏注,北宋邢昺疏)“子曰”至“耻也”。○正义曰:此章劝人守道也。“子曰:笃信好学”者,言厚于诚信而好学问也。“守死善道”者,守节至死,不离善道也。“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者,乱谓臣弑君,子弑父。危者,将乱之兆也。不入,谓始欲往,见其乱兆,不复入也。不居,谓今欲,见其巳乱,则遂去之也。“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者,言值明君则当出仕,遇暗主则当隐遯。“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者,耻其不得明君之禄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者,耻食污君之禄,以致富贵也。言人之为行,当常如此。
〔论语集说〕(南宋蔡节)节释曰:笃信者,信之不回也,笃信以好学,则其学实矣。守死者,守之不变也,守死以善道,则其道固矣。此有学有道之士也。危邦,危殆之国也,未至则不入也。乱邦,虽未危而刑政纪纲紊矣,已至则不居也。此去就之义洁也。天下举一世而言,有道则见于世,无道则隐其身而不见也。此出处之分明也。去就出处不失其宜,非有学有道者,其孰能与于此!若邦有道而无可行之学,邦无道而无能守之道,是则可耻之甚也。
【评注】
只有守住人性之中的善不移,方能不断提升道德,累积善德,“守节至死,不离善道也。”“守死以善道,则其道固矣。”同时抑制住各种观念或外来的各种干扰因素,努力做到积德而不失德。这些都是在为自己铺垫未来得道的基础。“笃信者,信之不回也”。真正的信是信在先,见在后;形而下的信则是见在先,信在后。这也是迷于世间的人类所独享的造化和回升的保证,也是一道升华或下滑的人生选择题,决定着个人的未来去向。 “无道则隐”的意思是,在邪恶势力在社会中占主导的情况下,归隐可以避免自己随波逐流、偏离善道因为做坏事而失德。
【评析】
孔子曾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泰伯》)” 意指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后天的环境和各种观念的习染不同,才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善乃人的本性,但同时人性中还有恶的一面的因素存在,这是由于宇宙一定范围内存在的相生相克之理的制约。因此,人若守住善之不变,就可以尽力避免人性或观念中恶的一面释放而造业。人生的苦难与承受也都是因为要偿还之前所造下的业力。
为什么要“守死善道”?《中庸》第一章开篇便说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是宇宙特性在不同层次的展现,循道做人可以提升,反之则会下滑,并影响到个体生命的未来。
人生于天地之间,善乃是生命价值之所在,并非一种志向或理想。善也是人的心态和为人处世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守死善道”的意涵是指堂堂正正坚守善,不会因个人的生存或利益而有伤害善德之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就是不管境遇如何,都能守住心中的善,不会汲汲营营和随波逐流,正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