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赵抃是做官人的楷模(数文)

吉光羽


【正见网2014年08月26日】

一、狄青为人诚实,稳重

宋朝的狄青,担任荆湖地方的宣抚使(宣抚使:宋代负责督察军事的大臣)。当时少数民族将领侬智高(人名),时常带兵来侵扰,一天比一天厉害。狄青便上了一封奏表到皇帝那里,请求出兵去攻打侬智高。皇帝批准后,狄青按兵扎营,不动声色,暗中渡过昆仑关,在邕州把侬智高打了个大败。敌军尸首成堆,其中有一个是穿着金龙衣的,大家说这个人一定是侬智高了,就准备把侬智高已死的消息,禀报到朝廷去。狄青说:“侬智高阴险狡猾,这很有可能是他金蝉脱壳的诈伪行为。我宁可失去杀死敌军将领的这个功劳,也不敢为了贪功去欺骗朝廷。”

狄青将军,出身行伍,最终官位高至枢密使(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事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他的战略和功绩,可想而知。

狄青平生不骄不躁,因此皇帝对他很是信任恩宠,并不怕他重兵在握,谋求造反。看他不动声色,暗渡昆仑关这件事,如果不是智勇双全,哪能做到如此从容呢?至于他不肯轻易上报依智高已死的消息,则更能看出他的为人之诚实和稳重。

二、赵抃是做官人的楷模

宋朝的赵抃(读便)非常有诚信,一生当中,凡是白天做了的事,夜里一定要穿戴整齐,在露天里,烧着香,禀告上天知道。可以这么说:他做的每一件事都问心无愧,问天无愧。

有一年,他到虔州去做知府,当时在岭南做官的人,因受不惯南方的瘴气,死的人不计其数,而他们遗下的家小,便因此滞留岭南,无法回到老家。

赵抃到任后,就造了一百条船,发文书到各郡县去说明:“各处有做官的人家,他们的家小,如果不能回故乡去的,就到我这里来吧,我帮助你们回家乡去。”于是很多人从外地络绎不绝地赶来,赵抃不但给他们船只,还给足够的路费,好让他们上路。做到惠济困苦,细致周到。

后来,赵抃官做到了太子少保(辅导太子的官)。他仍然忠于职守。就是朝廷很有权势的人,他也敢弹劾他们的过失。当时京城里的人,都尊敬地称他为“铁面御史”。

一个人如果能像赵抃那样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上天,临终之际,自然也就能像他那样镇定自若地说着话,坐着安详地死去。赵抃的修养很高,一直到老都坚持不懈地修行。这样的情形,就是住在深山里的老和尚,也是不多见的,何况他是富贵至极的高官。

像赵抃这样德行高尚而有成就,胸怀天下救助困苦的人,堪为做官人的楷模!

【附录:小辞典】赵抃(1008~1084)北宋臣。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浙江衢县)人。进士。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贵,时称“铁面御史”。历知睦州、虔州、成都等地,为政清廉。神宗初,拜参知政事。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知杭州。熙宁五年(1072)再知成都府,为政宽简。《宋史》称其“长厚清修”,“其为政,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卒谥清献。著有《清献集》。

三、刘庭式娶妻

宋朝的刘庭式,还没考中进士时,大家商议叫他娶一位同乡的女儿,还没下聘礼。等到他考中进士,那女孩竟生了病,双眼瞎掉了,家里又穷得很,那户人家,就再也不敢提当初婚约的事。有人劝刘庭式退了这门婚事,要不,就改娶那瞎眼女孩的妹妹。

刘庭式笑着说:“我当初在心里已应许了这门婚事,现在哪又能违背当初的心意呢?”最终,他还是迎娶了那个瞎眼女孩。也是命里不好,那女子生下几个儿子后,就死掉了。刘庭式却不再婚娶。

苏东坡问他:“都说悲哀是因为爱情而发,爱情又是因为相貌而生。你的妻子那么丑,现在又去世了,你对她的忠贞爱情,则从何而来呢?”

刘庭式避而不答,只说了一句:“我只知道我的妻子已死了,自然很悲伤。”后来他在庐山上养老,活了很久,才安详地去世。

许止净说:古代有一个长寿的人,有人问他何以长寿?他的回答是:“我娶了个相貌丑陋的妻子。”如此看来,丑妻是延年益寿的神符,是值得庆贺、而不是令人生厌的好事。何况刘庭式不肯违背自己当初的心意,这一点,最是仁义忠厚。仁义的人必定长寿,哪须用龟甲来占卜祈求呢?苏东坡是通达之人,他哪会不知道这些道理?他那样问刘庭式,大概只是想借用他的例子,来让天下人警醒罢了。

四、元帅的德义忠诚,令人钦敬!

宋朝时,有个叫姚雄的人,起初,他把女儿许给了寨主的儿子,后来寨主死了,寨家便衰落下去,妻子和儿子都流落街巷,不知何处去了。

姚雄却在边城做了元帅。有一次,他遇见一位老太太,在河边洗衣服,她虽是干粗活之人,但看她的举止,却很有大家风范。姚雄就上去与她攀谈起来。老太太回答说:“以前,我丈夫也是守边城的,有个姓姚的将军,还把女儿许给我儿子做媳妇呢。可惜我丈夫死后,家道一落千丈,我儿子也只有靠卖烧饼来过日子。”

姚雄一听,马上说:“我就是那个姓姚的啊,小女许配给你家,但自从你一家流落后,许多人都上门来向我求婚,我都没答应呢!”老太太感动得直哭,很长时间,都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姚雄便收留下老太太和她儿子,又用车把他们送到了衙门安居下来。

姚雄当将领时,他的未婚女婿,还是寨主的儿子,等姚雄当上了元帅,那未婚女婿,却沦为卖烧饼的人,况且老太太又不认识姚雄,更没有去向他求助,姚雄却自己介绍自己,最后还用车,接他们回去和女儿完了婚。姚雄守信而有德行,老太太虽家道破落,但不失大家风度,正是这样,才促成了互相询谈,连接上两家的好姻缘:这就叫千里姻缘一线牵。这也就是:“上苍无言,黙而成之。”

而姚雄元帅的德义忠诚,实在令人钦敬!

五、国君的见识不如夫人

周朝时代,楚国国君熊通的夫人叫邓曼,她虽是一介妇人,却有了不起的见识。

有一年,楚国君派莫敖、屈瑕去攻打罗国。有个叫斗伯比的人,前去送行,回来时,就对他的驾车人说:“莫敖将军一定会打败仗,我看他走路时趾高气扬,这暴露了他内心对这场战争并没有充分的认识。”于是便去拜见楚国君,说:“我认为一定要增援军队,去帮助莫敖将军才对,否则很有可能会吃败仗。”

楚国君觉得部队去得不少,就对斗伯比说: “你也未免太过虑了,这样做有什么必要呢?”

楚国君回到宫里,又把这番话,随口告诉了夫人邓曼。邓曼却说:“斗大夫并不单说莫将军作战人数不够,他是希望国君主动增兵,从而以您的恩信,去慰藉百姓,同时也给自大的莫将军一个威慑、教训。当年,莫敖在蒲骚地方打了胜仗,心里一直很自大,谁也不放在他眼里。斗大夫熟悉他的品性,要不然,他也不会那么说的。”

楚国君这才醒悟过来,赶紧派去援兵。但为时已晚,果然,援兵还未追上,前线的莫敖、屈瑕,已经吃了大败仗。

莫敖打败仗,斗伯比从他走路的姿势,就预见到了。而邓曼夫人仅仅是听说了这事情,就猜到了结果。她规谏楚国君,要以信义去慰藉百姓这句话,更可看出她见识过人。确实,对百姓没有信义,就无法立身,莫敖不了解这一点,但斗伯比却深知其中真理。楚国君没来得及弄明白,邓曼就告知他,这不是有大见识吗?面对这个女流之辈,就连国君,也该感到惭愧吧!

六、善良明哲的卫姬

周朝时,卫姬是齐桓公的夫人。齐桓公和管仲,商议要去袭打卫国,大家都知道这是不义之举,但是谁也不敢去阻拦。

齐桓公上完朝,回到后宫,卫姬看他神色不对,就摘下发簪、耳环,解下环佩,走下堂去,跪拜着,问齐桓公:讨伐卫国的原因何在?桓公说:“没有什么原因。”说完又觉得奇怪,问道:“你怎么知道我要去讨伐卫国呢?”

卫姬说:“做国君的满脸怒气,手脚也蠢蠢欲动,这些都是要攻打别国的表现。刚才国君进来时,脚抬得很高,脸色也很严厉,声音又高扬着,一见到我却止住了,我猜出国君的意思,是想去攻打我的娘家卫国吧?”齐桓公经她这么一说,就答应不打卫国了。

第二天上朝,大臣管仲也走上前说:“我看国君今天上朝,口气温良和善,话说得极其舒缓,猜想您一定是打算放过卫国了。”

齐桓公一击掌,高兴地说:“真是太好了!宫里有夫人帮我把持着,外面又有管仲在帮我治理着,我齐桓公从此可以在世上无忧立足了!”

贵族们都称赞卫姬守信而有德行。平常,齐桓公喜欢音乐,总是沉湎于声色之中。卫姬却以身作则,听都不肯听一下郑、卫之乐,她用自己的行动,来规劝齐桓公。

刘向称颂卫姬忠心诚信。吕坤则认为她明哲之至。世上有很多愚蠢妇人,沉湎于声色之中,那是自身投到罗网里,往往至死也不曾觉悟。这些人读了卫姬的传记,应该会有所醒悟吧?

(均据清代蔡振绅《八德须知》)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