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平息众怨,转危为安!(数文)

程实


【正见网2015年02月15日】

一、平息众怨,转危为安!

《左传•襄公十年》记载:

春秋时期,郑国掌握朝政大权的是子驷(人名)。大夫 尉止(人名)与子驷有矛盾。后来,尉止一伙人,发动叛乱,他们打进宫廷,杀死了子驷等人,并将郑简公,劫持到北宫。

担任司徒的公子子孔, 因为事先听到风声,所以提前作了准备。他与子产一起,平定了叛乱,杀死尉止等叛乱分子。

公子子孔,乘机接管了郑国朝政。他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给官员们定下了许多规矩,他制作盟书,规定官员各守其位,听从他的命令。他的做法,引起了强烈的反对。子孔打算把不服从他的人,全部杀掉。

这时,有远见的子产,赶快来制止他,劝他烧掉那些盟书(不要用盟书当把柄,纠住大家不放手)。子孔不同意,说:“如果没有规矩,那国家不是要乱了吗?”

子产说:“众人的愤怒,不可冒犯。专权的愿望,难于成功。把这两件难办的事,加在一起,要想安定国家,是不可能的。这是危险的办法!(原文是:“子产曰:‘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不如烧掉盟书,来安定大众。这样,您得到了需要的东西。大家也能够放心、安定,不也是很好的吗?要知道:专权的愿望,是不成功的。触犯大众,会发生祸乱。如果偏要触犯大众,那只能引起灾祸。”

于是,公子子孔,听从了子产的劝告,当众烧掉了那些盟书。官员的情绪,这才安定下来,局势转危为安。

二、恃险而无德,舟中成敌国!

《史记•吴起列传》记载:

战国时期,吴起是著名的军事家,但他总是遇不到赏识自己的明主。有一次.吴起听人讲魏文侯比较贤明,就到魏国去投效。

魏文侯对是否重用吴起,举棋不定。就向大夫李克询问:“你觉得吴起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李克说:“我听说,吴起这个人贪官好名,人品低劣。可是在用兵打仗方面,却是出类拔萃的!”

“既然如此,就让他当个将军,带一支部队。看看他到底有多大能耐!”魏文侯终于下定了重用吴起的决心。

吴起当了将军后,忠心耿耿地为魏国操练兵马,整天和士卒待在一起。他吃的饭菜、穿的衣服,和士卒没什么两样。吴起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战马,打仗时不让士卒为自己背军粮。因为他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大家都很爱戴他。

有一回,一名士卒背上生了痈疽,流脓流血,感到非常痛苦。吴起为了安抚军心,竟然张开嘴巴,替他吮吸脓血。士卒们见到将军这样爱惜士兵,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吴起治军有方,又有杰出的指挥才能,结果一连打了几次胜仗。魏文侯见自己果然没有用错人,就让他镇守西河,防备秦国和韩国的军队。

魏文侯死后,魏武侯即位,他仍然很赏识吴起。

一次,魏武侯乘船在西河,进行调查,船行到中流,他突然高兴地说道:“你们来看,我们的山河,何等壮美!山河的牢固,真是我们魏国的宝贝呀……”

同船的官员们,大多应声附和说:“对呀,魏国山河险要、坚固,真能使我国太平无事呀……”

吴起是个直性子,不愿意施展阿谀之术。他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说:“国家的牢固,不在于山河多么险峻,多么易于把守。而是在于德行。以前三苗氏,左有洞庭之险,右有彭蠡之利。地形可谓易守难攻。可是由于朝廷,在道德上不好,最终仍然被禹灭亡了;商朝左有孟门关险,右有太行山峰,北有常山,南有大河,真称得上固若金汤。但是纣王奢侈腐化,造酒池肉林。结果终于被武王灭掉。

“这样来看,一个国家的安全、昌盛,是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理形势。如果国君在德行方面不注重,就是我们乘坐的这个小船上的人,也许会成为敌国呢!”

“对,你说的真是太好啦!”魏武侯对吴起的独特见解,表示出由衷的赞同。

从此以后,吴起的声望越来越高,甚至颇有升任宰相的希望。

三、国事举棋不定,祸患即会来临!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

春秋时,卫国国君卫献公,骄横粗暴,人们对他怀恨在心。后来,卫国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推翻了卫献公。

卫献公失掉君位,只得带着母亲和弟弟,逃到齐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孙文子和宁惠子,赶走国君后,把持朝政,立公孙剽为新的国君,就是卫殇公。

宁惠子虽然做了犯上作乱的事,但在去世前,感到良心不安,觉得驱逐国君是自己的一个污点。为了赎罪,他嘱咐儿子宁悼子,迎回卫献公。

没过多久,卫献公听到有利于自己的风声,就派人与宁悼子联系,要他帮助自己重新登上君位。他还向宁悼子许诺,复国之后.他只掌管宗庙、祭祀等事务,朝廷的政务,全交给宁悼子办理。但是,朝中很多人都反对让献公复位。

有一位大夫,名叫叔仪,他警告宁悼子道:“做事情要前后一致,你们宁家,一会儿把国君赶到外国,一会儿又要迎他回来,变化如此之大,真是令人难测。这跟下棋差不多,棋手下棋如果举棋不定,就会失败,更何况您面对的是国君的废立的大问题。您处理国事,举棋不定,动摇不绝。一定会有灭族之祸,到那时,后悔可就晚了。”

但是,宁悼子打着“遵守先父遗命”的旗号,一心想废新君,立旧君,好独揽朝政大权。后来,他灭了孙氏,将卫殇公杀死。迎回了献公。

不料,卫献公是个记仇之人。他刚一回国,就把宁悼子全家,满门杀了个干净,报了自己当年被宁氏驱逐之仇。

正是:
举棋不定,
丧掉性命。
机不可失,
失则遗恨!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