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6年05月06日】
中国古代有很多杰出的工程师、工匠,制作出精妙无比的工艺制品,为强国利民,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从大量的出土文物中,可见一斑。但是,由于中国古代重德胜于重技,不太看重工商行业,认为有德者才会拥有高超的技能,所以他们的事迹和工艺,大多没有记录下来。在正史中,能够见到的就更少。不过,《元史》中,却给我们记录了两位制造铠甲的专家,他们就是孙威、孙拱父子,父子俩的确拥有神工之技,且德行仁厚。
战争的武器,不外进攻武器和防御武器两种,而古代最重要的防御武器就是铠甲。所以,有一位优秀的、能够指挥众多人制造铠甲的制甲工匠,无异于今天有一座好的兵工厂。
孙威是金末元初的人,家住浑源(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南)。金末曾经被征参军,作战勇敢,以后投奔了蒙古军。他聪明灵巧,尤其善于制造铠甲。他曾经独立设计制造了一具“蹄筋翎根铠”,献给元太祖铁木真(即成吉思汗)。从它的名称看,我们可以知道,这种铠甲是用动物蹄子上的筋腱与鸟羽的根部编织而成。因为这两种东西,都非常坚韧。元太祖亲自射箭试验,再利害的箭,也无法穿透它。太祖非常高兴,当场赐给他一个蒙古人的名字叫也可兀兰。并任命他为顺天、安平、怀州、河南、平阳诸路工匠都总管,统领这些地区的工匠。
他跟随元太祖作战特别勇敢,连太祖成吉思汗,都替他担心。太祖慰劳他的时候,幽默地对他说:“你就是不珍惜你的性命,也得替我的铠甲考虑考虑。”他问身边的将军们:“你们最珍爱的是什么?”将军们的各种回答,太祖都不满意,他说:“能够保护你们不牺牲,从而能够为国立功的,难道不是孙威为你们制造的铠甲吗?为什么你们都不往这上面说呢?”
成吉思汗赏赐给孙威一套锦缎的衣服。
蒙古军好杀戮。每次作战,孙威都以“要从中挑选工匠”为由,把被俘的人,都留下来,使他们免于被屠戮的命运。用这种方式,孙威救了许多人。
孙威死后,元太祖还追赠他为中奉大夫等官职,并授他的儿子孙拱,为监察御史,承袭他父亲的甲匠都总管的职务。
孙拱也是一位杰出的制甲工匠,他的构思奇巧,很像他的父亲。他曾一次做了二百八十具铠甲。至元十一年(1274)他曾研制成功一种叫做“叠盾”的铠甲,用今天的话来讲,不妨叫做折叠盾。因为它张开的时候,就是一只盾,而折叠起来后,又携带很方便。世祖忽必烈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创造!并给孙拱很多钱,以资奖励。
在丞相伯颜,率军南下征宋的时候,因为甲胄不足,征集全国的制甲匠人制甲。孙拱负责顺天、河间两路的制甲工作。结果,他负责的部分,不但提前完成任务,而且那甲胄都做成虎豹异兽之形,使忽必烈非常满意。
同他的父亲一样,他为匠是个巨匠;为官则以爱民为己任。至元十五年,他被任为保定路治中(官职名)。正赶上发生饥荒,孙拱决定开仓赈灾。但有人说:“这么大的事,应该先请示朝廷。”孙拱说:“救灾的事,是拖延不得的,若是请示以后再开仓,有些人就要饿死了。如果因为开仓赈灾而降罪,由我一个人承担。”于是,开仓发给饥民四千五百石粮食,救了许多饥民。
高阳(在今河北省高阳县西)有一座沙河桥,被当地的一个土豪霸占,谁要从桥上过,就得向他交钱,百姓都很痛恨他。孙拱知道后,抓起他来,治了那土豪的罪。
孙拱后来升任大都路军器人匠总管,再升为工部侍郎(差不多相当于工业部长)。元成宗继位以后,又让他负责朝廷的物资供应。
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元成宗赏给他银百两,织纹缎五十匹,帛二十五匹,纸币一万贯。死后他还被追赠为大司农。虽然是在死后所赠,但这在元代的汉人中,已经是相当高的官职了。
(《元史•方伎传•孙威传》)